「浸潤在水中的石頭,不會懂得曝曬在陽光下石頭的乾渴焦苦。」
——-海地諺語
「除了不給予眼前的事物任何意義外,還有什麼事是觀察自己要做的?」
「嚴格說來,四件事。不給予事物意義,只是第一件。」
「那第二件是什麼?」
「不選擇,不控制。」
「不選擇什麼?不控制什麼?」
「不選擇處境,不控制事物。」
「你嘛拜託好不好?我們什麼時候可以選擇處境,控制事物了?我們都是被處境選擇,被事物控制好嗎?」
「呃…其實,我們隨時都在選擇處境,控制事物。
生而為人,我們所賴以存活感知的肉身,必得處於某個時間與空間交錯的「場所」,這個場所,一般稱為「環境」。
環境是客觀的現實,但隨時有事物與妳共存於相同時空的環境中,環環相扣,習習相關。
事物隨時互動演變,絕大部份連動變化時,妳不會察覺;但此岸的蝴蝶振翅,終將引起彼岸的風暴襲來,這就是所謂的「蝴蝶效應」。
當變動的事物來到妳能感知的範圍了,引起妳的注意與情緒攪動,此時環境對妳而言,即變成某種情境。
情境如舞台,妳認同情境,給了自己某個角色,站在某個光區或躲在陰影之中,於是妳又選擇了自己的處境。
有了舞台,有了角色,妳自然而然,就會依著生物本能,或自小受到的規範教育,或聽來看來的故事情節,去說些什麼或做些什麼?
於是妳就在整體共享的情境之中,因著妳個人的處境,創造了一個試圖改變什麼的語境。
所有的語境,都來自某個人想要控制某些事物而來。
只是妳想要控制,別人也想要控制,妳做一動,別人也回一動,就像打乓乒球一樣;而更多的時候,是許多人同時在同一個桌面上打不同的球,彼此互碰衝撞,事物再也不受任何人控制。
因為每個人都想控制事物,所以,才會變得每個人都覺得被事物所控制。」
「啊大家不都是這樣嗎?」
「大家是大家,妳可以不是。」
「這樣有什麼不好?」
「沒什麼不好,只是妳就會生生世世在這個舞台上悲歡怨怒,只要一識尚存,難免煩憂疲累。」
「那我如果學會不選擇處境,不控制事物呢?」
「那妳的神識,就會從舞台上,轉身下台,成為觀眾,因著觀點與立場的轉換,別人不再是站在妳的對立面,而是看著自己與別人,在同一個舞台上,妳與別人,皆為他者。」
「那這個『不選擇,不控制』,跟你之前說的『不給予任何意義』的關係是什麼?」
「互為因果。
不選擇,妳就不會依附任何關係;不控制,妳就不會停留在任何事物上。
如此一來,妳就會發現關係與事物的意義,都是流動不居的。當妳可以給予任何意義時,妳也就可以不給予任何意義,讓事物與關係浮現出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