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職人的時代。

golden age

「原來是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只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 曹雪芹 《紅樓夢》

golden age

很多年前,有幸參予了一座精緻的藝術書店,擴大為華麗的人文書店的歷史時刻。

空間變大了,書種自然也多了各種可能,但在一種書上,我們的意見不一樣了。
那些以國中女生為對象,書名叫《總裁壞壞》之類的羅曼史,該不該進?

「羅曼史是愛情小說的一種,愛情小說涵括了從《傲慢與偏見》、《紅樓夢》,到張愛玲、瓊瑤…」贊成派如是說:
「羅曼史與紅樓夢,藝術層次當然有天壤之別;但羅曼史帶給國中女生的感動,與紅樓夢帶給大學教授的感動,並無二致。」

「書店,是為了讀者而存在的空間。我們可以精選,但不應讓她們沒有選擇。」

主事者明快的決定:設「愛情小說」專櫃,進羅曼史。
而持保留意見的店長,去休年假了。

兩週後,那位店長回來上班,針對羅曼史,開了一串作者與書單,全是精選過的。
那兩週,她哪裡也沒去,待在家裡,把附近租書店的羅曼史全部看了一遍。
—————————————
那是個令人尊重的書店,會俯下腰,正視不那麼令人尊重的書的時代。
也是個為了自身的專業,會用私人的時間,去研讀自已不那麼喜歡的書的,書店職人的時代。

http://ibabel.tw/fair/index/390

妳的行為,決定了妳是誰?

(Tribute to Sergio Larrain)

「每個行為都源於一種想法。」—愛默生

妳邀我陪妳一起看電影台播的《怪獸大學》,我深覺榮幸。
相較當年那個在二輪影院裡被《怪獸電力公司》嚇哭,要我立刻帶妳出去的小女孩,我想,妳是漂亮的讓自已與過去結案了。

作為成長過程與別人不大一樣的妳我,這電影裡有些事,或可聊聊?

首先是天份。
這東西強求不來,也騙不了人。但每個人都會有,每個人也都不一樣。
如何找到自已的天份?我也不大確定。只知道它跟興趣通常是好朋友,如果有些事,是讓妳去做時就會很快樂,會讓妳顧不得吃飯;或將來老闆不用出錢妳也願意去做,不在乎賺到什麼的,通常妳的天份就隱藏在這些事裡,妳得自已認出它來。
(嗯…睡覺不是天份,是本能 ^^”)

再來是技能。
技能通常指一種改變外在事物的能力,不是讓事物變得更美好,就是變得更有效益。
它得經過很長時間的枯橾重複,才會變得熟練。
有位鋼琴家談到她即便是休假也得每天練琴三小時以上時,說:「一天不練,只有自已聽得出來不對。兩天不練,我的錄音師就聽得出來。一週不練,全世界都聽得出來我完了。」
這種事,如果沒有興趣支撐,只是讓自已痛苦一輩子。

然後是價值。
技能的價值在於這個世界是否對它有欲望,而非自我感覺良好。
當大家的技能都熟練完好時,價值取決於與眾不同。
妳先得跟同時期活在這個世上的人都不一樣。
再來得跟以前做過同樣事的人都不一樣。


最後,妳得跟昨天的自已不一樣。

很難嗎?不會。
因為妳本來就是跟全世界不一樣的人,妳每天醒來,昨天的自已也已死去。

最後是交換。
如果自由意謂著有所選擇,那妳勢必得跟這個世界產生交換,才能有所選擇。


用什麼交換?
用妳的技能所產生的,讓世界對妳有欲望的價值。

如果妳的價值是可以直接讓每一位個人感受到的,如藝術創作,那妳或可宅在家裡一輩子,足不出戶,讓全世界等待妳下一次的美好作品。
如果妳的價值,必得依靠其他人一起完成,或進入某一種體系,才能產出。那妳最好學習與人相處,團隊工作,欣賞別人與自已的不一樣,接受無法自已控制的諸多不確定。

天份,技能,價值,交換;我是否還忘了什麼?


噢,待在這個一直在變化的世界,妳之所以是妳,不來自於自已的認定,也不來自別人怎麼看妳。
來自妳如何對待別人。


妳的意願,決定妳的行為。妳的行為,決定了妳是誰?

