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內人與局外人

moonlight mountains

【蠱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剛陽居上,在事之外,故為此象,而占與戒,皆在其中矣。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則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moonlight mountains

「根據內部資源與外部形勢擬定策略,根據策略設定計畫案型,接下來呢?」

「接下來,擬定策略的人要交出計畫給執行者,可以給予建議,但不能決定實務。」

「讓同一組人去完成自己的計畫不是很好嗎?」

「開戰前的參謀與開戰後的軍官,交易市場中的分析師與交易員,通常都不會是同一組人。」

「為何要這樣?」

「置身局外的人,才能看得清楚;置身局內的人,必須勇於決斷。

參謀與分析師,必須運算各種數據,想定各種可能,再來設定各種因應方案,這是來自於資訊的優勢。

但所有的資訊都來自過往,意義隨時會因著下一刻發生的事件而扭轉變異,這是刻舟求劍式的宿命劣勢。

軍官與交易員,根據參謀與分析師提供的方案謀定,再根據手上各種資源而後動,進退有據,不放過任何可能的機會。

但如前所述,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如果軍官與交易員的膽識不足,機會也會隨時反撲,變成威脅。」

「那執行計畫者與擬定計畫者到底有何不同?」

「擬定計畫者只須想定各種方案,但執行計畫者必須看出現實與這些方案之間的落差,進而判斷吉凶悔吝。

擬定計畫者必須預測各種可能,但執行計畫者不預測,而是根據現實情況,利則涉川得譽,危則貞定无咎。」

moonlight mountains

如何觀察事物的輪廓?

Church on a summer afternoon, London

「與”建構”是生命共同體的元素,即為”輪廓”(Contour)。

建構針對繪製對象由内而外,找出組成該對象的詳細結構;而輪廓則是觀察空間中的繪製物體,其外緣或主要線條。」

—安德魯.路米斯.《素描的原點》

Church on a summer afternoon, London

「當我們建構出事物的內在,找到水面下的冰山之後呢?」
「當事物的內在被建構出來之後,我們就可以描繪衪與外在時空之間的關係,表現出衪的形狀,一般稱為”輪廓”。
輪廓是人類辨識外在世界的直覺反應,從一萬多年前先民的壁畫,到幼兒捉起蠟筆塗鴉時,往往都是以線條鉤勒出輪廓,來表現他們眼中所見。」
「那輪廓是主觀還是客觀的?」
「觀察時必然是客觀的,但表現時則難免主觀。」

「我們如何觀察事物的輪廓?」
「輪廓既然是事物與外在空間的邊界,所以是由線條所組成。
線為細,條為粗,兩者都是與光接觸後所產生的比較結果。

迎光而抗拒重力,顯得輕的,是線。
背影而承受重力,顯得重的,是條。
線條因空間而成形,因時間有緩有急,而呈現不同的節奏。

輕緩的線,像南島午後的薰風,似有若無;
輕急的線,如北國破曉時乍開的門縫,剎那鋒利。

重緩的條,像是廣闊大地上的落日長河,悠遠推移;
重急的條,則是千仞絕頂下的飛瀑怒潮,轟然破碎。

仔細觀察光在不同時間下打在世間事物下的邊緣,我們就會看到這四種線條,所構成的不同輪廓,與其生動迷人的節奏。

當我們提起筆,試著將眼中觀察到的,用線與條在紙面上塗寫磨皴,摸索事物的輪廓,在一片空白與混亂交界處,逐漸浮現,如暗夜池塘上的浮光掠影,如幻似真;那是妳獨自與造化筆談,而無法與他人言說的愉悅與感動。」

Church on a summer afternoon, London

想像與盤點

summer park, london

【蠱 九三,幹父之蠱,小有悔,无大咎】

過剛不中,故小有悔,巽體得正,故无大咎。

《象》曰:幹父之蠱,終无咎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summer park, london

「你說:”當你一步一步試誤時,都會擾動外界,破壞原有的平衡,帶來整體的失序;而這些失衡失序,也必然會造成未知的變化”?」

「是的。」

「那我們如何面對未知的變化?」

「想像。」

「想像什麼?」

「想像所有未知的變化,把所有可能,逐一記下來,攤放在眼前,想像這些可能如果變成現實時的狀態。

那一刻,你會看到機會,也會看到威脅。」

「那想像之後呢?」

「想像之後,就要盤點手上的資源,所有繼承自先人前輩,所遺留給你的資源。」

「資源足夠因應未來的變化嗎?」

「盤點後,已知的資源,永遠不可能因應未來的,不可知的變化。」

「那我們幹嘛要盤點資源?」

「因為盤點資源與擬定計畫一樣,都是作出對照組;目的不是為了符合,而是為了看出差異。」

「什麼樣的差異?」

「資源不可能是均衡的,有劣勢,也就必然有優勢。」

「那我們如何使用劣勢與優勢?」

「劣勢讓損失出現時,就設法切割停損,有小小的悔恨,就不會犯大大的錯誤。」

「那優勢如何運用?」

「等待。如果你能夠控制劣勢與損失,就會保有足夠的資源等待機會到來時,讓優勢儘可能擴大。」

summer park, london

與造化對弈。

paris 5th arrondissement

「畫家應該要先思考:如何把繪製物體適中地放在畫紙內。

把畫紙設想成一處可描繪景象的開放空間,在這片區域內不但要擺上繪製物體,同時希望擺設位置適當合宜・看上去既賞心悅目、也最具說服力!
仔細察看繪製對象後・選出觀察點,決定尺寸大小,距離遠近與設置物體地點。

