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場所,在妳生命中,只會出現一次。

Winter Street, Taipei

「 是的,這兒已經有人坐過!
草色凝碧。縱使在冬季
縱使結趺者底跫音已遠逝
你依然有枕著萬籟
與風月底背面相對密談的欣喜。」

——周夢蝶.《 菩提樹下》

Winter Street, Taipei

「你說在不同的場所時,就會有不同的我,這是我們可以決定的嗎?」
「這是我們可以決定的。
但我們通常不會意識到這個自主權,而是被動的讓場所決定。」
「這個決定的關鍵是什麼?」
「場所裡的事物。

1979年冬天,我拎著一大袋自家出版的書,來到武昌街的騎樓下。
那天下午天氣好,陽光灑落,有位擺書攤的老人家就坐在半掩的陽光下小睡。
我原先想問他能否讓我們家的書在他那裡寄賣,見他睡了,不好打擾;索性把布攤開,便在他身旁也擺起了小書攤。
那年頭的下午比現在長,行人踅過,有時看了我與熟睡的他一眼。
他醒時,也看了我一眼,我有些窘迫,不知該說些什麼?他似乎看出我的尷尬,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一板正經的說:「嗯,我請你喝杯咖啡?」

「後來呢?」
「後來沒有了。
過了幾天,我興沖沖的又拎著一袋書去時,他的書攤被木板閤上,上頭鍊著一條銅鎖。
又過了一陣子,才聽說他生病了,等第二年夏天去時,連書攤也找不到了…」

「這就是你說的,『場所的事物』嗎?」
「是的。一個場所,可以成為我們的記憶,甚至形成我們生命的一部份,來自於我們在這個場所曾經發生的事。
但如果沒有物,沒有那個騎樓,這個『事件』不會發生;所以『物』先於『事』,有『物』才有『事』。
『事件』發生時,你會有『情緒』對應;『事件』結束後,你會有『情感』出現;很多年後,你想起這件事時,會產生一種『情份』,這就是『事情』。
起初是先有物,才有事;最後反而是你因著那件事,而構成了那個場所跟你的關係,與那時的物件對你的意義,這就是『場所的事物』。」

「那我們能決定什麼?」
「事情的發生,來自人的行為;人的行為,來自意願。
當妳願意前往時,事情就會發生,場所就會出現。

一期一會。所有的場所,在妳生命中,只會出現一次。」

Winter Street, Taipei

場所決定一切。

Summer Bookstore, Taipei

「生而為人的疑惑與質問,不是哲學問題,而是哲學本身。」

—-西田幾多郎

Summer Bookstore, Taipei

「這是你第幾個工作?」
「若是從15歲送報算起,到現在59歲,應該是第29個。」
「做過29個工作,你的心得是什麼?」
「場所決定一切。」

「你是指工作場合嗎?」
「不是工作場合,就是『場所』。
英文稱為『Place』,德文叫作『Platz』,日文喚作『ばしょ 』的時空因素。」

「我不懂。我們從小被教育,到不同的場合要有不同的規矩,要會看當時的情況說話做事,要懂得調整自己去適應環境,你說的不是這件事嗎?」
「我以前也以為是,直到有一天,才知道不是。」
「那一天發生了什麼事?」

「我從小在街頭遊蕩,送報,擺書攤;長大後,幫某家正在成長的書店作市場分析,也還是在街頭討生活。

1995年冬天,我站在某大學校門口,看著對面一座空屋,一邊計測著每小時的人流量,一邊想像未來當它成為一座書店時的模樣。
那座空屋歷經百貨公司,連鎖書店,折扣書店經營過,但都沒有成功;於是流言蜚語,說此地風水不佳,衝到大學校園內的大道。
但我猜想它有一個結構性的因素,而這因素是可被解決的,於是報告送上去,結論是可行。
但那時書店正在成長,人手不足,報告送上去,卻找不到店長接,我也不知打哪來的勇氣,居然自薦,而老闆竟然也答應了。

半年多後,我成為這座書店的店長。在那個夏天午後,從地下二樓的辦公室走到一樓的店面,透過大片玻璃,看向大學校門時;在夏天的午後雷陣雨中,我看見半年前,那個不是現在的我的自己,站在那裡,專注的看著這家冬天時還不存在的書店。」

「你看見過去的自己?」
「不是過去,而是另一個自己。

生而為人,我們常誤會自己是一個穩固的個體,由生到死,從一而終。
但其實這個身體與意識的結合,是不完整的;如果沒有『場所』包覆,就沒有『我』的存在。
事實上,必得透過不同的『場所』,才能生成那個所謂的『我』。

穩定的生活居所與人際關係,常會讓我們錯覺有一個不變的『我』;但我卻在同一個場所的門裡門外,因著角色的轉化,而看見『我是不是我的我』。

因為『場所』是流動不住的,所以此處的我不是彼處的我,彼時的我,更無法是此時的我;無關道德,不是意願,就是老老實實的做不到。」
「做不到什麼?」

「做不到永遠不變。
就像我們年輕時對情人許下的諾言,當時都是真心的,永遠都是騙人的。」

Summer Bookstore, Taipei

什麼是環境?什麼是情境?

