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者創新

Evening Tavern, London

「對我而言,夢想就像是定罪。
我是自己夢想的囚徒。」

——Sergio Gabriel Martinez(2010世界最佳拳擊手,37歲高齡奪得世界中量級拳王)

Evening Tavern, London

一.任務
消費者需求,只會帶來效率的提昇與效能的改進,不會有意外的創新。
結構性的,與現有商品與服務截然不同的、不連續的創新,只有來自生產者。
生產者除了滿足已知的需求外,更應創造未知的,比現有更好的商品與服務,來取代已知的事物。
創新,是生產者的天命。

二.資源
為了完成「創新」的任務,生產者必須擁有,比滿足既有市場所需的產能更多的,額外的利潤。
創新必得承擔風險,必得經受時間。
沒有額外的,足以支付風險與時間消耗的利潤,生產者將不敢也不會創新,市場將出現更多同質而價廉的商品與服務,在價格與成本競爭下,品質逐漸崩壞。

三.權力
為了擁有更多支付未來創新的利潤,生產者必須取得兩種權力:
1- 價值解釋權
不透過經銷商,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解釋商品與服務,讓消費者理解與感受價值的權力
2- 價格控制權
即便有經銷商,但仍能透過直往銷售,控制市場終端價格,讓利潤維持合理空間的權力

四.義務
為了取得「價值解釋權」與「價格控制權」,生產者必須做到,讓消費者得到「物超所值」的商品與服務的義務。
消費者所消費的,不是「價值」,也不是「價格」,而是「價值超過價格」這件事。
長期以來,「物超所值」的義務,是由經銷商來為消費者完成,所以「價值解釋權」與「價格控制權」,自然也由經銷商所掌控。

生產者必須取得新的工具,學習新的技能,最重要的,要有新的體認,才能從經銷商手上,一點一滴,逐步取回這項義務。

那時,消費者與生產者眼中,自然會看見不同的彼此,並在新的關係基礎上,創造新的未來。

Evening Tavern, London

謙卑者沒有號令天下的念想

Winter in the South, Kaohsiung

【大有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大有之世,柔順而中,以處尊位。虛己以應九二之賢,而上下歸之,是其孚信之交也。

然君道貴剛,太柔則廢,當以威濟之,則吉。如其象占如此,亦戒辭也。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發志也。

 一人之信,足以發上下之志也。

威如之吉,易而无備也。

太柔,則人將易之,而无畏備之心。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Winter in the South, Kaohsiung

「謙卑,謙卑,再謙卑?我還是不懂欸?」

「第一種謙卑讓妳低調處事,不事張揚,從而得到別人的信任,願意來幫妳,這種謙卑謂之「孚眾」。

第二種謙卑讓妳專心一致,不生枝節,更不會反覆折騰,浪費心力,這種謙卑謂之「守誠」。

第三種謙卑讓妳在磨難迷霧中,坦然承認自己的失敗與無知,從而得以證否試誤,認錯改正,這種謙卑謂之「示弱」。」

「這三種謙卑是優勢還是機會?」

「都是。放諸於內是優勢,用之在外是機會。」

「啊都沒有劣勢威脅喔?」

「如果只是把謙卑當作手段,當作宣傳社交的工具,總有一天會被人看破手腳,那時就會成為劣勢,威脅也會隨之而來。」

「如果我真的能謙卑,謙卑,再謙卑的話,那會怎樣?

「如果妳真的能謙卑,謙卑,再謙卑;那麼有朝一日,或可迎來一個國族歷史上從未來到的位置。」

「很威風的位置嗎?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所謂「威」,不來自妳,來自別人願意把妳的話當話。

謙卑者沒有號令天下的念想,那是自卑者才需要的精神鴉片。」

「謙卑與自卑不是看來都很像嗎?」

「謙卑與自卑,如同隔著大海的此岸彼岸,看似同文,卻非同類。」

Winter in the South, Kaohsiung

大人的品格

River Turning Mouth, Southern China

【大有 九四,匪其彭,无咎】

《程傳》曰「盛貌」,理或當然。六五柔中之君,九四以剛近之,有僭逼之嫌。

然以其處柔也,故有不極其盛之象,而得无咎。戒占者宜如是也。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晢也。晢,明貌。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River Turning Mouth, Southern China

「那你所謂在這個位置上要有的成熟心智,大人品格是指什麼?」

「謙卑,謙卑,再謙卑。」

「這聽起來很像屁話耶?」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靠,講屁話還不許人家笑是怎樣?」