這個步驟・稱為基本繪畫元素的”布局”(placement)要素。」

—安德魯.路米斯.《素描的原點》

paris 5th arrondissement

「客觀觀察要腳下先站好我在這個世界的立足點,主觀審美要心中先有我對這個世界的概念?!」
「是的。」
「然後呢?繼續主觀還是客觀?」
「概念只是審美的新芽,要讓衪落實可行,就得長出枝蔓,所以還是得繼續主觀。」
「什麼是延續審美新芽的枝蔓?」
「布局。」

「什麼是布局?」
「根據妳的主觀審美,發落妳對這個世界的概念,將眼前的事物安排配置在不同的遠近空間,呈現出特有的畫面與力量,這就是布局。」
「那跟構圖有何不同?」
「構圖比較著重在二維平面上的配置,強調整體結構與物件的彼此呼應。」
「那布局不一樣嗎?」
「我以為的”布局”,比較像圍棋落子,先找出某個”空虛場域”,再以這個”空虛”為核心,去”長”出其他的物件,”留”出流動的氣脈。」
「什麼意思?核心不就該是構圖裡,那個企圖聚焦觀者視覺的焦點區嗎?」
「是的,但妳如何決定那個焦點區?」
「我眼前看到,最能聚焦,又最能表現最多細節的小區塊?」
「這個小區塊是如何浮現在妳眼前的?」
「啊不就在那裡嗎?」
「不是的,衪是被某個較大面積的”空虛場域”逼現出來的。」
「所以你所謂的”核心”與”焦點區”是不一樣的?」
「是不一樣的。”焦點區”是觀者視覺的集中區,”核心”是整個畫面布局的思考源起與對照組。

如果是形塊,這個核心就是那個決定不做而自然發散的場域,衪先出現了,才會對應長出要極盡所能吸引目光的細節焦點區。
如果是明度,那衪就是身處「亮-明-暗」中間的那塊,衪決定了,光線與黑暗才有依歸。
如果是色彩,那衪一定是非寒非暖,但邊緣既可接寒又能近暖,形成整體感的的中性灰。

如果是為人處世,這個”不做”,就是”原則”。
碰觸到了妳的生命底線,就可以在這個底線之上之外,海闊天空。

這塊”空虛場域”決定了,妳就可以放手布局,將眼前所見的事物,甚至自身,化為棋子,與造化對弈。」

paris 5th arrondissement

什麼是好的?什麼是美的?什麼是讓我想成為的?

Thinking of Van Gogh

「開始畫之前・先閉上眼晴,試著用心把繪製對象透視清楚,想一想繪製過程的每個步驟階段,思考這次繪畫的基本構想與目的。

這些凖備事項,稱為”概念”( conception),即對繪製對象確立概念,使其具體成形。」

—安德魯.路米斯.《素描的原點》

Thinking of Van Gogh

「客觀觀察要從比例開始,那主觀的審美呢?」
「從概念開始。」
「什麼是概念?」
「我的志願。」
「小學的作文題目?」
「對。讓一個尚未碰觸到真實世界的小學生,將自身未來的欲望投射到對世界的想像,這就是概念。」

「這跟審美有什麼關係?」
「因為是想像與主觀的,所以妳志願成為什麼角色,必然跟妳的價值有關:什麼是好的?什麼是美的?什麼是讓我想成為的?而決定這種想像的,常常是來自某個畫面,某種影像所引起的欲望。」
「但每個人小時的志願都不一樣啊?」
「每個人的志願,除了投射出妳的欲望外,也呈現妳對美感的取捨:有些人想成為軍人,因為雄壯與陽剛吸引了他;有些人想當空姐,因為不管如何煩瑣操勞,總是看來優雅從容。

志願與概念一樣,都得包含兩個因素:我與這個世界。然後才會發生這樣的念想:
我是誰?這世界現在是什麼樣子?我想讓這世界變成什麼樣子?我想讓自己在這世界裡成為誰?」

「這跟繪畫又有什麼關係?」
「每個繪者,在他立足於他要描繪的場景之前,也都得經歷類似的過程:
我眼前的世界是什麼樣子?我想讓衪成為什麼樣子?我如何表現我心中看到的樣子?」

