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中年,忽覺凡事徒然

Jack the Ripper Tunnel, East London

When other men blindly follow the truth,remember…Nothing is true.
(當他人盲目追尋真實之時,切記,萬物來自虛幻)

When other men are limited,by morality or law,remember…Everything is permitted.
(當他人被道德和法律束縛住之時,切記,萬事皆有可能)

We work in the dark,to serve the light
(我們行走於黑暗,服務於光明)

—-刺客教條

Jack the Ripper Tunnel, East London



人過中年,忽覺凡事徒然。
不是走不走得下去的問題:那是困難,是障礙,是讓生命有所對抗,因而有存在的理由。

凡事徒然:是找不到理由走下去,也找不到理由站在原地。忽然失了立足之處,回首功業似夢,羞愧如風。

無所依信,無從憂懼,去聖除魅,唯徒然故。

體悟萬物來自虛幻,當知文明脆弱,我們遂得守護自身相信的那一點價值。
得知萬事皆有可能,明白我們是自身的設計者,必然接受行為的後果,不管是光榮或悲涼。

當神聖毀壞之時,我們贖回自由,在廢墟裡重新建構相信與理解。
在失了光的所在,我們無懼的凝視闇影,笑語晏晏,拒絕溫馴的走入生命夜晚。

Jack the Ripper Tunnel, East London

如何擁有這樣的同理心?

when the wind blows across the world

【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

觀者,有以示人而為人所仰也。九五居上,四陰仰之,又內順外巽,而九五以中正示天下,所以為觀。

盥,將祭而潔手也。薦,奉酒食以祭也。顒然,尊敬之貌。言致其潔清而不輕自用,則其孚信在中,而顒然可仰。戒占者當如是也。

或曰:「有孚顒若」,謂在下之人,信而仰之也。此卦四陰長而二陽消,正為八月之卦,而名卦繫辭,更取他義,亦扶陽抑陰之意。

《彖》曰: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

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觀而化也。

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極言觀之道也。四時不忒,天之所以為觀也。神道設教,聖人之所以為觀也。

《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省方以觀民,設教以為觀。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when the wind blows across the world

「你說同理心可以讓夥伴對你有期待,又能讓你了解夥伴們之間的差異與需求?」

「是的。」

「那我要如何擁有這樣的同理心?」

「學會設身於他者所認同的情境,處地於他者所面臨的處境,認同其所見,面臨其選擇。」

「設身處地從何開始?」

「從觀看,觀察,觀想開始。

當你試著從他者的立足點觀看,就會看到不同的角度、比例,與不同的遠近親疎,這構成了不同的情境。

當你再試著多觀察些細節聯動,每下愈況,愈底層愈基本就愈清楚明白,你就愈能理解他者的處境。

當你有了不同的立足點,更多的細節之後,你就能透過觀看觀察之後的想像,更清楚的理解之間的脈絡關係,進而創造出一種讓大多數人認同的語境。」

「什麼樣的語境可以讓大多數人認同?」

「超乎個人情境,又能讓所有個人覺得參予其中,可以超脫個人卑微的處境,得以成為神聖共同體的語境。」

when the wind blows across the world

台灣-英格蘭化

The storm is coming, England

「我以英格蘭人的觀點和想像力畫了一幅普通人類的畫像:

