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締揭締,諸色非名,經歷經歷,知懼不慌

Blue Twilight, Covent Garden, London

「這個世界是由什麼構成的?現代物理學提供了六項前提:

1-物理現實的主要成分充塞於空間和時間之中,萬事萬物皆源自於此。

2-每個片段每一個時空元素都具有同樣的基本性質,與其他片段無異。

3-現實的主要成分是活生生的,具有量子活動。
(量子活動有著特別的特徴,是自發而無從預测的。若要觀察量子活動,你一定得加以擾動。)

4-現實的主要成分也包含了恆久不變的實質成分,使得宇宙成為個多色的多層超導體。

5-現實的主要成分包含有度規場,能讓時空變得堅軔並產生重力。

6-現實的主要成分有重量,具有普遍的相同密度。

基於上述前提,我會用『網格-Grid』,來指稱構成這個世界的那個玩意。」

——Frank Wilczek(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物質之輕》

「生而為人,總得面對不如人意的人世,你要如何重新賦與意義,並因此轉換意識?」
「先回到最基本的,這具人身吧?
人身是以碳元素為基底構成的物質,才能在這個同樣以其他物質構成的宇宙時空中活動經歷。」

「活動經歷?」
「是的。還記得我以前跟妳解釋過的,那部古老梵文經典的最後四句嗎?
第一句「揭締揭締」,應是「經歷經歷」之意。
以物質人身在物理宇宙中經歷,我們就得遵守這個世界的規律:物質佔有空間後客觀的實存。」
「什麼意思啦?」
「一顆樹在森林中自然長成或傾倒,不因為有沒有人聽到看到而改變它的存在。」
「這不是廢話嗎?」
「還有古典力學:就算妳自認為已經覺醒開悟,修煉到傳說中通靈出神的境界,但從十二層樓跳下來,還是得告別人世,妳的肉身不會因此變成虹光身。」
「靠,是說真的有人可以改變物理定律喔?」
「嗯,擁有這種自信的人還不少,但他們都搞錯方向了。」

「什麼方向?」
「根據等價交換原則,借來的東西,一定要支付相同的代價償還。而就算妳從某處借來無窮的能量改變物理場域,那也無助於妳處理人世的煩擾。」
「那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搞錯方向?」
「因為他們把「色」與「名」搞混在一起了。」
「什麼是「色」與「名」?」

「「色」,是指這個物理世界,物質環境所構成的,讓我們身處其中的現象。
「名」,是指我們與這個現象後接觸後,所產生的:

受→來自眼、耳、鼻、舌、身的本能感受。
想→感受產生後,對外在環境的印象與情緒。
行→產生印象與情緒後,我們回應的選擇與態度。
識→對於我們的選擇與態度,所產生的合理化解釋並給予意義。

色歸色,名歸名;雖說在能量界與意識界這兩者會互為構成;但在最基礎底層,能量已塌陷固化的物質界,我們得隨時提醒自己:現象歸現象,認知歸認知。
物理世界依古典力學運作,不依人類的悲怒歡懼,認知立場而稍有改變。
當我們在物質界有所缺損病苦時,當思「諸色非名」:所有物質實體構成的現象,來自交換能量,然後才形成我們的認知。
由於能量必然失序,物質的敗壞也是必然的,我們的認知不能不會,也不需要改變這個必然,只要安靜的觀察,經歷這個過程。」

「如何經歷?」
「學會恐懼,但不要恐慌。」
「恐懼與恐慌差別在哪裡?」
「恐懼來自敬畏,知道肉身渺弱,因此能量內聚,意識專注在未來的可能與選擇方案。
恐慌來自蒙眛,不知己身終究消亡,因而能量外散,意識只能看見身邊事物與此刻力求生存的本能回應。

人身難得,是說若無此具肉身,我們就無從經歷人世諸般,在闇黑無明的宇宙中,啟始華麗旅程。
是故處理人身最底層的求生本能,我們不妨提醒自己:「揭締揭締,諸色非名,經歷經歷,知懼不慌」。」

http://ibabel.tw/fair/index/1047

一種經歷人世的方法

Twilight on Earth, Amsterdam

「戰爭中,你必須選擇憎恨一些人,愛憐一些人。
你必須選擇一個立場,否則你無法忍受發生的事。」—-羅勃.卡帕(攝影記者,馬格蘭通訊社創辦人)

