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在前現代化的工匠

Mountain Village, Taiwan

「我書讀得不多,只讀完一本《亞歷山大傳》。
我還記得,他說:「我征服了全世界,卻征服不了自己。」」

——–史蒂夫.麥昆(賽車手,演員)

Mountain Village, Taiwan

「你說:在價值上強調理性思維,手段上偏重科學技術,是由1650年~1830年的「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開始至今。」
「是的。這就是持續將近500年的「現代化」過程。」
「那在這之前呢?那是一個什麼世界?」

「我記得人類學者李維斯陀,曾經這樣描述一個漂泊在中世紀歐洲大陸的工匠:
他揹著沉重的工具架與簡單的行囊,從這個小村慢慢走到下一個小鎮,小心計算著路途與落日的時間,免得在入夜時陷於前不著村,後不巴店的危險處境。
他知道下一個村鎮一定有人需要他的服務,但他不知道會是什麼樣的服務?
所以他總是隨身帶著之前修理後剩餘的木料,那些邊邊角角,形狀怪異的小木塊,總是會在某些時刻派上用場,成為修補塌斷桌腳,或缺裂車輪的填料。

這就是「前現代化(Pre-modernization)」時期常見的場景。
當時世界尚未納入系統化,更別說像工業化後才有的統一規格螺絲接合;會遇到的問題不確定性高,技能與產出只能是堪用,能應付問題就好。」

「那當時的國家政府在幹嘛?」
「當時並沒有我們現在認知的國家或政府,統治者是統治世俗的王權朝廷,與代表上主的神權教廷;
也沒有現代擁有各種權力的公民或國民,而是被統治的百姓與待牧領的信眾。」
「如果我們生在當時,可以幹嘛?」
「要看妳生在誰家,這是命,生來就註定了,翻身的機會不高。但妳如果離開原生居地,會遇上的風險卻很高,這是運。
命和運,確定與不確定的高度背離,產出了屬於那個時代的社會性格與公共裝置:

教育不普遍,也不相信學習可以改變命運,因為門第與機運更重要。
門第是指妳生來就是誰?機運通常是說妳居然可以遇到誰?

有風險觀念,但無可奈何,只能求諸上主,並用道德報應合理化。
既然命運已定,富人就會尋求炫富性的支出;窮人也只能花光今天手上的銅板,不要去為明天煩憂。

公共裝置是大道與山路,小舖與作坊,廟埕(教堂,祠堂),衙門(駐軍),宅第(仕紳府,莊園)。

國王貴族與教士僧侶們各有一套完整的統治法令與道德規範,通曉百姓信眾遵守,但他們可以例外。」

「等一下,為什麼他們可以例外?」
「這就是前現代的人格特質,呼籲大家都要守規矩,但我家可以不用,以彰顯種姓高貴與謀取最大利差。
這種現在看來流氓但當時卻是貴族特權的前現代人格,即便是500年後,也還是會出現在個人,階級,乃至國家身上。」

Mountain Villag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