肚子略胖,矮人的雙腳。圓而色意的臉孔、耳朵略圓;弄得高高的頭髮。

從腳踝以下的腳掌長有棕色的毛髮,身穿卡奇色的絨褲,格子式的背心,橙色的外衣,深綠色的兜帽及斗篷。」

—-托爾金.致美國發行人信中描述「哈比人」,1938

The storm is coming, England

據聞米帝國國務院中有一派,力主促成「中國-西伐利亞化」,也就是劉仲敬阿姨口中的諸夏化。

但歐洲可以在東西羅馬帝國後仍維持西伐利亞條約的諸國格局,不儘是信守條約,而是中世紀後海外有個英格蘭掘起,群雄爭霸中土大陸時,英格蘭身在局外,又可以入局干涉。

今天拿破崙掘起了,就聯合普魯士俄羅斯打掉波拿巴王朝;明天德意志興起了,就聯合法蘭西頂住日爾曼。

這個海外勢力,必須實質獨立,對彼岸大陸沒有國土野心;又必須擁有大義名份(如當年英王出兵法國爭王位),去幫誰打誰都不會反而促成諸夏團結成中國。

最重要的,這個海外勢力,必須是米帝國可以掌控的。

多年來米帝國國務院一直反對台灣去「中華民國」的原因之一,不可片面改變現狀的前提下,你們可以實質獨立,也可以自稱台灣,就是「中華民國」這四字不許扔掉,必要時或有大用。

若彼岸內亂, 中華民國台灣大概率會與閩越共和國,上海自由邦簽共同防禦條約,建立經濟免稅圈。

北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要打南方的上海自由邦,台灣就得跨海出兵,維持東亞穩定和平。

如同當年比利時一被入侵,不列顛就得對德宣戰一樣,去別人國土打仗,總比戰火燒到自己家好。

托爾金寫《魔戒》時,適逢一戰,被人嘲笑井蛙般的哈比人,隱喻當時已認同本島,對歐洲大陸不再有慾望,但為了防止歐洲出現單一霸權,只好跨洋出戰的英國人,對照現在不再想反攻大陸的台灣人也近似。

一個實質獨立,擁有軍事能力,又還頂著「中華民國」法統的台灣,彷彿歷史押韻般,東亞的英格蘭。

The storm is coming, England

以敦厚維持社會系統運作的時代

Spring, Kaohsiung, Taiwan

【 臨  上六,敦臨,吉,无咎】

居卦之上,處臨之終,敦厚於臨,吉而无咎之道也,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敦臨之吉,志在內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Spring, Kaohsiung, Taiwan

「如果我可以記取亞瑟王的教訓,不沉迷在同溫層的同甘共苦,革命情懷之中;而是分封領域,讓大家各自向外發展呢?」

「那你就有機會開啟一個以德服人,以敦厚維持社會系統運作的時代。」

「那我要如何開啟這樣的時代?」

「首先,你必須先讓分封的諸侯對你有期待,你的意志才會被執行下去,也才會有內部優勢。

相對的,你也必須了解諸侯的人格特質與各領域之間的資源差異,如此你才有之間操作的機會。

操作不能顯山露水,刻意為之,否則反而會引起彼此之間的矛盾,長期累積磨擦,就會形成劣勢。

內部有磨擦有內耗,熵值就會增加,當外部看到你的系統出現失序的樣態,就會引來威脅。」

「讓夥伴對你有期待,又能了解夥伴們之間的差異與需求;做人不張揚,行事又低調是嗎?」

「很高興你聽懂了。」

「能做上述這些事的因素是什麼?」

「同理心。」

Spring, Kaohsiung, Taiwan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The flag that changed the world, Paris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Uneasy lies the head that wears a crown)」

—-莎士比亞.《亨利四世》

The flag that changed the world, Paris

權力,來自欲望。

當你對某人產生欲望,就已將宰制自己的權柄交予那人。

當許多人對某人產生欲望,不管那人是否有意願,他都會成為領導者。

伴隨著權力而來的,是責任。

權責相稱,風險伴隨利益,行使權力者,必然是承擔責任者。

坐在行使權力的位置,卻輕忽權力的使用,指稱「一切責任盡在某方」,以為只要卡住權力但不負責任,就可以坐享尋租卻不冒風險;其實只是一點一滴剝蝕自身權力的底座。

所謂王者,是先承受風險與責任而完成那些事的人,才會成為王者。

而非先得到權力的寶座,才去做那些有風險與要負責的事。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想戴王冠卻迴避其重,最後自然會得到與其德行匹配的下場。

