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暑假永遠不結束,妳會交作業嗎?

The Glory of Civilization, Opéra Garnier

「 你們豈不見那遠征歸來的大將,被元老院賜予凱旋式,身披紫袍刺繡,手握青銅權杖,臉塗大紅,讓那希臘飽學的奴隸站在身後,為其持著黃金桂冠於頭上,扮作神明,繞行羅馬城道,接受羅馬公民們的歡呼?彼時,那奴隸當於大將身後低語:『memento mori-切記死亡將臨,汝終為凡人。』 」— — 《羅馬共和國記事》

「菩提薩婆訶(那昔在,今在,永在的…)」— 《般若般羅密多心經》

The Glory of Civilization, Opéra Garnier

「所以,我們應該來者不拒的接受生命給予的各種悲歡得失,而不是老想著如何離苦得樂,卸下重擔?」
「是的,就像沿門托鉢的遊方行者,生命給什麼?我們就吃什麼。」
「那要吃到難吃的呢?難道你不會犯噁?又或者吃到好吃的,總會念念不忘吧?」
「都會。不用強迫自己莫憎莫愛,而是觀察自己因何會憎惡?如何起貪愛?」
「又憎又愛,不都是苦?」
「當我們不再逃避受苦,這些苦處就是妳自願承受的,是妳生而為人的自由意志,而非命運業報或是鬼神的擺弄;當我們可以自願受苦,不需泯滅生而為人的天性,我們或能在當世人身,慢慢焠煉出一點小小的結晶體。」

「結晶體?你是指靈魂嗎?」
「那是不同文化對它的通俗稱呼。」
「這不是我們與生就有的嗎?」
「我不確定靈魂是否每個人與生俱有,但我知道我們需要努力且保持意識,才能焠煉出一點不怕命運衝撞,質地細緻,資訊層次緊密的意識結晶。」
「它能讓我們死後繼續保有意識?」
「我不知道,也不重要。」

「這不是靈魂最重要的功能嗎?」
「我想不是。
我不知道,因為如果我們活著時都不能保持意識,為何死後就能保有?
不重要,因為靈魂是來自生命活在這個世間時,被悲歡憎愛形塑而成的,不是死後。」
「那什麼才是重要的?」
「生命結束的那一刻才是重要的。」
「為何死亡才重要?不是永生?」
「永生是指你這輩子交的作業永遠活在其他人心中,甚至被寫成經典神話傳頌後世;但老實說,那也跟妳無關了…。
如果暑假永遠不結束,妳會交作業嗎?」
「嗯,暑假不會結束,我就不相信有誰會去寫作業。」

「是了。死亡就是暑假結束的那一天。

死亡昔在,今在,永在。
只有曾經身為生命體,才能擁有死亡。
因為死亡,生存的每一個當下才有意義。
死亡是唯一的句點,陽光下清楚明白的現實;其餘都是流動不實的暫存與假象。

只有當你記得死亡永遠靜棲左肩,下一刻就會聽到她拍打羽翼;
你才有智慧得以選擇,有勇氣得以改變,有同情得以寬容與接受。」

The Glory of Civilization, Opéra Garnier

活得有些意思。

Old tree in autumn sunshine, Cotswolds

「知道嗎?我有一個很棒的發現:人活著,不是非得覺得好過不可。
誰規定我有快樂的義務?以前我老是以為:如果我覺得緊張或者焦慮或者不快樂,我就非想個法子解決不可。
但我學到這不是事實。負面的感覺害不死我。」—勞倫斯.卜洛克-《八百萬種死法》(易萃雯譯)

「波羅揭締,波羅僧揭締…(因經歷而超越,因超越而體悟…)」— 《般若般羅密多心經》

Old tree in autumn sunshine, Cotswolds

「 既然好的壞的,苦的樂的,反正一切都會過去,那我們還活著幹嘛?」
「活著經受,感受,享受這一切。
經受來自外在的和風吹拂,暴雨衝打;
感受發自內在的心緒起伏,悲喜無常。
然後妳才能記得,學會享受這些經受與感受。」