「理解自己如果有一些權力一點資源,並非都是自己的能力而致;更多的,是時勢把妳帶上這個位置。

知道這點,就張揚不起來,只能低調處事,這是第一個謙卑,也是妳的優勢。

不起張揚,低調處事,就會專心一致,心無旁鶩;別人以為妳錯失了很多機會,殊不知策略的前提就是放棄;

放棄到最後,那個不能放棄的,自然就會成為妳有最大實現可能的機會,這是第二個謙卑。

沒有人是全知全能的,渡水破陣,總會遇到不如預期不足其力不知該當如何是好的摩擦迷霧;

坦然面對劣勢,不找藉口,不甩鍋找替死鬼,才能在失敗中學習,這是第三個謙卑。」

「那威脅呢?謙卑難道就不會有威脅嗎?」

「威脅從來不會消失,事實上,妳愈謙卑,不懂的人笑妳,懂的人怕妳擔心妳,反而會設法對妳造成威脅。」

「那怎麼處理?」

「上述三種謙卑,會讓敵人想威脅妳的使力點極小化。

謙卑不是自卑,更不是恐慌示弱;謙卑會讓敵人用盡一切言語動作叫牌,卻始終無法判斷妳手中的牌。」

River Turning Mouth, Southern China

一個可以為全世界提供服務的機會

River Shoals, South China

【大有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亨,《春秋傳》作「享」,謂朝獻也。古者,亨通之亨,享獻之享,烹飪之烹,皆作「亨」字。

九三居下之上,公侯之象。剛而得正,上有六五之君,虛中下賢,故為亨于天子之象。

占者有其德,則其占如是。小人无剛正之德,則雖得此爻,不能當也。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River Shoals, South China

「「好湊陣」?我花了那麼多心力,賠上那麼久的青春,就換回這句話?」

「別小看這句話,有人大國掘起後,指點江山,說些太平洋夠大容得下我倆的傻話,就把先人花了四十年賺來的好印象給賠回去了。」

「那這個好印象可以給我什麼?」

「一個更接近世界核心的位置。」

「這個位置又可以給我什麼?」

「一個可以為全世界提供妳的服務的機會。」

「靠,這樣不就還是幫人打工嗎?」

「有人願意找妳打工,就表示妳有角色,這是妳此刻的優勢。

這個打工的位置穩定了,進可跨河到另一階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退可穩守此岸觀望時局變化,這是機會。」

「啊如果我做得很不爽不行嗎?」

「打工就要打得開心,不要心生怨懟,影響做出來的品質,這會成為劣勢。

同理,打工也要打得有原則,不要覺得人家都在吃妳豆腐,所以妳今天偷些什麼準備明天彎道超車也是很合理的,這樣反而會帶來威脅。

這個位置身跨世界兩端,說是打工服務,卻足以改變世界的平衡;沒有成熟的心智,大人的品格,只會給自己給世界帶來災難。」

River Shoals, South China

不等了走人的代價是什麼 ?

River Turning, Southern China

【大有 九二,大車以載,有攸往,无咎】

 剛中在下,得應乎上,為大車以載之象。有所往而如是,可以无咎矣。

占者必有此德,乃應其占也。

《象》曰: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River Turning, Southern China

「佇在翼幕旁傻笑,等待上台時機?」

「是的,當國際社會沒有妳的角色時,妳就只能等。」

「不能轉身就走回家洗澡吃飯自己過自己的日子嗎?」

「不是不能,任何決定都要付出代價。」

「那不等了走人的代價是什麼 ?」

「無法站上國際舞台,參予資源交換,日子過得愈來愈困乏,選擇也愈來愈少。」

「呃…好吧,那我就繼續傻笑罷?」

「嗯,此時看來人畜無害,是妳的最大優勢。」

「那劣勢呢?」

「沒人當妳是個咖,也沒有人在乎妳,只求妳不要給國際社會找麻煩就謝謝妳了。」

「這樣我要怎麼上台?」

「總會有那種沒人想要,但台上又不可或缺的角色。」

「啊不就是跑龍套?」

「不止,有時還要做苦力,幫大咖買便當幫劇組搬道具什麼的。」

「靠,這是機會嗎?」

「當然是,能讓妳上得了台的都是。」

「那還有威脅嗎?」

「妳一個傲嬌挺不過去,後面還有一整列人排隊在等妳空出的位子。」

「這麼辛苦可以換到什麼?」

「換到國際社會說妳一句「好湊陣」的評價。」

River Turning, Southern China

妳只能等待,但不要期待。

The Fall and Beginning of Civilization, Constantinople

「以色列人哪,我今日曉諭你們的律例典章,你們要聽,可以學習,謹守遵行。
耶和華─我們的神在何烈山與我們立約。
這約不是與我們列祖立的,乃是與我們今日在這裡存活之人立的。」
——《舊約.申命記第五章》