Yushan in spring, Taiwan

【同人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莽,剛而不中,上无正應,欲同於二而非其正,懼九五之見攻,故有此象。

《象》曰:伏戎于莽,敵剛也。三歲不興,安行也。 言不能行。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Yushan in spring, Taiwan

「你說:優勢在己,機會在彼。要能隱忍被動的等待環境變化,情境不同?」

「是的。」

「什麼是環境?什麼是情境?」

「所謂環境,是指物質的構成,依物理的規律運作,人未涉入。

所謂情境,是說人碰觸環境,因環境時空而動心起念,是謂情境。

妳若能先敵人一步,隱伏前進於低處,讓敵人無所知覺,不知環境已然改變,這就是妳的優勢。

在敵人不察中,佔據戰略高地,當敵人意識到時,妳已形塑情境,掌握機會。

但這些優勢與機會,都要建立在妳可以三年、三十年的隱忍不動,不改變現狀。

妳若妄動,優勢就會變成劣勢,機會就會變成威脅。」

「還是不懂,我不動,環境如何變化?情境為何會不同?」

「妳不動,敵人自然會亂動,會擾動環境,改變情境。

有一天當妳發現處境也跟以前不一樣了,那就是時機將臨的前刻。」

Yushan in spring, Taiwan

當有人因此想得不一樣,他們就會做出不一樣的事。

Promenade of Civilization, Opéra Garnier Paris

「 被記錄的歷史總有違生活經驗。
通常被記錄的都是特殊事件,而後人把特殊事件解讀成:
那個時代的人,都做這種事。」

——威爾.杜蘭 -《讀歷史,我可以學會什麼?》

Promenade of Civilization, Opéra Garnier Paris

「 當我們放下鏡子,看向世界時,接下來會做什麼事?」
「當我們認真的看待真實世界,就會有想法。當我們有想法,就會想告訴一些人,或與另外一些人討論。」
「所以文明的第三項工具,是語言嗎?」
「不是。是文字。」

「為什麼是文字?不是語言?」
「語言是本能,但文明不是本能,文明是在本能基礎上積累發展出來的事物。
語言是聲音,今天我跟妳說,明天妳跟他談,風中迴響,悠悠即逝,無法保留更無法積累,無法成為文明流傳後世。

一直要到文字出現了,文明才開始連結與傳承。
起初,我們終於能將這些凝固在紙頁上的聲音,送到遠方給已經離開的人。
接著,我們又發現,這些記述下來的符號,能把此刻發生的事,讓尚未來到的人知道。

最後,當我們坐下來,用文字描述一段故事,抒發一種情懷,論述一個理念時,對象竟然是這輩子從未見過,也永遠不會認識的人;如同擲瓶出海一般,隨著潮汐,風向,瓶中的文字會被誰所讀取,我們一無所知,因為一無所知,所以充滿希望。」

「刀子改變了世界,鏡子改變了我們,那文字改變了什麼?」
「透過文字,我們得以改變別人。當有人因此想得不一樣,他們就會做出不一樣的事。」
「人要如何成為文字?」
「文字是容器,裝的是理念與想法。
那些與我們活在同一個時空,卻能透過思辨,看見不一樣世界的;或是活在現刻,卻能看見未來將會遇到的挑戰與機遇,因而影響千百年後的,都是把一輩子活成一本書的人。」

「這些像本書的人,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影響力愈大的書,問題也愈大。
問題通常有兩種:

其一,他們的理念想法太強大了,讓閱讀的人失去了自我,因為無法與之對話,辯論,所以終身變成那本書的附註。
其二,他們的影響力流傳太廣了,以致讓後世產生誤解,以為他們說的就是那個時代的全部,而忽略了其實還有許多美好或不美好的現實。」

Promenade of Civilization, Opéra Garnier Paris

從鏡中看見自我的神性。

「 對神而言,並非因事物的存在,才有認識;而是因著神的意志與認識,方有事物的存在。」

—–奧古斯丁.《論三位一體》

Mirror image of the airport, Amsterdam

「當現實世界被人類手上的利器破壞改變之後,我們接下來做什麼事?」
「我們坐下來休息,攬鏡自照。」
「所以文明第二次出現的工具,是…?」
「鏡子。」

「為什麼是鏡子?」
「人類在改變世界之前,與世界原是一體,我們無法分辨自己與世界的不同。
但當我們手上持有工具之後,我們就與世界站在對立面,這時我們才從世界抽離,才意識到自己有別於世界的,獨立的存在。
自然的淙淙流水看不清楚我們的面貌,我們便打磨出光滑明亮的鏡子,好辨識自己。」

「刀改變了世界,鏡子改變了什麼?」
「鏡子改變了我們。以前我們眼中只看得到別人,現在我們看到自己了;善惡取捨,好壞美醜,從此有了無情真實的對照。」

「人要如何成為鏡子?」
「人的創作,就像一面不言而喻的鏡子,能讓別人在作品中看到自己,感受到自己的情感起伏,進而意識到自己與這個世界的抽離與不同。

執筆繪畫的人,彈琴作曲的人,歌詠舞蹈的人,烹調作菜的人,都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創作,讓人從鏡中看見窗外,看到自我的神性。」
「神性?」
「裝得下能量,長得出生命,像容器般的實有。道家稱為谷神,佛家喚作空性。」