「如果主觀的概念太強大了,是否就會改變客觀的世界?」
「不一定。有人在世時就名利雙收,也改變了這個世界對美感的標準;有人終其一生,窮困潦倒,死後卻感動了無數人。」
「為什麼?」
「來自主觀的概念愈強大,與客觀的世界必然愈不相容,落差愈大,摩擦也愈強烈。
有人生逢其時,這世界正等著被改變;有人生不逢時,這世界只能讓他在角落裡自生自滅。」

「哪那位概念強大,又與世界不容,卻又生不逢時的人,不是很倒楣嗎?」
「還記得我以前跟妳說過的?人終歸一死,我們能擁有的,只是經歷。
那人雖然經歷了困頓無助,悲涼自棄;但生命中任何一點小小的溫度,就能讓他感受暖意;
而他那與當世不容的概念,必然伴隨著他的經歷,讓他的生命得以豐厚深沉,不枉人身。」

Thinking of Van Gogh

從妳的立足點開始。

Basilique du Sacré-Cœur

「跟真實世界的人事物一樣・畫作內容也要具備立體效果・即呈現出高、寬與厚度,且這三個維度之間一定會有比例關係。

繪製對象的每處結構・彼此之間都存在一定比例,假如這些比例全部正確,表示所有維度準確無誤;一旦比例失誤・就會拖累畫作成果。

因此,” 比例”( proportion)正是影響畫作美感舉足輕重的頭號因素!」

—安德魯.路米斯.《素描的原點》

Basilique du Sacré-Cœur

「如果我要客觀的觀察這個世界,應從哪裡開始?」
「從妳的腳下開始。」
「什麼意思?」
「我們身而為人,存活在這個時空維度裡,所有的觀察,一定有一個立足點。
妳的腳下站在哪裡?決定了妳看見的世界長得什麼樣子。 」

「可是我們看到的世界不都是同一個世界嗎?」
「我們都活在同一個世界,但看到的,一定不可能是同一個樣子。
立足點決定了這個世界什麼跟妳比較近,什麼跟妳比較遠:

近的,跟妳有關係的事物,就會看來比較大,比較清楚;
遠的,跟妳關係不大的事物,就會看來比較小,比較模糊。

遠近親疏,從我們一生出來,一張開眼望向這個世界,就決定了。」

「可是這是主觀的不是嗎?你怎麼會說這是客觀觀察的第一步呢?」
「因為這是世界加諸於我們身上的條件限制,大家都一樣,所以是客觀的。

如果妳認同了這個限制,以為只有妳看到的這個世界,這個比例是真實的:
這些事比那些事重要,這些人比那些人好,那這個客觀,就會在一念間變成主觀的;

如果因緣際會,妳得到暫時但卻強大的權力,要來實現這個妳自以為的客觀,那對其他跟妳站在不同立場的人而言,他們的世界就會開始扭曲變形,因為他們的比例,被妳的比例強行改變破壞,而他們的世界,也從此一去不返。」

「我不懂,如果我先天只能從我的立足點看這個世界,那我如何客觀的觀察這個世界?」
「每次觀看時,提醒自己,我只是那群摸象的視障者之一;當我看見這個,就一定會看不見什麼?
這些事物是因我當下身處於此,而大而親密而重要;當我忽而轉身,衪們就會變小變生份變得無關緊要。

覺知於此,安靜的看著眼前事物,理解衪們之間的距離空間,大小比例,全部建立在我身處當下的意識之中,我們就能在主觀的限制下超越,完成一次客觀的觀察。」

Basilique du Sacré-Cœur

當你被釋放的時候

mountain in fog

【隨 上六,拘係之,乃從維之。王用亨于西山】

 居隨之極,隨之固結而不可解者也。誠意之極,可通神明,故其占為王用亨于西山。

亨,亦當作祭享之享。自周而言,岐山在西,凡筮祭山川者得之。其誠意如是,則吉也。

《象》曰:拘係之,上窮也。窮,極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mountain in fog

「我當然知道一切終將改變,但我怎麼知道改變的時候到了?」

「當你被釋放的時候。」

「什麼是釋放?」

「以前你所不能前往的,現在可以前往了,以前你所未曾得見的,現在見到了,以前你所不相信的,現在相信了。」

「那以前我所堅信不疑的事物呢?」

「你不再那麼確定了。」

「這是什麼處境?」

「從原先被拘困的狀態解脫,這當然是優勢。

也因為剛解脫,手腳還不靈活,要接受現實劣勢,不要沒暖身就做大動作。

解脫後從沒有選擇變成有不同選擇,每一個選擇都代表了一種機會。

但每一種機會自然也附帶了代價與風險,這是不可忽視的威脅。」

「所以到了這一局的最後一個狀態,我得到了解脫釋放,那我此刻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離開拘困你的地方,回到你在地出處,去做可以交換能量的,接地氣的事。」

mountain in f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