「要寬恕他們的不義,不再記掛他們的罪愆。
既說新約。就以前約為舊了;但那漸舊漸衰的,就必快歸無有了。」

—— 《新約.希伯來書第八章》

The Fall and Beginning of Civilization, Constantinople

「我學會透過藝術改變自己的狀態了,也因著不認同當下,而提出新的語境,因而改變我的處境,甚至改變整體的情境;啊然後呢?從此我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嗎?」
「當然還沒有,妳只是擺脫了舊約,但妳得另立新約。」
「跟誰另立新約?」

「跟造化另立新約。
新的語境,在破壞舊的關係與劇本之後,必然得重建新的關係與劇本,這就是新的契約。
新的契約會形成新的約定俗成,新的環境與條件,這就是我們一般稱之為制度的社會約定。
人類所形成的環境,必然也會影響整體,所以我們得跟造化另立新約。
妳看即便是舊約或新約裡的神,也總是跟新的子民重訂新約,而非拿以前的,與他們先祖簽訂的合約去迫使新人履約服從。」
「如果人類是衪創造的,衪幹嘛這麼累?打雷閃電用低沉的聲音在雲端叫人類服從就好了啊?」
「不管人類是否為衪所創造,這表示衪尊重人類有自由意志,要妳跟我心甘情願簽約才算,心不甘情不願的,既沒價值,也不能算數。」

「那新的語境提出後,那些自古以來,眾所週知,神聖光榮而不能背棄不可質疑的偉大語境呢?」
「語境為生命服務,而非生命要為語境服務。新的生命必然需要新的語境,來簽訂新約;那些舊的語境,若不能簽訂新約,而老想拿舊的約定來束綁新人,連神也知道,那是做不到的。」
「真的嗎?」
「妳去翻翻聖經,創世之後,衪老是在忙議約,一個新世代就有一個新世代人的約。」

「所以我提出新語境之後,就能重訂新約了嗎?」
「妳提出新語境之後,必需能真的改變妳的處境,進而改變整體的情境,然後妳才能開始等待。」
「等待?」
「對。根據古典力學與熱力學原理,所有的作用力都會持續,所有的溫度都會衰減。」
「什麼意思?」

「新的約定一定會出現,但通常在妳不抱希望之時。
所以妳只能等待,但不要期待。」

The Fall and Beginning of Civilization, Constantinople

辛苦艱困,就不會犯大錯

Headwaters of the River, South China

【大有 初九,无交害,匪咎,艱則无咎】

雖當大有之時,然以陽居下,上无係應,而在事初,未涉乎害者也,何咎之有?

然亦必艱以處之,則无咎。戒占者宜如是也。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Headwaters of the River, South China

「那要做到你所謂的”包容,傾聽,給予不同族群出身的人同樣的資源與機會”的社會,要從哪裡開始?」

「老實說,人類歷史上這樣的社會階段不是沒有,但都是在特定的時空條件下,陰錯陽差,始料未及的形成。」

「什麼意思?」

「當時不覺得,甚至覺得亂;要等到那個階段過去了,身歷其境的人回過頭看,才恍然大悟:噢,我們剛經過一個盛世?」

「為什麼當時不覺得?」

「這樣的時代一開始,通常是被排除在世界邊緣,人家開心的抱團成群,但沒人要理你。」

「為什麼沒人要理他們?」

「要不沒有角色,要不就是角色尷尬曖昧。」

「這是好是壞?」

「都有。沒有角色是劣勢,表示妳無法參予世界系統,自然無法接觸資源核心,參予交易交換。

但角色尷尬曖昧,就表示世界的劇情發展還沒輪到妳上台,妳只能佇在翼幕旁傻笑等時機,這不是威脅,反倒是機會。」

「天哪,佇在一旁像個呆子沒人理,還要陪著笑臉,這比什麼角色都難吧?」

「嗯,體會辛苦艱困,就不會犯大錯。這反而是這個開局的優勢。」

「那威脅呢?」

「妳的敵人會希望妳永遠等不到那個角色,會想方設法把妳趕下舞台。」

「敵人會成功嗎?」

「敵人會不會成功,不決定在敵人,而是決定在妳的意志,與社會各方是否能有命運共同體的覺悟?」

Headwaters of the River, South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