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旅行,都開始於離開。

Road in winter morning, Wales

「盡可能少坐著:不要相信任何不是在遼闊的戶外、在身體自由移動之際形成的念頭
——不要相信任何肌肉未曾積極參與的想法。所有偏見都來自僵化的內裡。


我再次強調,臀重如鉛、坐著不動是真正違反心智的罪孽。」

——尼采

Road in winter morning, Wales

旅行,起於對遠方的想像?還是看見一條路的邀請?

都不是。

旅行,起於對現況的捨棄,對當下的覺知;起於從安適的沙發裡起身。

所有的旅行,都開始於離開。
然後,你才會看見一條路,或一座橋。

路的遠方,或許瀰漫著未知的薄霧;橋的一端,可能陣列著犬牙森亮的國家機器。

大多數人猶豫了,坐回原先溫暖的位子,告訴自己:「現在不是時候。」

很少的人,繼續往前行走。走不走得到?不知道。

但生命終究一死,而動身尋求那件值得為其一死的事,只是讓自己,隨時可在旅途中含笑而去。

http://ibabel.tw/fair/index/384

Road in winter morning, Wales

我們為什麼珍惜生命?

Late spring night with cold rain, Taipei

「就人(的意志)而言,原諒是可能的,承諾也是可能的。

原諒讓我們從過往歷史之中解脫,承諾則讓我們對於未來有一個共同期待;

一個社群若想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兩者缺一不可。」

—-漢娜・鄂蘭.《人的條件》

Late spring night with cold rain, Taipei

我們為什麼珍惜生命?

因為生命不僅僅是活著而已,也意味著可能。
一個自以為卑賤渺小的生命,都會為這個世界帶來不可預知的變數,增加更多選擇。

如果造化不想要更多選擇,就不會有生命。
因為有所選擇,生命才會有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不是指我們可以不顧環境,或擺脫宿命;
自由意志是指,即便我們受到環境的拘束,宿命的擺弄;我們也可以,如臨某個春天深夜,下著冷雨的街頭;心中清楚明白,不同意當權者告訴我們的,諸多利大於弊的交易。

http://ibabel.tw/fair/index/391

Late spring night with cold rain, Taipei

書店職人的時代。

golden age

「原來是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只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 曹雪芹 《紅樓夢》

golden age

很多年前,有幸參予了一座精緻的藝術書店,擴大為華麗的人文書店的歷史時刻。

空間變大了,書種自然也多了各種可能,但在一種書上,我們的意見不一樣了。
那些以國中女生為對象,書名叫《總裁壞壞》之類的羅曼史,該不該進?

「羅曼史是愛情小說的一種,愛情小說涵括了從《傲慢與偏見》、《紅樓夢》,到張愛玲、瓊瑤…」贊成派如是說:
「羅曼史與紅樓夢,藝術層次當然有天壤之別;但羅曼史帶給國中女生的感動,與紅樓夢帶給大學教授的感動,並無二致。」

「書店,是為了讀者而存在的空間。我們可以精選,但不應讓她們沒有選擇。」

主事者明快的決定:設「愛情小說」專櫃,進羅曼史。
而持保留意見的店長,去休年假了。

兩週後,那位店長回來上班,針對羅曼史,開了一串作者與書單,全是精選過的。
那兩週,她哪裡也沒去,待在家裡,把附近租書店的羅曼史全部看了一遍。
—————————————
那是個令人尊重的書店,會俯下腰,正視不那麼令人尊重的書的時代。
也是個為了自身的專業,會用私人的時間,去研讀自已不那麼喜歡的書的,書店職人的時代。

http://ibabel.tw/fair/index/390

妳的行為,決定了妳是誰?

(Tribute to Sergio Larrain)

「每個行為都源於一種想法。」—愛默生

妳邀我陪妳一起看電影台播的《怪獸大學》,我深覺榮幸。
相較當年那個在二輪影院裡被《怪獸電力公司》嚇哭,要我立刻帶妳出去的小女孩,我想,妳是漂亮的讓自已與過去結案了。

作為成長過程與別人不大一樣的妳我,這電影裡有些事,或可聊聊?