「鏡子是正向的工具嗎?」
「不是。工具就是工具,只講效果,正向負向是人給的。
刀的效果出現後,常會讓持有刀的人忘記創造新事物,卻為了私欲而去破壞現有的美好,因著不安而去阻止未來的可能。
鏡子也會讓我們只看見自己,而忘記比自己更重要的事物。」

「什麼事物比自己更重要?」
「我們所生存的真實世界。
你看那些在街道上,在車廂中,每個低頭看著手中那面小小鏡子的人,都以為自己正在觀看世界,其實都只是在看他們自己。

真實的世界,在他們抬起頭來的,鏡子之外。」

Mirror image of the airport, Amsterdam

破壞現有的世界,是對的事嗎?

「我們的船在南美洲北岸一個無名島上觸了礁,所有的水手及乘客全都淹死了,上帝保佑,只有我一個人被高高的海浪卷到了岸上,保住了一條命。
當時我所有的只是一把刀…」

—–《魯濱遜漂流記》

「如果我想讓自己做的事,能改變一些未來的可能,我應該從哪裡開始?」
「妳應該從成為工具開始。」

「為什麼要成為工具?」
「我們小時不總被教育要成為有用的人嗎?所謂有用,就是讓自己成為某種工具,帶來某種效益。」
「那我要成為誰的工具?」
「造化的工具。當造化要完成進化時,就跟人類一樣,衪手上也得要有工具。」

「衪需要什麼樣的工具?」
「如同人類發展文明過程中,所出現的順序。
第一次出現的,是刀。」
「刀?」
「對。當人類用黑曜石打磨出第一把帶著鋒利邊刃的工具時,這世界對那個手握刀刃的生物而言,突然間就不一樣了。
原來是生存環境的樹林,開始變成製造器具的材料;原來是生活威脅的野獸,忽然變成追殺飽腹的獵物;原來是雜草叢生的荒原,從此變成阡陌縱橫,養活部族的田地。
刀的出現,讓原始、現實、物理的環境,就此破壞,再依人類的需要重新建造。」

「那人要如何成為造化手中的刀?」
「人要看出這個現實世界的可破壞處,也看到它的可創造性。
我們眼前這個世界的形成,一定有它合理的初始,但隨著時過境遷,也一定有逐漸不合理的臃腫無益之處,只是靠累積的資源與因循的傳統支撐著;妳若能看出這點,像刀找到切入口,就有可能破壞這個結構,再利用它的邊際剩餘,創造新的事物。」

「可是破壞現有的世界,是對的事嗎?」
「造化不問對錯,只問好壞。世界如果不更新,通常只會腐壞;如果破壞後能產生新的事物,造化就會說這是好的。
破壞現實的事物,再從中創造新的事物與利益,自古以來,多見於戰場上的將軍,國土上的君王,或商場上的創業者。」

「這樣的人,最大的挑戰是權力嗎?」
「不是。權力是他成就功業之後的結果,表示世界開始對他有欲望。
這樣的人,挑戰來自如何改變世界,但墮壞卻來自當世界對他有欲望後,權力會讓人忘記。」

「忘記什麼?」
「忘記當初挑戰現實的初衷,忘了創造新事物,反而想殺害新生的,對他不利的事物;忘了他只是造化的工具,卻讓自己成為兇器。」

優勢在己,機會在彼

National Nuclear Energy Management Building, Yonghe

【同人  六二,同人于宗,吝】

 宗,黨也。六二雖中且正,然有應於上,不能大同而係于私,吝之道也。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你所謂的「有共同敵人先於有共同價值」的古代同盟模式,現代也適用嗎?」

「不止適用,現代把這個原則用得更複雜深入,一般稱為『統一戰線』。」

「那如何利用統一戰線匯集更多的盟友?更大的力量?」

「時機與節奏。」

「幹嘛?跳舞啊?」

「妳要這樣比喻也不是不行,一個有效率又有彈性的統一戰線同盟,的確就像是跳探戈一樣。」

「怎麼說?」

「輕觸,握手,探問,妳前一步他就讓一步,妳退一步他就進一步;決定前進退讓者,時機爾。

古時西北民族多選在秋日馬肥草足,糧秣收割後出征,就是時機到了,優勢具足。

時機不到,在夏日農忙時就在探問秋收後的事,不會有什麼人理你,也只能在同族之間取得共識,擴大不了戰線,這是劣勢。

還沒到時機,你想改變局勢的企圖就已經搞到天下皆知,你的敵人也會先出手防堵切割,要求原先可能與你同盟的人表態,這就是不顧時機所自找而來的威脅。」

「那什麼樣的時機才是機會點?」

「優勢在己,機會在彼。

自己只能培養實力,創造優勢,不要以為主動積極就能改變環境大勢,因為局勢是多方互動的複雜結果,不是任何單方能控制的。

要能隱忍被動的等待環境變化,直到情境不同。」

National Nuclear Energy Management Building, Yong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