「人總會害怕,會失望,會焦慮難耐,會被欺凌壓迫受傷害,這些怎麼可能享受?」
「享受,來自記得自己。
妳要能記得自己,才能沉靜的觀察外在的經受,與內在的感受:
當妳害怕無助時,請記得恐慌不會有任何幫助,妳就能面對恐懼。
當妳因認真而失望時,請記得光是認真,就已經讓這一切有意義了,並不需要當真。
當妳因等待而煩燥時,請記得那些佇立動人的身影,都來自不抱期待的等待;
當妳被傷害被侮辱時,請順從妳所經歷的無常,但不要服從妳的命運。」

「這些事不能靠讀書聽聞就能理解嗎?非得親身經受感受?」
「妳若沒聽過小提琴聲,我能用語言跟妳解釋什麼是帕格尼尼嗎?
妳若只嗜吃甜點甘味,又怎麼體會生而為人的種種滋味?」

「什麼是體會?」
「以前不知道,現在嚐過了。」
「體會了能幹嘛?」
「活得有些意思。」

Old tree in autumn sunshine, Cotswolds

事情就是這樣(So it goes)

First bus in the morning, London

「當特拉法馬鐸上的人看到一具屍體的時候,他想到的只是這個人在此一特定時刻正處不良情況,但他在其他的許多時刻中卻活得好好的。
現在,當我自己聽說某人死了,我只不過聳聳肩,學著特拉法馬鐸的人對死人的語氣說:事情就是這樣(So it goes)。」
——馮內果.《第五號屠宰場》 (洛夫譯)

「虛擬實境」 (Virtual Reality, VR)
→利用定點裝置,創造一個立體彷真的數位封閉空間。
可取代現實空間,創造任何在現實空間無法出現的事物與情境。」—維基百科

First bus in the morning, London

「常常,讓我們心碎的,並非是那個人或是那些事物,而是整個環境場所,那時我們又該如何?」
「轉身就走。」
「如果我們被各種原因綑綁在那個場所裡,無法離開時,那又如何是好?」

「嗯,曾經有位叫馮內果的年輕士兵,在大戰時,被敵人俘擄,關在一個小城的屠宰場地下室,充滿期待的等待友軍趕來打敗敵人,解救他逃出地下室。

有天,友軍真的來了。但來的卻是遮天蔽日的轟炸機群,扔下史上最大量的炸彈與燃燒彈,整座小城先被全面炸垮,再被逐棟焚毀。

屠宰場裡,連敵人都逃了,他被關在黑暗的地下室裡,看著整棟老建物隨時可能塌陷,但他無處可逃。」
「後來呢?」
「噢,他逃離了。」
「他是怎麼逃出那個地下室的?」
「他沒有逃出那個地下室,但他逃離了那個時間,那個情境。」
「什麼意思?」
「我們常以為時間是一連串的,像線一樣,發生了就不可逆轉。」
「難道不是嗎?」
「這具軀殼是,但妳的心識不是。妳的心識是自由的,可以選擇出入不同的時空場所。」
「為什麼可以這樣?」
「在妳的心識裡,時空場所如同一層層平行並列的資料夾,當妳選擇進入某一個檔案時,妳就是讓現有這個軀殼所在的時空事物,暫時存檔。」

「那萬一在你進去那個檔案時,你的軀殼,或是軀殼所在的這個時空被毀滅了呢?」
「這就是馮內果當時的處境。
他後來發現,有什麼好擔心的?這不就是成功逃離了嗎?反正妳已在另一個時空的資料夾裡活得好好的?」
「天哪,是這樣子嗎?」
「是的,事情就是這樣。 So it goes。」

First bus in the morning, London

什麼時候是關鍵時刻?

Tree in the temple, Taichung

【同人 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五剛中正,二以柔中正,相應於下,同心者也,而為三四所隔,不得其同。然義理所同,物不得而間之,故有此象。

然六二柔弱而三四剛強,故必用大師以勝之,然後得相遇也。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

大師相遇,言相克也。直,謂理直。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Tree in the temple, Taichung

「不要想打敗敵人,而是要讓敵人打敗不了你?」

「是的。」

「然後敵人就會自己打敗自己?」

「說是這樣說,但通常還是要你們在關鍵時刻去幫一些忙。」

「等一下,你們是誰?」

「所有被你的敵人歸類為敵人們的你們。」

「那什麼時候是關鍵時刻?」

「當敵人的敵人來找你,想跟你會合,跟你站在同一邊時。

一開始,敵人強大時,你們都會受到威脅,意識到自己的劣勢,孤身難敵,號咷不安。

但也因為這種危機感,才會讓你們彼此尋求合作聯盟,去對抗你們共同的敵人。

一開始通常是私下往來,直到敵人意識到你們所形成的威脅,那也正是你們所共同形成的優勢;

