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證明自己是個「咖」的人

become a gesture

【賁  六二,賁其須】

二以陰柔居中正,三以陽剛而得正,皆无應與。

故二附三而動,有賁須之象。占者宜從上之陽剛而動也。

《象》曰:賁其須,與上興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become a gesture

「你說,要成為一個混蛋,要先佔住位子,放棄資源,做出社會覺得你很努力的樣子?」

「在這一局裡,是的。」

「那佔住位子之後呢?」

「通常佔住位子的人,最大的威脅,來自以為自己就是主角了。」

「難道不是嗎?」

「當然不是。角色是相對於劇本的,造化的劇本來自層層堆累,不時引爆的業力;你方唱罷我登場,任何想要證明自己是個『咖』的人,最後都會因此曝露其弱點劣勢,反證他根本不是一個『咖』。」

「那佔住這個位子的人應該怎麼辦?」

「成為配角。

此刻你的優勢在於佔住底層的重要位子,上下連結都要透過你。

而你的機會就在於讓上層覺得你很好用,卻不致搶掉上層的風采,你才有繼續往上前進的可能。」

「靠,已經是混蛋了,還要成為小人嗎?」

「既然是混蛋了,就表示人格成本已經付出,成為小人只是再支出一些邊際算計而已。

走到這一步,你當然是一個小人,但卻是一個光鮮亮麗的小人。」

become a gesture

永不抱怨,絕不解釋

Sunset, New Taipei

「Never complain and never explain.

永不抱怨,絕不解釋。」

—Benjamin Disraeli(1804–1881)英國政治家

Sunset, New Taipei

為何永不抱怨?

因為抱怨有害。

抱怨不會減輕你已付的代價,

不會轉移你應負的責任。

抱怨只會無情曝露出你的軟弱,

讓敵人知道如何傷害你。

為何絕不解釋?

因為解釋無效。

解釋不能改變已成的現實,

也不能讓別人真的理解你。

解釋只是讓人看到你試圖建構你以為的世界,

但更突顯與現實世界的落差。

……

60歲,試著不再向自己解釋世界,也請記得不要自以為是,老是跟別人解釋世界…

60歲以後,不用向別人解釋自己,也不想跟自己解釋自己了。

Sunset, New Taipei

成為一個混蛋,要從哪裡開始?

snow trails

【賁  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

剛德明體,自賁於下,為舍非道之車,而安於徒步之象。占者自處,當如是也。

《象》曰:舍車而徒,義弗乘也。

君子之取捨,決於義而已。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snow trails

「如你所言,這一局要存活,要成為一名志士,就得先活成一個黑白並陳,是非難分的混蛋?」

「是的。」

「成為一個混蛋,要從哪裡開始?」

「從你的行為開始。

此刻你剛從慘烈的前一局人肉互食中活到這一局,作為一名倖存者,自然會分配到那些失敗的人無法再享有的資源,這是優勢。

藉此優勢,你也得到之前未曾有的位子,一入局就有資源有位子,你的機會從所未有。

但你應意識到,資源多了技能就會變弱,反成劣勢;機會多了風險也會增加,轉為威脅;

所以當資源位子都送上門時,你應有所取捨,知所進退。」

「取什麼?捨什麼?何時進?何時退?」

「取位子,捨資源。比別人早進,比別人晚退。

你的位子明明有資源可派車接送,但你要懂得拒絕,去搭公車或走路上班讓社會看到。

體制規定早上九點上班,你就應該七點半就到,讓大家對你心生敬意。」

「可是,這跟你在位子上是否把事做好有什麼關係?」

「不重要。事情有沒有做好是很久以後大家才會知道的事,但你現在的行為卻是大家立刻會看到的事。

作為一個在亂世中要拿到位子的混蛋而言,如果你連該做什麼都不知取捨,那你就不配成為一位志士。」

snow trails

文化自信

Imperial Twilight, Beijing

「文明是一種災難跟教育之間的賽跑。」

─ H.G. Wells,英國科幻小說家

Imperial Twilight, Beijing

我所見過,稍有些「文化」的人,無不帶著一些小小的心虛與不自信。

正因著這些心虛與不自信,才讓他們保持好奇,包容異端,持續讓自己的「文化」變得深邃多元。

相反的,愈是沒「文化」的人,總喜歡強調自己多有自信。

他們只是把自己的「信仰」誤認為「自信」,以為自信了,就會看起來像是有文化的模樣…

Imperial Twilight, Beijing

如何成為一名志士?

