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乃是作為技術的存有。」
—–斯蒂格勒(B. Stiegler)
——————————————
「所以,將經驗過的認識歸納起來,就是方法論嗎?」
「當然不是,這只是方法論的開始。
認識自己的認知從何而來,只是得到資訊,但我們要的是解決方案。
我們經驗過這些那些事,但未來還有更多不可知的事物在等著我們,我們不能等經驗了再說,而是要找出不必經驗過就知道會怎樣與該怎樣的先驗法則。」
「什麼樣的先驗法則?」
「邏輯(logic),又稱「理則學」。源自古希臘的「λόγος」(邏各斯),被稱為「聖言」,意指支配世界運作的原理。
在耶穌誕生之前的亞歷山大猶太教派,認為「邏各斯」是上帝與世間凡俗之間的神聖中介,我猜想這也是日後斯賓諾莎一脈的啟始源頭。」
「那這個既神聖又偉大的東東從何而來?」
「從之前經驗過的認識,累積變異而來。
認識論是從具象的事物,經驗後成為印象認知。
而邏輯則是將各種印象認知,分類抽取為不同的抽象概念,再去作運算。」
「怎麼運算?」
「先依概念作出假設判斷,再依邏輯法則進行演繹與歸納,最後得出結論。」
「那萬一錯了呢?」
「錯了就修正假設,重新運算,才會愈來愈精準。邏輯的力量在於可證偽,可以證明是錯的,才會有對的出現。」
「為什麼要將具象的認知轉化為抽象的概念才能運算?」
「現實事物,細節多如神話中的蛇髮女妖梅杜莎,我們直面相對,難免化為僵硬的石像。
抽象的概念,如同英雄柏修斯手上的鏡盾,可讓妳看清現實的虛像,不再迷惑恐懼;繼而用邏輯的利刃,砍下糾結如蛇的現實首級。」
「哇靠,這麼厲害?」
「嗯,所以邏輯也被從來敬畏上帝的猶太人,稱為「與上帝爭辯的語言」。
邏輯,讓人類從經驗走向先驗,而方法論則是始於認識,而成於邏輯。
人類原先只是想解決帶來痛苦的各種問題,卻得到改變世界的技術與工具。
此後,人透過各種方法,開始建構他所相信的事物,這就是我們如今稱為文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