直到敵人被迫做出回應,不管是正面強攻還是收買破壞,他的動作都會曝露出他此刻的劣勢,而他的劣勢就形成你們的機會。」

「所以?」

「所以當你們會合相遇時,不免一笑;

因為你們知道,有朋友夥伴站在一起,不再恐懼。

而恐懼,正是敵人用來宰制你們最有效的工具。」

Tree in the temple, Taichung

產出前所未有價值的人

Globalization, Shanghai

「一件貨物的完整代價應包括三種因素:
一.銷售價格
二,尋貨成本(通常是時間)
三.貨物使用期限」

——— Gary S. Becker & Richard A. Posner .《說真相的勇氣》

Globalization, Shanghai

「 初始,我們用刀破壞了原始世界;接著,我們在鏡中發現每個人都不一樣;然後,我們用文字將想法傳遞給遠方與後世的人;文明到這個階段,工具終於備足了嗎?」
「快了,但還得等最後一項工具登場,文明的要件才算到齊。」
「那是什麼?」
「貨幣,也就是我們通稱的錢。」

「我們什麼時候開始需要錢?」
「當我們取用了自然的材料,生產我們所需要的糧食,衣服,器物;又因著每個人的天份,而各自生產了不同的貨物時,我們自然就需要錢了。」
「以物易物不是很好嗎?」
「今天妳織的衣服換了三條魚,明天妳想換個口味了;但那個種芋頭的傢伙衣服夠多了,他比較想要一個水盆,可是做水盆的也不想要妳的衣服,妳這時該怎麼辦?」
「我應該讓我的衣服去換成一種大家都需要的東西?」
「對,那就是錢。
貨幣是一種奇妙的東西,它先把我們所有做的事量化成一個標準,再用這個統一的標準,讓我們能各自去發展自己想做的事,不用一個一個去問人家要不要?」

「那人應當如何扮演貨幣的功能?」
「首先,那人必需有能耐把不同的人聚合在一起,愈不同愈好,他得讓這些不同的人發揮他們各自的才能,這是資本的第一階段:生產。

第二,就像打橋牌一樣,他得讓這些來自不同人的生產,組合為一種有意義的事物,投入外部的世界時,會得到具體的回饋與報酬,這是第二階段:價值的實現。

第三,當他從外部取得回饋與報酬時,他得公平但又有前瞻性的偏頗,將這些資源分配給這些生產者。
分配不當或完全均衡,會讓組織崩壞或停滯,只有前瞻性的偏頗分配,才能讓大家將心力放在未來那個尚未實現的,更美好的事物上。

最後,這些生產出來的價值,回饋得來的資源,與這些人熟練後的經驗與智慧;是否能形成一種穩定的模式與基礎?然後在這個基礎上,繼續與其他的事物或模式結合,像物種結合一樣,創造出新的物種?這就是資本的最後一個階段:價值的再創造。」

「這樣的人是什麼樣的人?」
「能讓不同的人為了同一個理想走在同一條路上,卻又能各自發揮所長,彼此組合互補,產出前所未有價值的人。」
「那這樣的人什麼時候會失敗?」

「當他習慣用投資報酬率去看待世界時,以為萬事都能量化;忘了他所帶領的,不是資本,也不是貨物,而是人。」

Globalization, Shanghai

優勢不是用來打敗敵人的。

Giant Rock Mountain, Taiwan

【同人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墉,剛不中正,又无應與,亦欲同於六二,而為三所隔,故為乘墉以攻之。

然以剛居柔,故有自反而不克攻之象。占者如是,則是能改過而得吉也。

《象》曰:乘其墉,義弗克也。其吉,則困而反則也。

 乘其墉矣,則非其力之足也,特以義之弗克而不攻耳。能以義斷,困而反於法則,故吉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Giant Rock Mountain, Taiwan