群眾追隨的,是那個願意為其承受風險,擔付責任,並為之付出代價的人。

The flag that changed the world, Paris

亞瑟王的結局

City landscape, Taipei

【 臨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

以柔居中,下應九二,不自用而任人,乃知之事,而大君之宜,吉之道也。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City landscape, Taipei

「你說”我應該親自帶領自己的人馬,迎向各種不確定的挑戰與機會”?」

「是的。」

「然後就像亞瑟王帶領著圓桌武士一樣,東征西討,為天下帶來安定和平嗎?」

「聽來偉大,但那只是經歷的過程。」

「過程?啊不然是要怎樣?」

「你知道亞瑟王後來的結局嗎?」

「不知。」

「圓桌武士們分崩離散,各自去追尋心目中更偉大的聖杯;最後老王戰死在森林湖邊,臨死前將神劍擲回水中歸還女神,缺憾還諸天地。」

「這是必然的結局嗎?」

「歷史沒有宿命論,但你在意興風發,握權得勢時的決定,往往就埋下日後的結局。」

「那我應該怎麼辦?」

「此刻,你已走到這一局最好使力的位置,手下的人馬也都可以獨當一面,這是許多組織夢寐不得的優勢。

所以,你應該適才任命,讓這些人向外發展,去接觸外部的資源與合作,帶來更多發展的機會。

如果你與團隊還沉迷在小團體的同甘共苦,革命情懷;就會愈來愈封閉在同溫層中,累積內部的失序與劣勢。

最後,這些內部的失序會引來外部的威脅與挑戰,而你就會像沉溺衰老的亞瑟王一樣, 孤身戰死。」

「靠,聽來好慘。但亞瑟王怎麼會走到這般下場?」

「他英雄一世,卻始終沒有建立起一個可以獨自運作的知識體系與資訊系統。

他前半生的知識全來自老師梅林,梅林一被關入水晶洞穴,他就沒有人可以咨詢。

他後半生的功業全來自武士們的四方征討,但卻沒有分封治理,掌握領土內的資源與資訊。

在既沒知識可以理解,又沒資訊可以判斷的情況下,踩入陷阱,奮戰至死,已經是他能領受的最好結局了。」

City landscape, Taipei

自己的班底

Sunset over mountains, Taipei

【 臨  六四,至臨,无咎】

處得其位,下應初九,相臨之至,宜无咎者也。

《象》曰:至臨,无咎,位當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Sunset over mountains, Taipei

「我還是不懂,為何在治理系統時,有個階段我必須扮演鄉愿混蛋?」

「因為那個階段你不上不下,上面對你有疑慮,下面對你有猜忌,一個失衡,你就會從位子上摔下來。」

「所以我就得審時度勢,看人說話,來維持我的位子?」

「對。」

「靠,那這樣得撐到什麼時候?」

「撐到上面對你的疑慮消失,讓你更上一層樓。」

「然後下面的人也會對我不再猜忌嗎?」

「不。這時你與原先指揮不動的人之間的階序更遠了,猜忌只會更深不會解除,這是劣勢。」

「那我應該如何解除他們對我的猜忌,建立內部的優勢?」

「很難。若可能,你應該直接組建自己的班底,一個可以徹底執行你意志的系統,才有優勢可言。」

「那原先的人馬呢?趕出去嗎?」

「原先的人馬趕出去,反而有機會與外部的資源串連,最終形成你的威脅。」

「那應該怎麼辦?」

「留在體制內,處在你的控制下,與系統內其他部門隔絕,無法得到更多資源,讓他們愈來愈不重要。」

「那我自己的人馬呢?給予所有的資源嗎?」

「不可以。你的人馬才剛組建,一下子給太多資源只會鬆散敗壞。

他們唯一能得到的資源就只能是你。你應該親自帶領他們,迎向各種不確定的挑戰與機會。」

Sunset over mountains, 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