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手線的終站,究竟在哪裡?

Tokyo Station, 1945

1992年,悶熱的東京夏天,傍晚時直木賞107回得主公佈了,是數年前那位拋家棄子,與女優夏目雅子不倫結婚,不意次年雅子卻因白血病去世,從此沉迷於威士忌與賭馬的浮浪作家,伊集院 靜。

當晚,媒體擁擠在伊集院的公寓前,苦守終夜;也有曉事的,去他流連的酒吧堵人,但始終不見身影。
那一夜,伊集院坐在環繞東京的山手線車廂中,一站一站,過站不停。
「山手線的終站,究竟在哪裡?」
數年後,伊集院回憶當晚,看著一幕一幕飛逝的窗外光影,心中一直問著這事。

Tokyo Station, 1945

十多年後的秋天,坐在山手線中,忽然想起此事。
彼時,在一家正掘起的網路書店負責行銷,想從人的行為,而非科技,去理解與想像網路的可能。

用2015年的現在來比喻,如果「網路」是一個「虛擬世界」,那我們就用「世界」的構成元素去看它。
「yahoo」與「PC Home」是「城」,它提供了一個城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務」(信箱與部落格是網民的居所,商店街與購物中心是城裡的市場),它既可以靠廣告獲利,也可以靠出租開店或自設百貨公司來買賣獲利。
「淘寶」與「樂天」是「市」,提供商業空間與商流、金流服務的市集。
「Amazon」與「博客來」是「店」,自主進貨,自負交易風險與獲利。
「google」是「路」,提供資訊與連結,讓你去想去的地方。(gmail的 成功,就是將原先舊城的居民搬移到另起的新鎮。)

那「車站」又是什麼?

上班族在新宿下車,大學生在神田下車;宅男在秋葉原下車,辣妹在澀谷下車;笑鬧不停的高中生在原宿下車,一前一後,眼神相隨的歐吉桑歐巴桑在上野下車。
網路如同環狀的山手線,一站一站,逝者如斯,永遠沒有終站。
人也沒有終站。你想起你是誰,想去何處?那個場所才會跟你有關係,讓你途中下車。

車站,是讓人對遠方有所念想,因而啟程,但歸來時已風翻次頁,似是而非的地方。

http://ibabel.tw/fair/index/466

Tokyo Station, 1945

Published by

馬修

I'm Matthew.I walk in the street. watch, listen, Awareness and feelings: "How the Light gets in ?"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