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無反顧,再拼一次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復  上六,迷復,凶,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以陰柔居復終,終迷不復之象,凶之道也。故其占如此。以,猶及也。

 《象》曰:迷復之凶,反君道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我如果不依你的建議,也不想退回初始地,就想在此刻這個有史以來最好的機遇點,義無反顧,再拼一次呢?」

「很好,每一個人一生中都應該測試一下自己的極限。」

「靠,是怎樣?為自己拼一次有什麼不對嗎?」

「沒什麼不對,撞到鐵板時,每一個人也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為什麼再拼一次就會撞到鐵板?」

「因為天底下沒有永遠的好運,前面幾手好牌會讓你誤以為自己天賦英明,而不知收斂,一路硬闖,直到將自己的好運與能量全部消耗殆盡。

此刻你的優勢本應是保有餘裕,以退為進;但你沒有,優勢就會變成劣勢。

此處你的機會本應是可以跟外部交易,擴大基礎;但你只想佔人便宜,交易告吹,機會自然轉為威脅。」

「為什麼我會變成這樣?」

「走到頂了,怕下台後一無所有,貪婪與恐慌迷惑了自己的初心,一步錯,步步錯,十年功業,彷如一夢。」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做你自己心甘情願的事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復  六四,中行獨復】

四處群陰之中,而獨與初應,為與眾俱行,而獨能從善之象。當此之時,陽氣甚微,未足以有為,故不言吉。然理所當然,吉凶非所論也。

董子曰:「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於剝之六三及此爻見之。

《象》曰:中行獨復,以從道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當我回到在地初始,持續微調自己的基本面,慢慢接回能量後,下個階段我能幹嘛?」

「做你自己心甘情願的事。」

「靠,這麼自由喔?」

「你決定不冒進,退回初始在地,就是為了有選擇。

還能有選擇,就表示你是自由的,也是你的優勢。

有些事,剛開始做時,前三年都會被人家當作笑話,這是劣勢;沒人想理你,但威脅也會降到最低。

但不管任何事,只要你持續做,且跟外界連結交換,當你做超過十年以上,就會看來像是神話,也會帶來機會。」

「什麼樣的機會?」

「不知道。都說是心甘情願的事了,就算沒有機會,就算吉凶不定,你也會自己持續走下去,不是嗎?」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那個冬天晚上…

「高估了自己,低估了群眾,錯估了政府。」

—–1979年,美麗島事件後,中國時報社論

「在高雄,我就是國民黨。」

—-王玉雲(美麗島事件時的高雄市長)

「這條代誌喔?我有參一腳。」


1986年,冬天晚上,金門金東,海岸哨。
同哨有位在高雄作兄弟的,下哨後小飲一杯驅寒助眠,看到新聞在播「美麗島事件」回顧時,忍不住得意的笑了。

1979年冬天,彼時還在唸國中的他,突然被角頭老大找去,說「王董」指示:「有代誌囉!」,叫大家12月10日不准落跑,配合警總,出「特別任務」。
那天晚上,兄弟們分派成不同小隊,他在的那一隊,任務是衝撞遊行群眾,把遊行隊伍往鎮暴部隊集結好的陣營推擠。

「後車廂掀開,一枝一枝角仔傳便便。」
他乾了一杯白金龍高梁,瞇著笑眼,彷佛回到少年威武的那個晚上。
「幹,恁爸彼時恰15歲,剎一隻角仔,看到人就勿落,打到角仔斷去攏不知。」

那天深夜,兄弟們一起去喝慶功酒時,一致同意:為國家去暴打那些唸大學唸到智障的黨外,比幫派互毆,來得爽快多了。
……
很多年後,當我在網路流傳的視頻中,看到香港元朗的鐵柵拉開,衝出一群同樣拿著木棍,同樣緊張、興奮的年輕白衣男孩時;
忽然想起,有個冬夜,我曾見過一雙因著為國鋤害,參予歷史,而領受著莫名光榮的迷茫眼神。

我自己能決定什麼?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復 六三,頻復,厲无咎】

以陰居陽,不中不正,又處動極,復而不固,屢失屢復之象。屢失故危,復則无咎,故其占又如此。

《象》曰:頻復之厲,義无咎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你剛說”當你在某個階段,有意識的選擇放棄機會,就會有很大的機會,也躲開了威脅?”」