Twilight on Earth, Amsterdam

「如果依你所說:人,是可以在愛與歡愉之前,選擇痛苦與放棄的奇妙物種。那你這些balabala的方法論,本體論,還有價值論什麼的,能幫我們解決這些痛苦嗎?」
「解決不敢說,畢竟每個人要求的解決程度不一樣。但作為一種經歷人世的方法,哲學與宗教都提供了各種選擇,讓人可以依其特質喜好,自由取捨。」
「那你的方法是什麼?」
「我的方法很怪,也還在自己實測證偽中,目前對我個人而言,尚稱堪用。」
「那你要不要隨便談談?反正留一個現在被人嘲笑,日後被自己恥笑的證偽依據?」

「人身難得。生而為人,先要具備這副以碳元素為基底的物質肉身,才能在這個物理宇宙中生存經歷,超越體悟。
人身的運作,大致可分為四個層次,由下而上,分別是:本能,行為,情感,意識。

本能源自先民拼求生存的天擇演化,主要是取得資源以維生,逃離危險以求存。
這兩種本能上升為行為,行使於外在環境,前者成為採集、狩獵、交易或拐騙(取得資源);後者成為逃避、對抗、否認或說謊(逃離危險)。
這兩種本能繼續上升到情感層次,「取得資源」轉化為貪婪,「逃離危險」轉化為厭恨。

貪婪(貪)與厭恨(嗔)這兩種情緒,最後來到意識層次,會合後形成執念妄想(癡):
「我就是一定要。」「我不想看到那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眾所周知,不言自明,妳是我註定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貪婪,厭恨,與因此形成的執念妄想,在東方,被稱為「三毒」,也就是「苦」的原由。」

「所以人生來就難免「痛苦」?」
「「痛」,其實不是「苦」。
「痛」是指身心所經受的刺激傷害,「苦」是指我們欲求這種「痛」消解而不得。
有人雖痛,但不苦;有人不痛,卻苦。」

「那你所謂的「苦」是什麼?」
「苦即「渴愛」。
欲而非行:想做但做不對。
求而不得:想要但要不到。
渴而難解:想得到滋潤卻總是乾渴。
逃而未離:想逃離此處卻無路可走。」

「這就是人活在世上必然要承受的苦嗎?」
「人生在世,讓你辛苦痛苦的,不是世間,而是世間事物所帶給你的意義。
面對這些帶來「苦」的意義,我們通常以兩種方法對應:

1-面對意義,接受,或抗爭挑戰。
2-轉換意識,逃避或讓意義變得不重要(空洞化)。」

「那你的方法是哪一種?」
「我猜想我們可以有第三種方法:重新賦與意義,並因此轉換意識。」

Twilight on Earth, Amsterdam

在愛與歡愉之前,選擇痛苦與放棄的奇妙物種

Busy winter night, Ginza, Tokyo

「所謂哲學,能使人的內在神性不受摧殘毀傷,超越痛苦與愉悅,不做漫無目的之事,不虛偽造作,不去在意他人行動或不行動時的心思。
除此,要能接受所有事件及命運安排,無論事件來自何處,都要視為與自己系出同源。
最後,要滿心歡喜面對死亡,死亡不過是組成活體生物的元素消散的過程。」

—–馬可.奧理略《沉思錄》

Busy winter night, Ginza, Tokyo

「美學可以轉換人的意識,那道德呢?」
「呃,原始漢字的「道」,其實是規律之意,類似「物理」;「德」,則是物的屬性,接近「化學」…」
「靠,所以漢字「道德」的原意是「物理化學」?」
「對,但我們可先暫用它現在的通俗用意,在哲學領域中,它被歸在價值論中的「倫理學」。
倫理,是由不同文明所試誤積累而出的主觀秩序,讓人在世間尋求意義,得以辨識取捨。」

「為什麼說衪是主觀的?」
「我以為能影響價值取捨的倫理學,有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就是俗稱的「道德」,依風土地緣的需求而生。
比如說古埃及的王室,因著神格化,為了避免血脈被低階人民汙染,而有兄妹同婚的貴族傳統。
但相反的,北極圈的因紐特人,為了避免人口稀少近親交配,而有讓妻子陪宿來客,以擴大基因來源的在地風俗。
這兩種看似相反的風俗在一般人類社會來看,都是亂倫敗德的,但放在當時當地社會語境,卻都是再合理不過。