想學的那刻,就是起跑點

Theater training

「自我不是一種流行時髦的形象,而是一種生活品質,你的愛恨、你的思想、你的孤單、你的恐懼等等,怎麼面對他、怎麼跟他打交道,那些需要思考並非常安靜地感受。

我有孩子的話我會希望他這一方面是在成長的,他能怎麼樣我不管,但他在這方面必須不要有任何的抄襲。
很多年輕人在髮型服裝上會有個人主義很酷,但更清楚的,是他的文筆,你怎麼寫,看到同一個風景感觸不會一樣。

而當年輕人開始有自己的感觸自己的思考時,我就可以非常放心地跟他說掰掰,我將可以放心他單獨活著。」

———金士傑

Theater training

「孩子,我要你贏在起跑點上!」

身為父母,我們到底在擔心什麼?擔心小孩輸給別人?從此淪落社會底層?還是父母卑微的自尊,自已沒做到的,要小孩加倍奪回?

網路世代,小孩註定知道的事物比我們當年同時來得多且廣,但也註定在他們面前的,是一盤無從整理,龐雜紛亂的資訊碎片。

這樣的小孩,根本無從輸起,因為每個人的起點與終點都不一樣。關鍵只在於,他能否學會「學習」這項基本技能。

何時小孩自已想學了,那時就是他的起跑點。

http://ibabel.tw/fair/index/303

Theater training

成為不一樣的人

Colonial Harbor, Kaohsiung

「你的利潤就是我的機會。
(Your margin is my opportunity.)」

——貝佐斯(Jeff Bezos)

Colonial Harbor, Kaohsiung

20多歲時,待過一家大公司。
某時,忽覺有異,意欲逃生,遂與長輩談及此意,謂自忖有船上老鼠的天份,不無自幸。

不意長輩正色道:
「船上老鼠是學不到東西的。

船沉之前,必有諸多變異慌張,皆為可學可警。你何德何能,得此良機,得見船沉?
你是人,不是老鼠。」

作為人,高興時會哭,悲傷時會笑,困難時懂得體會品嚐,失敗時因為學到些什麼,而讓自已成為不一樣的人。

http://ibabel.tw/fair/index/307

Colonial Harbor, Kaohsiung

處世無難,難在揀擇

The intersection in the spring rain, Taipei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

—僧璨.《信心銘》

The intersection in the spring rain, Taipei

「都是環境相逼,他人所害。」
常作此想的人,好處是沒了責任,一身輕鬆;壞處是放棄了做人的權柄,失去了改變的可能。

「都是我的錯,是我的責任。」
慣作此語者,若非做作搪塞,便是權力慾極大的人,以為世間成敗,均應由他掌握。

處世無難,難在揀擇;眼前常無是非,身後總有對錯。

已經發生的,流水不回。那是我們與造化共舞的結果,誰也控不住。
尚未發生的,幽微不定…那是我們心中一點小小念想,即便是出門動念向左走向右走,也足以改變命運。

http://ibabel.tw/fair/index/378

The intersection in the spring rain, Taipei

國族終究徒然,只餘文明燦爛

Before the storm hits, October 1, 2019. Chengdu

「Patriotism is your conviction that this country is superior to all other countries because you were born in it.

國族主義就是你確信:這個國家民族比所有其他的國家民族都要偉大優秀,只因為你生於此,長於此。」——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

Before the storm hits, October 1, 2019. Chengdu

國族掘起時,不僅厚植生產,充實民生;當有某時,門庭大開,許以交易流通,積累「著衣吃飯,曼行敬語」等優雅諸事,後世謂之文明。

但只要有積累,就會有滯餘,家族同儕就近分配,形成階級,因地制宜,僵變異化。

這些講究和諧的,終要成為官僚。那個強調能力的,難免一方軍閥。
忠心愛國的吸附黨國血肉為生,言必本土的據之營利叫賣。

色彩紛然,互不信任,言而生疑,行而生懼。

國族崩毀,常先起於疑懼,進而封閉,不聞外語,不容異見。
潮汐來時,繁華沙堡而已。

體悟國族終究徒然,便不會敬之如聖,惡之如魅,隨其血脈賁湧。

行至此時,或可靜佇無言,安然過眼,曾經如此的文明燦爛。

http://ibabel.tw/fair/index/353

Before the storm hits, October 1, 2019. Chengdu

說實話。

The wind knows where it blows, Taiwan

「In politics, being deceived is not an excuse. 在政治中,被騙不是藉口。」

—-萊謝克·科拉科夫斯基( Leszek Kolakowski 波蘭哲學家)

The wind knows where it blows, Taiwan

面對世事,有兩種態度:

一種是「事實前提」,問的是「有沒有這事?」「是不是這樣?」;

一種是「價值前提」,問的是「這樣好不好?」「這事對不對?」。

「事實前提」,永遠先於「價值前提」!

世事大亂,常常來自我們忍不住為了心中的善惡對錯,而選擇編輯了客觀事實。
我們總得學會,先確認事實真假,再選擇應對態度。

說實話,是處事根本。
如此我們才會相信自已在做的事。

http://ibabel.tw/fair/index/304

The wind knows where it blows,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