「是的。」

「那我是不是只要放棄向上發展的機會,就可以從此一生平安?」

「當然不會。還記得以前聊過的時間與空間的關係嗎?」

「時間是空間的延伸維度,就算站著不動,我們也時時刻刻在宇宙間轉動…」

「是了。就算你有意放棄所有機會,避開所有威脅,無常時空還是會把你送到下個階段。」

「下個階段是什麼?」

「動蕩不安,艱辛危險的臨界點。

這個階段你又往上昇了一階,但離地也有些遠了,優勢是意識看得更為明白清楚,劣勢是能量愈來愈耗盡。」

「那如果繼續往前向上呢?」

「往前看時運,向上靠提拔,這些都不是你自己能決定的,死命往前,只會招惹無法預期的威脅。」

「那我自己能決定什麼?」

「回到在地初始,繼續不間斷的微調自己的基本面,接回能量,等待下一個轉折的機會。」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我們只能認錯,但無法後悔。

Karma Alley, Taipei

「下圍棋就是兩個人接連地犯錯誤,犯得大的、犯得晚的輸棋。」

——- 吳清源

Karma Alley, Taipei

我們只能認錯,但無法後悔。

認錯,是承認此刻的痛苦,來自彼時一念之間,不應說的話,不該做的事。
後悔,卻是以為:
「當時我如果那樣,而不是這樣,那現在就會不一樣了。」

你如何知道,當時真要那樣做,結果會比現在更好?

小信的人啊,老實告訴你們:
我們在世間的一言一行,如同磚瓦般實存,且隨著時間,積累建構出一條通往未來的窄巷。
窄巷不會因著你多聰明多有錢或做了多少好事就消失,否則就沒有人需要為他的言行負責了。

窄巷走得愈長,必然限制我們的自由,但不能限制我們的心境。
心境,讓我們不被情境所騙。

後悔會讓你認同情境,徘徊巷中。
認錯,卻讓你看清所在,進而找到下一個出口。

後悔是對時間的不情願,期望事情可以重來一次,以為重來一次我們就可以改變一切。
認錯只是不抱期待,付出代價,於是當下贖買了解脫,事情不再重來。

Karma Alley, Taipei

有意識的放棄機會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復,六二,休復,吉】

柔順中正,近於初九,而能下之,復之休美,吉之道也。

《象》曰:休復之吉,以下仁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好,我現在死心了,不再妄想什麼民族光榮,偉大祖國;只求安份腳下,落地生根。那我現在可以做什麼?」

「先別急著要去做什麼,先試著觀察微調。」

「觀察什麼?微調什麼?」

「觀察在地的風土人情,微調自己的生活習慣。

在地必然有其長期演進而來的風土人情,自成生態。你若能融入掌握,就會成為你的優勢。

作為一個外來者,你也必然有自己的生活習慣,但若不能微調與在地同步,必然磨擦扞挌,自我損耗,成為你的劣勢。」

「那機會呢?」

「你才剛落地生根,就專心將自身能量與在地場域結合,先別去想外部的機會。」

「啊還有威脅?」

「當你在某個階段,有意識的放棄機會,就會有很大的機會,你也躲開了威脅。」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闖過紅燈的那一刻

Red light on rainy night, Taipei

「為了安全而放棄自由的人,不值得擁有自由。

因為,他們終將兩者俱失。」

—班傑明.富蘭克林

Red light on rainy night, Taipei

此時想來,彼時也就是黎明前刻。

一群人高笑著說不怕不怕,卻小心呼擁著闖過紅燈。

……

1985年,春天。

排練場傳出耳語,國修與立群的那場相聲彩排,不限人數,請大家廣為相邀,把南海路藝術館的走道坐滿了都無妨…

「那天上頭要派人去審,人多些,他們不敢現場查禁趕人…」傳話的人略帶遲疑的說。

在酒精與少年浮浪催化下,連打了十數通電話邀人看白戲。

電話打完,隱約不安,似乎把同時交往的三位女孩都邀了。

上頭派來的人溫文儒雅,但一身青年裝好認;出身黨國世家的導演熟練的過去打招呼,且在戲演到要踩下紅線前,邀他出去外頭抽煙。

就在國修破鑼嗓子高喊:「和平,奮鬥,救中國。」時,轟破屋頂的大笑淹沒了上頭來人的耳朵,我們也共享了闖過紅燈的彼刻。

……

散戲時,大家方自驚疑不定,互相打招呼時,不認識的她們也都互相認識了。

「喔,這位是…,噢,那位是…,吔,還有這位…」

冰雪聰明的她們,立刻從我焦慮尷尬的表情看出端倪,但也都大氣有禮的點頭微笑。

……

此後,我連半夜過馬路時,都乖巧的佇立路邊,靜待紅燈。

Red light on rainy night, 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