第二個層面是「神學」,依族裔血緣而創造繼承。
至今影響世界的「亞伯拉罕一神教」,由閃族開始,進而擴散世界。但考證初源,極可能是源自古埃及曇花乍現的「唯一神革命」,失敗後由貴族摩西帶領奴隸族群逃離埃及,由本來信仰金牛犢(古神巴力)的猶太人改宗延續。
相反的,華夏大地上,本來就是多個不同族裔血脈。族群衝突後,由西方而來的車載(軒轅氏)戰鬥民族取得勝利,而他們所帶來的北極崇拜與崑崙信仰則得以流傳。但日後由於王權獨大,壓抑神權,反而讓不同的信仰得以陸續進入傳播,混雜共生。

第三個層面是「人格典範」,依傳說,小說,影劇,網路各種文化迷因而生。
道德偏向制約,神學高遠難企,對人的影響反而不如一個活生生的人物事跡來得讓人動情跟隨。
原先猶太教也就是一個被限制在特定血緣的宗教,但出現一位拿撒勒來的木匠之後,以其言其行,與最後的完美犧牲,讓整個宗族信仰質變量變成今日的環球宗教。
在資訊碎形化的網路世紀,個人的直播演出隨手即得,人格迷因將是此後世代價值取捨的決定因素。」

「既然美學是客觀不移的,而所謂的倫理道德只是我們人類主觀易變的,那是否美學比倫理重要多了?」
「嗯…不只一位哲學家想過這個問題,最極端的,甚至主張文明的目的在於實踐美學。
但我不這樣想。

我所尊敬的哲學家斯賓諾莎認為:「人沒有自由意志。」
愈來愈多的科學實驗,也都證明在人自以為作出選擇時,神經網絡早已幫你的大腦決定好了。
但如果只是依從生物本能,如何解釋人會作出對自己不利,不合常理的犧牲呢?
假設人類有自由意志,那主觀的價值取捨,就是人創造自我意義的唯一途徑。

我所喜愛的導演小津安二郎,有次在片場開罵一位老演員:
「開心時笑,悲傷時哭,這種事上野動物園的猴子也做得到。
人啊,是開心時會哭,悲傷時會笑的生物。」

搖滾老歌手 Bruce Springsteen是這樣唱的:
「比起愛,我更熟悉痛苦。」

痛苦就像是跟你挨在吧台旁緊鄰的老友,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一些你不想再提的事,讓你的心不時抽緊難受。
愛像吧台對面那位讓你心動的女人,陌生而美好。
但老友總是讓你放鬆,知道再壞不過如此。

你遠遠看著對面的女人,看她一次一次婉拒了來搭訕的男人。
你們眼神交會數次,又各自移開。
你未曾起身,繼續跟老友打屁,但心裡總是糾結在那邊的瞹眛與這裡的現實之間,耗掉整晚時間,直到酒吧打烊。

人,是可以在愛與歡愉之前,選擇痛苦與放棄的奇妙物種。」

Busy winter night, Ginza, Tokyo

為什麼美學是客觀的?

The backlight of autumn. Opéra Garnier

「至於山水,質有而趣靈」—–宗炳.《畫山水序》

「人類用方法論處理了挑戰與困惑,用本體論架構了宇宙,追索那最後的形上存有,然後呢?」
「然後,人類終得面臨自己的趨向與取捨。
哲學的殿堂,妳會先經過精巧繁密的方法論長廊,再進入宏偉幽玄的本體論大廳,最後從廳側的小門屈身而入,發現自己身處一個晦黯未明,卻時而閃現絕美手跡的小小神龕。在那裡,人類經由選擇而印證自由意志的可能,這就是價值論。」

「什麼是價值論?」
「大約16歲左右吧?我當時初識文學藝術之美,心醉神馳,不禁跟大我多歲,浸潤許久的師友說:「我大概是個唯美主義者吧?」
他聽了,只是冷冷的回了一句:「那你可以為了成就美這件事,而去做敗壞道德的事嗎?」
我當時一楞,無法言語,只好老實說:「不行。」
他笑謂:「那你就沒資格稱為唯美主義者。」卻又不放過我:「為什麼不行?如果你那麼喜歡美的事物?」
我想了許久,試著回答:「因為美是主觀的,是我個人喜歡;但道德是客觀的,是社會的標準。我不能用我個人的喜愛去破壞社會規範。」
「哇嗚,16歲就好有道德感喔。」

