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與空,生與滅;是神與魔最主要的差別。
而祂們的共同性則建立在對人間的有效性。」
——卡爾.榮格.《紅書》

哲學,起於面對現實,解決問題的「方法論」;繼而形成解釋現實,建構因果的「本體論」;終結於人活在現實中,戀妬讚諷,進退取捨的「價值論」。
哲學歷經痛苦,最終凝結的珍珠是「價值論」。
「科學」:源自「方法論」,在物質世界中證否定義不同屬性與試誤歸納通用法則。
「玄學」:來自「本體論」,為了解釋宇宙運行而發展出的形上架構與脈絡。
所有飽含無明情緒,愛慾怨憎的「藝術」創作,都體現或挑戰了某種「價值論」,沒有態度,即無能量。
一個有力量的哲學論述,都應該像言情小說或政治主張一樣,勇於表態站邊,接受被證否與試誤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