「我不懂,既然優勢在我,那我幹嘛還要隱忍等待,為何不主動改變處境?」

「所謂優勢,並非打敗敵人。」

「靠?不能打敗敵人,算什麼優勢?」

「不是不能,而是優勢不是用來打敗敵人的。」

「那優勢是拿來幹嘛的?」

「優勢,是拿來讓敵人無法打敗你的。

如果你佔據戰略高地後就自滿,啥事也不做,那優勢就會變成劣勢,敵人的進犯就會形成威脅。

如果你戒慎恐懼,繼續加強戰術壁壘,一層一層往上疊,那麼這些努力,就會在敵人進犯時,變成你的機會。」

「為什麼會變成我的機會?」

「世上沒有用不完的資源,所有資源經過衝突,都會快速摩擦耗損。

但世上總有看不透的迷霧,衝突一旦發生,快速強烈的互動,會改變已知的訊息與既有的認知。

只要守方不迷惑恐慌,不被攻方在戰場上掌控主動權,在認知上取得解釋權;時間拖得愈久,就對攻方愈不利。

彼時,他的任何一個小誤差,都會變成你的絕佳機會。」

「然後就可以打敗他了嗎?」

「不要想打敗對方,而是要想,怎麼讓對方打敗不了你。

世上唯一可以打敗對方的,只有他自己。」

Giant Rock Mountain, Taiwan

一個對未來有著共同期盼的場所

University Town in Spring, Taipei

“Es brauchet aber Stiche der Fels
Und Furchen die Erd’,
Unwirthbar wäre es, ohne Weile.”

「岩石需要(使用)色澤
大地需要(使用)水渠
那是不適宜居住的啊,如無片刻光陰」

—–荷爾德林.《 伊斯特》

University Town in Spring, Taipei

「你說『場所的事物』決定了我們身在其中的行為與角色,那又是什麼決定了哪些事物在哪裡?」
「場所的構成方式,決定了事物的出現。」

「場所如何構成?」
「每個人為的場所,都有人所賦予的機能,如書店,如城堡;每個自然的場所,也會因著人的接觸,而產生不同的意義,如森林,如荒野;但對人而言,場所的構成要素,最重要的,還是界限。」

「什麼是界限?」
「過此一步,就不是場所了。對人為場所而言,通常是牆,是門,是窗;對自然場所而言,是過不去的河流,走不完的空漠。
場所的邊界,是由不是場所而界定。
……

1996年,農曆春節過後,我被任命為那座夏天要營業的書店店長時,除了煩瑣的門市徵選,書籍分類落櫃外,還要面對未來可能的市場競爭。
那是一個有著悠久傳統的大學書區,已經擁有各種不同樣式風格的小書店,但並沒有一座像我們一樣規模的新式書店。
我不希望被視為侵入者,更害怕引起不必要的殺價競爭。

於是我試著一家一家拜訪各家小書店的店長,一方面說明來意,一方面也試著傾聽,觀察各家書店的經營特色。
那年我剛過完32歲生日。春天的上午,在公司處理完開店前的工作,下午就去走訪這些可能是敵人也可能是朋友的同業。

我還記得從一家洞穴般的社哲書店走上地面時,想起我們剛瞎扯的柏拉圖;再轉到像是一家私人閱覧室的歷史書店時,如小學生般敬聆老編輯話頭一開就停不了的台灣人四百年史…。
剛被任命為店長時,考量同區書店間的競爭,我有一組對應的設店策略與方案。
但隨著一家一家訪談,到春天快結束,要定案開工時,我發現我的想法不一樣了。」

「你被這些同業店長感動了嗎?」
「不是。就算是變成朋友,該競爭的還是要競爭,這才是對同業朋友的尊重。
改變的原因,來自我心中的場所邊界不一樣了。」
「什麼意思?」

「春天開始前,我心中的場所,就是這家書店,邊界是書店的門與騎樓,邊界外的都是競爭者,那是因著爭奪與防衛而形成的場所。

春天結束時,我的場所已經變成這一整個大學書區,邊界是三條大馬路所拼夾出的舊日街巷,邊界內的,不同的書店有著不同的特色,而我所開設的書店,因著座落於大學正對面,是整個書區的門戶,所以扮演的角色不再是分配,而是導入;不是到此為止,而是從此開始。

那是一個對未來有著共同期盼的場所。」

University Town in Spring, 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