「40年過去了,我偶而想起這事,慢慢發現,我的想法不一樣了。」
「是喔?你現在可以為了美而去做敗德的事了?」
「呃…還是做不到。但我現在以為,美,其實是客觀的存在。而我們一般以為的倫理道德,卻是人類演化出的主觀價值。」
「什麼鬼啦?每次元宵燈會的主燈出場,被大家嘲笑公幹時,主辦單位與設計師不是都會出來說:美不美,個人感受不同,啊我們就覺得很美啊?」
「嗯,他們把「美學」與「審美」搞混了。「美學」是指客觀的,美的事物;「審美」是指主觀的,對美的感受。
你可以自己關起門來欣賞自認為美的事物,還感動得要命;但要拿出來成為公眾事物時,就得接受不同審美主觀與相對美學客觀的評斷。」

「為什麼美學是客觀的?」
「美學的唯一標準,就是不管看來再怎麼混沌迷亂,一定有一個隱含的秩序,這個秩序,不因人的喜好而改變,所以是客觀的。
視覺藝術上的幾何構圖,聽覺藝術上的樂理對位,都與數學有關,而數學是超驗的,不因人是否經驗而改變。
口耳傳頌的故事,心靈觸動的詩歌,都來自個人乃至族群所經驗,進而編織成序,才得以引起共鳴,感動聽聞。
從超驗到經驗,美學都是客觀的,有序的存在。」

「那主觀的審美呢?」
「一座山,高聳入雲,山下淌著河水,川流不息,如果沒有人看到,應該稱為什麼?」
「啊不就風景?」
「不對。被人所看到的,觸動心理感受的,才能稱為風景,可稱為「名」。
不被人所見,自生自成的物理事物,只能稱為環境,又稱為「色」。
如同之前形上學所說的,物理環境是材質,心理風景是形式,形式給予材質意義。」
「給予形式的是人的心理,不就是主觀的嗎?」
「給予形式的主觀心理,得要能看出其中隱含的客觀秩序。有人看得出,有人看不出,所以審美才有高低。甚至有人看錯看壞了,才有所謂的「惡俗品味」。

生而為人,我們都有尋求意義與轉換意識的需求。
美學因其客觀,才得以跨過各種不同的主觀感受與社會文化,昇華趨向,轉換意識。」

The backlight of autumn. Opéra Garnier

一個以查找閱讀傳播為生活日常的世代

Bookstore Corner in Twilight, Prague

「有人寫,有人看,那就是出版了。」

—詹宏志

Bookstore Corner in Twilight, Prague


1- 「閱讀產業」:意指受眾必須「主動的投射注意力在靜態的,非線型的,可與時間不同步的圖文資訊」上,而產生需求的市場與供給的產業。 「閱讀產業」不同於:受眾可以「被動的接收動態,線型的,與時間同步的聲音影像」的「視聽產業」。


2- 指稱「閱讀產業」式微,是一個錯誤命題。 事實上,我們身處的這個世代,是有史以來每天花最多個人生命配額(就是時間啦),在閱讀與視聽上的時代。
較準確的命題應是:建立在過往製造物質(原子)基礎上的出版產業,在歷經閱讀行為的典範轉移到位元(bit)時,因為市場需求變化,而原先製造業基礎的生產(出版社),運輸(物流中盤)與銷售(書店)裝置的規格成本,都已不符合現實的收入盈利,故而產生式微的焦慮與恐懼。

3- 「市場需求變化」,即「消費者不買書了」。 變化的原因有(但不限於)兩種可能:

A- 1995網路革命後,網路上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大量的文字圖像,且不停更新積累中,黃金泥沙並混,但也更分眾多元,每個人都可以隨手免費取得他想閱讀的資訊,佔據了每個人生命配額的大部份。 這是結構性的轉折,除非如科幻小說式的全球大斷電,網路停擺,否則這個人類世不會退返到前網路時代。 時間是終極資源,你的關注給了這個,那個就得不到。 2000年之前成功的商業模式,到2010年前只會出現不適應的症狀,到2020年之後就要面臨滅種的現實。

