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立足於對事實的研究,追求真實的自然規律;
社會科學是研究人的行為,也是對客觀事實的研究;而人文是什麼呢?
人文也有知識,但人文背後是對價值的研究:
這個東西有沒有意義?它的價值系統是什麼?我們的人生觀如何?我們如何評價知識系統的意義?等等。
有的知識重要,有的不重要,而什麼重要、什麼有意義,這是價值判斷,這個價值判斷的系統是人文研究的對象。
人文與科學的分離背後是價值與事實的分離,是我們對價值的研究在對事實的研究面前不斷退縮的結果,這種分離是現代性的本質。」
———金觀濤
————————————–
「如果「現代化」是指將全世界納入同一個「系統化」,那之前的人類就沒有系統嗎?」
「人類的系統一直都存在,是由上萬年的人類行為,一點一滴累積演化,長出來的。與「啟蒙運動」之後,有意識的提倡理性,用科學架構出來的「現代化」不一樣。」
「那這個由上萬年人類行為所長出來的系統長什麼樣子?如何運作?」
「我所以為的人文系統,是由根植於土地,繁衍自血緣,積累成文明,由下而上,慢慢形成的。
而構成系統的三種因素,又同時與經濟、政治、文化三種機制交錯運作。
土地→經濟=產出/ 利用
土地→政治=區隔/ 分配
土地→文化=區域/ 特色
血緣→經濟=資源/ 積累
血緣→政治=控制/ 傳承
血緣→文化=品味/ 養成
文明→經濟=交易/ 消費
文明→政治=民主/ 專制
文明→文化=審美/價值
文化是指形而上的價值-道德與審美,問的是:「好不好?對不對?美不美?」
文明是指文化涉入生活後,所產生的,形而下的具體事物:生活方式,日常器皿,娛樂休閒等等…。
文明是浮上水面的冰山頂端,也是彼此唯一可見的價值呈現:商品、服務,民主、集權,審美、道德…
「經濟,政治,文化」涉入文明因素後,讓不同土地、血緣的族群交會,彼此產生認同與衝突。
「經濟,政治,文化」涉入血緣因素後,都會形成特定階級:富二代,政二代,文二代。
富二代擁有家族資產可支配享用,政二代繼承長輩為社會所造的功德與業力,文二代自小往來無白丁,所見所聞,浸潤而成品味。
土地是系統中最稀缺的因素,血緣可以繁衍混種,文明可以傳承演化,唯土地有你無我,不可再生。
土地的佔有形成了氏族,分割了血脈,也造就了如今不同的在地人文景觀。
生於血,成於土,血與土是民族國家的基本構成,但如果沒有可讓異族情悅心服的「文明(生活方式)」,則無法成為跨種族與文化的帝國。
當文明(價值與生活方式)斷裂時,就會退回血與土的層次,並發生衝突(美國南北內戰,中國香港動亂)。」
「那這三種因素,哪一種最重要?」
「要看誰問這個問題?
如果是家長式的集權帝國,會試圖擴張土地,繁衍血脈,並試圖讓不同的血脈消失,以強化單一偉大的基因傳佈與帝國統治。
如果是新興的民主國族,會立足於到此為止的土地,以其生活方式,成就包容各種不同血緣的文明。」
「那如果是我來問呢?」
「對個人而言,妳被誰生下來不是妳能決定的。
妳要在哪裡生活,出生時不能決定,成年後妳可以自己決定。
最後,妳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完全決定於妳。
妳愈可以自主的因素,就對妳愈重要。
妳愈不能自主的,比如說,作為妳父親的我,對妳的重要性,其實真的比不上妳將來決定在哪裡生活,過什麼樣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