首先是天份。
這東西強求不來,也騙不了人。但每個人都會有,每個人也都不一樣。
如何找到自已的天份?我也不大確定。只知道它跟興趣通常是好朋友,如果有些事,是讓妳去做時就會很快樂,會讓妳顧不得吃飯;或將來老闆不用出錢妳也願意去做,不在乎賺到什麼的,通常妳的天份就隱藏在這些事裡,妳得自已認出它來。
(嗯…睡覺不是天份,是本能 ^^”)

再來是技能。
技能通常指一種改變外在事物的能力,不是讓事物變得更美好,就是變得更有效益。
它得經過很長時間的枯橾重複,才會變得熟練。
有位鋼琴家談到她即便是休假也得每天練琴三小時以上時,說:「一天不練,只有自已聽得出來不對。兩天不練,我的錄音師就聽得出來。一週不練,全世界都聽得出來我完了。」
這種事,如果沒有興趣支撐,只是讓自已痛苦一輩子。

然後是價值。
技能的價值在於這個世界是否對它有欲望,而非自我感覺良好。
當大家的技能都熟練完好時,價值取決於與眾不同。
妳先得跟同時期活在這個世上的人都不一樣。
再來得跟以前做過同樣事的人都不一樣。


最後,妳得跟昨天的自已不一樣。

很難嗎?不會。
因為妳本來就是跟全世界不一樣的人,妳每天醒來,昨天的自已也已死去。

最後是交換。
如果自由意謂著有所選擇,那妳勢必得跟這個世界產生交換,才能有所選擇。


用什麼交換?
用妳的技能所產生的,讓世界對妳有欲望的價值。

如果妳的價值是可以直接讓每一位個人感受到的,如藝術創作,那妳或可宅在家裡一輩子,足不出戶,讓全世界等待妳下一次的美好作品。
如果妳的價值,必得依靠其他人一起完成,或進入某一種體系,才能產出。那妳最好學習與人相處,團隊工作,欣賞別人與自已的不一樣,接受無法自已控制的諸多不確定。

天份,技能,價值,交換;我是否還忘了什麼?


噢,待在這個一直在變化的世界,妳之所以是妳,不來自於自已的認定,也不來自別人怎麼看妳。
來自妳如何對待別人。


妳的意願,決定妳的行為。妳的行為,決定了妳是誰?

想學的那刻,就是起跑點

Theater training

「自我不是一種流行時髦的形象,而是一種生活品質,你的愛恨、你的思想、你的孤單、你的恐懼等等,怎麼面對他、怎麼跟他打交道,那些需要思考並非常安靜地感受。

我有孩子的話我會希望他這一方面是在成長的,他能怎麼樣我不管,但他在這方面必須不要有任何的抄襲。
很多年輕人在髮型服裝上會有個人主義很酷,但更清楚的,是他的文筆,你怎麼寫,看到同一個風景感觸不會一樣。

而當年輕人開始有自己的感觸自己的思考時,我就可以非常放心地跟他說掰掰,我將可以放心他單獨活著。」

———金士傑

Theater training

「孩子,我要你贏在起跑點上!」

身為父母,我們到底在擔心什麼?擔心小孩輸給別人?從此淪落社會底層?還是父母卑微的自尊,自已沒做到的,要小孩加倍奪回?

網路世代,小孩註定知道的事物比我們當年同時來得多且廣,但也註定在他們面前的,是一盤無從整理,龐雜紛亂的資訊碎片。

這樣的小孩,根本無從輸起,因為每個人的起點與終點都不一樣。關鍵只在於,他能否學會「學習」這項基本技能。

何時小孩自已想學了,那時就是他的起跑點。

http://ibabel.tw/fair/index/303

Theater training

成為不一樣的人

Colonial Harbor, Kaohsiung

「你的利潤就是我的機會。
(Your margin is my opportunity.)」

——貝佐斯(Jeff Bezos)

Colonial Harbor, Kaohsiung

20多歲時,待過一家大公司。
某時,忽覺有異,意欲逃生,遂與長輩談及此意,謂自忖有船上老鼠的天份,不無自幸。

不意長輩正色道:
「船上老鼠是學不到東西的。

船沉之前,必有諸多變異慌張,皆為可學可警。你何德何能,得此良機,得見船沉?
你是人,不是老鼠。」

作為人,高興時會哭,悲傷時會笑,困難時懂得體會品嚐,失敗時因為學到些什麼,而讓自已成為不一樣的人。

http://ibabel.tw/fair/index/307

Colonial Harbor, Kaohsiung

處世無難,難在揀擇

The intersection in the spring rain, Taipei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

—僧璨.《信心銘》

The intersection in the spring rain, Taipei

「都是環境相逼,他人所害。」
常作此想的人,好處是沒了責任,一身輕鬆;壞處是放棄了做人的權柄,失去了改變的可能。

「都是我的錯,是我的責任。」
慣作此語者,若非做作搪塞,便是權力慾極大的人,以為世間成敗,均應由他掌握。

處世無難,難在揀擇;眼前常無是非,身後總有對錯。

已經發生的,流水不回。那是我們與造化共舞的結果,誰也控不住。
尚未發生的,幽微不定…那是我們心中一點小小念想,即便是出門動念向左走向右走,也足以改變命運。

http://ibabel.tw/fair/index/378

The intersection in the spring rain, 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