B- 網路上的圖文資訊,雖然金泥並混,但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需要。 相較於傳統製造出版的圖書,價格居高不下,閱讀知識量與感動值卻不一定等值於自己手機上每天閱讀的資訊,購買行為自然減少乃至消失。

 傳統(製造)閱讀產業的上中下游結構,盈利營運全部建立在上遊大量的生產與最終消費者的穩定購買上。 為了維持產業運作,生產單位必得以生產為前提,不停的出版新品,來換取資金;但這也形成諸多在書店平台上躺著的,明碼標價的光鮮亮麗出版品,其價值(知識量與感動值)可能不如消費者今天吃早餐時在手機上讀到的一篇臉書轉貼文章。 這個以量為優先,以生產維繫產業運作的結構,因為已經不合理(現實)了,所以加強了消費者不買書的的合理性。

4-  在2020之後的「網路人類世」,閱讀行為不僅沒有減緩消失,反而訓養出一整個以資訊查找閱讀傳播為生活日常的世代。 只有設法取得三種稀有資源(任一種),才有機會分配這個「網路人類世」的生命配額(終極資源-時間),進而形成可盈利的商業模式。

A- 注意力 當網路上的資訊潮汐起落不定時,注意力就容易疲乏,會相對容易被物理世界所產生的空間與事件吸引。 物理空間與其中發生的事件,所形成的「感受場域」,如同「注意力結界」,將置身其中者與日常網路切割,進而取得解釋權。

B- 信任 當網路充斥著不同立場與企圖的偽假資訊,信任就成為稀有資源。 良好的企業形象(來自於穩定的服務與價值兌現,而非價格),與態度明確,立場一致的個人品牌(不管你站哪一邊,不要讓我覺得你虛偽),都將取得一部份人的信任,形成忠實的顧客群與同溫層。 沒有任何企業或任何人,可以取得所有人的信任。

C- 習慣 當網路上各種企圖轉移你原先接收與消費行為的資訊誘因隨時出現在你手機上時,習慣就變成需要巨量資源與時間養成的珍貴資產。 外來者的價格破壞只是讓消費者舊有習慣忽然斷裂的第一步,如果沒有優異的服務體驗讓消費者驚豔,習慣不會輕易轉移。

5- 即將而來的「閱讀產業」,可能建立在兩大基礎上:

A- 對抗時間

B- 將時間效益極大化

6- 「對抗時間」的基礎上,物質出版將會愈來手工化,精緻化,量少價高;編輯(生產者)與書店店長(銷售者)的角色會變得更重要。 整個產業將依著這個基礎轉型,生產團隊會像更特種部隊(一人多技專精),書店店長會更像地方樁腳(有在地影響力的文化角頭)。 他們將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7- 「將時間效益極大化」,即是數位出版將發落網路閱讀的碎片化,將內容生產、販售、閱讀全部切割打碎,重組為「串流閱讀」。 或訂閱,或零售,或包月;隨時可看,隨手即讀。 他們將佔據閱聽者的習慣。

8- 若上述兩大基礎的推論為真,現在的電子書產業將成為過渡階段。 如同盛極一時的「i pod」,當手機可聯網讀取線上任何一首音樂時,多少GB 容量與可放多少歌曲就變得毫無意義。 至於追求音質者,就會回頭尋找黑膠唱片與好的播放裝置,如同未來的少數閱讀成癮者,會購入裝幀別緻,印刷精美的物質圖書一般。

Bookstore Corner in Twilight, Prague

這個不變的本質是什麼?

What is the unchanging nature? Taipei

「The most incomprehensible thing about the world is that it is comprehensible.
(宇宙中最不可理解之事,即宇宙是可以理解的)。」

———亞伯特.愛因斯坦

What is the unchanging nature? Taipei

「你說:人類透過各種方法,開始建構他所相信的事物,這就是我們如今稱為文明的世界。那是從哪裡開始?」
「從出錯開始。 」
「為什麼是出錯?@@」
「人類在使用方法,處理問題時,發現永遠無法如同預期的完美,總會出錯,老是意外。
意外帶來驚異,驚異產生困惑,為了解決這個困惑,人必須先找出一個不變的本質,去對應其他會變動的事物,才能比照出意外的原因。
於是一步一步,因為執著這個理論上一定存有的不變本質,人類建構出哲學的第二塊基石:「本體論」。」

