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 初六,拔茅茹以其彙,貞吉亨。
三陰在下,當否之時,小人連類而進之象,而初之惡則未形也,故戒其貞則吉而亨。蓋能如是,則變而為君子矣。
《象》曰:拔茅貞吉,志在君也。
小人而變為君子,則能以愛君為念,而不計其私矣。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你說在黑暗閉塞時代,要能檯面上說一套,檯面下做另一套,但自己不會尷尬難受,才能渡過這個時代?」
「嗯,雖說對不具備這種天份的人而言,終究勉為其難,但生不逢時,也只能這樣了。」
「那是要怎樣說一套,做一套?」
「檯面上迎合所有主流聲音,至少做到不要抵抗,哪怕被人嘲笑媚俗無恥都不要被影響。」
「這算什麼?優勢嗎?」
「嗯,選擇在己,又能讓自己存活下來的方式,都可算作優勢。」
「那劣勢呢?」
「剛說了,做這種事,需要天份。有些人做得如魚得水,有些人就是做得生硬可笑,反而讓人看破手腳。」
「那怎麼辦?」
「就保持沉默,跟著人家做就好了。」
「那機會呢?」
「既然身處底層,就不妨從底層開始,建立一個符合底層需求的念想。」
「什麼樣的念想?」
「底層跟物質域重疊度高,本能行為所求,無非發財平安,就先從讓人為了發財平安,而願意信仰的秩序建立起。」
「我還是不懂,如果你曾經自以為是一位君子,為何要成為一個…?」
「小人嗎?」
「是啊,你都自己說了。」
「因為不管君子自願與否,當黑暗時代降臨,而他又來到底層時,他必須先成為一個過去師友間認為的小人,一來自保,二來才有機會讓其他小人看到成為君子的可能。」
「不會有外來的威脅嗎?」
「當然有。在黑暗時代,威脅隨時都在。所以只能在檯面下做的事,就不要浮出檯面。不要錯估形勢,以為自己可以改變成真。」
「那要等到什麼時候?」
「等到不抱任何期待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