( Image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賁,亨,小利有攸往】

賁,飾也。卦自損來者,柔自三來而文二,剛自二上而文三。

自既濟而來者,柔自上來而文五,剛自五上而文上。又內離而外艮,有文明而各得其分之象,故為賁。

占者以其柔來文剛,陽得陰助,而離明於內,故為亨。以其剛上文柔,而艮止於外,故小利有攸往。

《彖》曰:賁,亨,柔來而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

以卦變釋卦辭,剛柔之交,自然之象,故曰天文。先儒說天文上當有剛柔交錯四字,理或然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又以卦德言之。止,謂各得其分。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極言賁道之大也。

《象》曰: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獄。

山下有火,明不及遠。明庶政,事之小者。折獄,事之大者。內離明而外艮止,故取象如此。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 Image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在上一局結束時,你說若不想在上一局就被登出為烈士,就要設法成為志士,才能存活到下一局?」

「是的。」

「那如何成為一名志士?」

「表裡不一,黑白不分。」

「靠,這不是一個混蛋嗎?」

「如果說讓善惡好壞都相容而不分是謂混,那這局就是要成為一個混蛋也沒有錯。」

「為何當一名志士就得變成一個混蛋?」

「因為志士的首要前提就是存活,其餘一概不重要。

而要存活,你就得把自己意志與現實世界的磨擦係數降到最低,變成一個絲滑為表,狡滑為裡的混蛋。

人只要有自己的意志,有對未來的猜想,有所選擇有所放棄;就一定會跟現實世界發生磨擦。

所以作為一名以存活為最大前提的混蛋,你就必須暫時放棄自己的意志,對未來不猜想,只關注現在,對未來的任何可能都準備好方案,但不加以判斷。」

「這樣的人不會被人看不起嗎?」

「這樣的人不會在乎人家看得起看不起,但有趣的,這樣的人通常在一定時間內,反而會受到群眾的擁戴,社會的吹捧。」

「為什麼?這個社會沒是非黑白了嗎?」

「不是沒是非,而是當巨量的是非黑白並陳,反而會讓人失去判斷能力。

所以這樣的人,只要善於裝做出姿態,就可以迷惑眾人;只要懂得只處理小事,不要去決斷大事,就可以最大程度的讓自己存活到這一局結束。」

( Image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放棄原則就可以不痛苦嗎?

The end of the corridors of power, Malta

【噬嗑  上九,何校滅耳,凶】

何,負也。過極之陽,在卦之上,惡極罪大,凶之道也。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何校滅耳,聰不明也。

滅耳,蓋罪其聽之不聰也。若能審聽而早圖之,則无此凶矣。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The end of the corridors of power, Malta

「你說,這一局走到這個處境,我必須”做那件讓你自己痛苦,卻又必須在心中不忘記自己原則的事”?」

「所以那件事到底是違反還是不違反我自己原則?」

「當然違反,要不你幹嘛痛苦?」

「放棄原則就可以不痛苦嗎?」

「不行。你得忘記你本來的原則,忘記你曾經是什麼樣的人,你才能不會痛苦。」

「所以我要嘛變成另一個人,要嘛放棄原則去做,但是承受痛苦?」

「是的。」

「我還有優勢嗎?」

「沒有。這一局走到這一步,沒有那麼多選項,只有在劣勢中存活與否。」

「那如果我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堅持原則,拒絕去做呢?」

「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拒絕聽外界的警告與威脅,那就是求仁得仁,讓自己成為烈士。」

「那如果我聽從外界的警告,順從威脅,承受痛苦而去做了那件違反我自己原則的事呢?」

「那你就有機會存活到下一局,成為一名志士。」

The end of the corridors of power, Malta

這時你必須吃,也必須拿

Ornate prison, Vienna

【噬嗑  六五,噬乾肉,得黃金,貞厲,无咎】

噬乾肉,難於膚而易於腊胏者也。黃,中色。金,亦謂鈞金。

六五,柔順而中,以居尊位,用刑於人,人无不服,故有此象。然必貞厲,乃得无咎。亦戒占者之辭也。

《象》曰:貞厲,无咎,得當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Ornate prison, Vienna

「你說,當我進入鐮刀階層後,就會有人測試我的人格特質,道德底限,好掌握我的弱點與底限?」

「是的。」

「怎麼測試?」

「請你吃肉,吃了就給黃金。」

「哈,這算什麼測試?吃啊?吃了肉拿黃金有什麼不好?」

「人肉。而且是你認識的,有親密關係的人的肉。」

「靠!」

「這時你必須吃。吃了就表示你跟他們一樣沒有底限,屬於同一類物種,這是優勢。

這時你也必須拿。拿了就表示你有欲望有弱點,可以成為他們的把柄,然後才會給你機會。」

「那我如果不願吃也不想拿呢?」

「不願吃,就看出你的底限,你的底限就是你的劣勢。

不願拿,就表示你不願授人把柄,這種人在系統裡就會成為其他共犯結構的威脅。」

「那我應該怎麼辦?」

「做那件讓你自己痛苦,卻又必須在心中不忘記自己原則的事。」

Ornate prison, Vie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