「這個不變的本質是什麼?」
「看妳相信什麼?有人認為物質先於意識,客體環境的存在先於主觀意識的經驗,所以物質/物理是本體,這就是唯物論。
有人相信意識先於物質,所謂宇宙若非有人的意識,無從形塑環境,給予意義,所以意識/心理才是本體,這稱為唯心論。」

「那你相信什麼?」
「我相信能量論。能量的存有先於意識,也先於物質。
起初沒有意識的觀照,能量以量子疊加態的混沌形式存有。直到不知為何,極少數能量昇華成為意識,觀照到自身與其他能量,那一剎那量子開始塌縮集中,直到密度飽和過了臨界點,發生了暴漲或爆炸,我們現在寄身其中的物質宇宙就出現了。」

「所以你還是相信意識先於物質嘛?」
「不。我不確定那個引起量子塌縮的初始意識,是否就等同於我們此刻產生於物質肉身上的個體意識?
那個初始意識,就像「絕對零度」一樣,理論上一定存在,要不能量無從塌縮為物質,但我們無法經驗,無從複製。
我們只能從邏輯上推論,不管意識或物質,必然得先有能量,才有宇宙。

在古漢語中,「上下四方謂之宇,古往今來謂之宙」,宇是空間,宙是時間,先有空間,才有時間。
有了三度空間容納物質活動,有了線型時間規範事件因果,才有個人意識的「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我們這個小小意識必然得在物質宇宙中經歷諸般無常,反轉失序,輸出有序,增加可能性,形塑宇宙。
確認了以能量與物質為基礎的宇宙論,我們才能在這個宇宙的維度中,處理那個以意識為最終現象的形上學。」

What is the unchanging nature? Taipei

與上帝爭辯的語言

Thames Embankment, London

「人,乃是作為技術的存有。」

—–斯蒂格勒(B. Stiegler)
——————————————
「所以,將經驗過的認識歸納起來,就是方法論嗎?」
「當然不是,這只是方法論的開始。
認識自己的認知從何而來,只是得到資訊,但我們要的是解決方案。
我們經驗過這些那些事,但未來還有更多不可知的事物在等著我們,我們不能等經驗了再說,而是要找出不必經驗過就知道會怎樣與該怎樣的先驗法則。」

「什麼樣的先驗法則?」
「邏輯(logic),又稱「理則學」。源自古希臘的「λόγος」(邏各斯),被稱為「聖言」,意指支配世界運作的原理。
在耶穌誕生之前的亞歷山大猶太教派,認為「邏各斯」是上帝與世間凡俗之間的神聖中介,我猜想這也是日後斯賓諾莎一脈的啟始源頭。」

「那這個既神聖又偉大的東東從何而來?」
「從之前經驗過的認識,累積變異而來。
認識論是從具象的事物,經驗後成為印象認知。
而邏輯則是將各種印象認知,分類抽取為不同的抽象概念,再去作運算。」

「怎麼運算?」
「先依概念作出假設判斷,再依邏輯法則進行演繹與歸納,最後得出結論。」
「那萬一錯了呢?」
「錯了就修正假設,重新運算,才會愈來愈精準。邏輯的力量在於可證偽,可以證明是錯的,才會有對的出現。」

「為什麼要將具象的認知轉化為抽象的概念才能運算?」
「現實事物,細節多如神話中的蛇髮女妖梅杜莎,我們直面相對,難免化為僵硬的石像。
抽象的概念,如同英雄柏修斯手上的鏡盾,可讓妳看清現實的虛像,不再迷惑恐懼;繼而用邏輯的利刃,砍下糾結如蛇的現實首級。」
「哇靠,這麼厲害?」

「嗯,所以邏輯也被從來敬畏上帝的猶太人,稱為「與上帝爭辯的語言」。
邏輯,讓人類從經驗走向先驗,而方法論則是始於認識,而成於邏輯。
人類原先只是想解決帶來痛苦的各種問題,卻得到改變世界的技術與工具。

此後,人透過各種方法,開始建構他所相信的事物,這就是我們如今稱為文明的世界。」

http://ibabel.tw/fair/index/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