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ter, taipei
「形式因、材質因、動力因、和目的因,是事物形成的基本要素。」
—- 亞里士多德 《物理學》
「什麼是你所謂的”TRUTH”:事物的真實面貌?」 「還記得之前提過的「形而上」原理嗎? 世間事物,形式先於材質;先找到他們共同的形式,就可歸為一類。」 「比如說?」 「最簡單的分類,就是確認事物的原始形式,是屬於”物質”,”能量”,還是”意識”這三種領域的哪一種? 如果事物存在須要依存於某個具體可見可觸可聽聞的物件,那我們就可以先把它歸於”物質”。 如果事物是經由某種動力而發生於時空中的事件,那我們就不妨先將它視為”能量”。 如果事物來自某種內在認知,表現於外部訊息,累積為某種資料堆疊,那我們或者就將其視為構成”意識”的一環。」
「那不是很快就分完了?」 「形式先於材質,形式確認了,再來辨識它們是否擁有相同的材質: 同樣是”物質”的,是屬於生物還是非生物?是生物的通常是由碳元素這個材質所組成,如動物與植物;不是生物的,就看是由礦物或其他人工合成材質,但大多是矽元素。
一般稱為「能量」的,如上述也可簡單概分為「物理能」與「生物能」: 「物理能」即眾所周知的熱能,動能,位(勢)能與電磁能等… 「生物能」如溫血動物行動時必然排出的熱量,或植物自帶的電荷等…,有些認為人類的情緒感受也是生物能的一種。
同樣來自”意識”所產出的訊息,如果它的材質依托於視覺的顏料,那這個訊息就會形成岩洞中的塗鴉; 如果必須透過對特定形狀物件的撞擊撥弄,乃至人體聲帶的共鳴,那這個訊息就是迷人的音樂或是巫者的唱頌。 如果是群居團體,在領受共同天候與環境資源挑戰的情況下所建構出來的共同居地,那這個訊息就會內含外顯於一條小小的街道上。
出於形式,寄於材質,”物質”,”能量”,”意識”這三種不同領域所成就的事物,也必得遵守不同的動力守則: 物質依守古典力學,重力形成時空,強核力凝能成物,電弱交互,物成終變。 能量受控於熱力學,等價交換,失序成熵。 意識則在不自覺中為量子力學所影響,波粒雙重疊加,觀時塌陷成真。」
「哇靠,有完沒完?這麼多因素互相扯在一起,既是這個又是那個,誰分得清啊?」 「對,所以我們最後得請出”目的因”來做總結:事物不會憑空發生,當初讓這件事物發生的目的是什麼?」 「這也可以分”物質”,”能量”,”意識”三種嗎?」 「嗯,就以人類創造出改變這個世界的工具為例吧?」 「不就是火嗎?」 「火不是人類創造的,不管人類是否存在,雷電都會劈打在夏秋乾燥的樹幹上,造成山林大火。」
「那你所謂人類創造的,改變世界的三種領域的工具與目的是什麼?」 「當人類想要改變自然,讓自然的物質成為能為我所用的資源,他的第一個工具就是石刀。 當人類手上有了石刀,樹就不是樹,而是可以拿來建構洞穴外的棲身材料。 石刀的目的因就是改變自然,為我所用。
當人類想要將訊息傳遞到遠方,或留傳後世,他就不能只靠一開口即消逝於風中的話語。 文字,目的是記錄訊息,然後成為改變思維的意識工具。
當人類從各自採集演化到專業生產,市場交易,他們就無法只靠以物易物。 你的需求不一定是我的生產,所以必需創造出一種共同的價值憑據,讓彼此耗用時間技能的產出得以流動交易。 貨幣,目的是整合供給需求,之後卻創造文明的能量工具。」
「所以,你就用這四種要素來歸納事物的共同屬性?」 「嗯,就像一個漏斗的第二層,第二列「TRUTH」必然要比第一列「REALITY」事物來得少,而列距更短。 如此,我們才可以繼續盤點現實,來到漏斗的第三層: 「WHY?」-因果與轉折點。」
winter, taipei
http://ibabel.tw/fair/index/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