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學是客觀的?

The backlight of autumn. Opéra Garnier

「至於山水,質有而趣靈」—–宗炳.《畫山水序》

「人類用方法論處理了挑戰與困惑,用本體論架構了宇宙,追索那最後的形上存有,然後呢?」
「然後,人類終得面臨自己的趨向與取捨。
哲學的殿堂,妳會先經過精巧繁密的方法論長廊,再進入宏偉幽玄的本體論大廳,最後從廳側的小門屈身而入,發現自己身處一個晦黯未明,卻時而閃現絕美手跡的小小神龕。在那裡,人類經由選擇而印證自由意志的可能,這就是價值論。」

「什麼是價值論?」
「大約16歲左右吧?我當時初識文學藝術之美,心醉神馳,不禁跟大我多歲,浸潤許久的師友說:「我大概是個唯美主義者吧?」
他聽了,只是冷冷的回了一句:「那你可以為了成就美這件事,而去做敗壞道德的事嗎?」
我當時一楞,無法言語,只好老實說:「不行。」
他笑謂:「那你就沒資格稱為唯美主義者。」卻又不放過我:「為什麼不行?如果你那麼喜歡美的事物?」
我想了許久,試著回答:「因為美是主觀的,是我個人喜歡;但道德是客觀的,是社會的標準。我不能用我個人的喜愛去破壞社會規範。」
「哇嗚,16歲就好有道德感喔。」

「40年過去了,我偶而想起這事,慢慢發現,我的想法不一樣了。」
「是喔?你現在可以為了美而去做敗德的事了?」
「呃…還是做不到。但我現在以為,美,其實是客觀的存在。而我們一般以為的倫理道德,卻是人類演化出的主觀價值。」
「什麼鬼啦?每次元宵燈會的主燈出場,被大家嘲笑公幹時,主辦單位與設計師不是都會出來說:美不美,個人感受不同,啊我們就覺得很美啊?」
「嗯,他們把「美學」與「審美」搞混了。「美學」是指客觀的,美的事物;「審美」是指主觀的,對美的感受。
你可以自己關起門來欣賞自認為美的事物,還感動得要命;但要拿出來成為公眾事物時,就得接受不同審美主觀與相對美學客觀的評斷。」

「為什麼美學是客觀的?」
「美學的唯一標準,就是不管看來再怎麼混沌迷亂,一定有一個隱含的秩序,這個秩序,不因人的喜好而改變,所以是客觀的。
視覺藝術上的幾何構圖,聽覺藝術上的樂理對位,都與數學有關,而數學是超驗的,不因人是否經驗而改變。
口耳傳頌的故事,心靈觸動的詩歌,都來自個人乃至族群所經驗,進而編織成序,才得以引起共鳴,感動聽聞。
從超驗到經驗,美學都是客觀的,有序的存在。」

「那主觀的審美呢?」
「一座山,高聳入雲,山下淌著河水,川流不息,如果沒有人看到,應該稱為什麼?」
「啊不就風景?」
「不對。被人所看到的,觸動心理感受的,才能稱為風景,可稱為「名」。
不被人所見,自生自成的物理事物,只能稱為環境,又稱為「色」。
如同之前形上學所說的,物理環境是材質,心理風景是形式,形式給予材質意義。」
「給予形式的是人的心理,不就是主觀的嗎?」
「給予形式的主觀心理,得要能看出其中隱含的客觀秩序。有人看得出,有人看不出,所以審美才有高低。甚至有人看錯看壞了,才有所謂的「惡俗品味」。

生而為人,我們都有尋求意義與轉換意識的需求。
美學因其客觀,才得以跨過各種不同的主觀感受與社會文化,昇華趨向,轉換意識。」

The backlight of autumn. Opéra Garnier

一個以查找閱讀傳播為生活日常的世代

Bookstore Corner in Twilight, Prague

「有人寫,有人看,那就是出版了。」

—詹宏志

Bookstore Corner in Twilight, Prague


1- 「閱讀產業」:意指受眾必須「主動的投射注意力在靜態的,非線型的,可與時間不同步的圖文資訊」上,而產生需求的市場與供給的產業。 「閱讀產業」不同於:受眾可以「被動的接收動態,線型的,與時間同步的聲音影像」的「視聽產業」。


2- 指稱「閱讀產業」式微,是一個錯誤命題。 事實上,我們身處的這個世代,是有史以來每天花最多個人生命配額(就是時間啦),在閱讀與視聽上的時代。
較準確的命題應是:建立在過往製造物質(原子)基礎上的出版產業,在歷經閱讀行為的典範轉移到位元(bit)時,因為市場需求變化,而原先製造業基礎的生產(出版社),運輸(物流中盤)與銷售(書店)裝置的規格成本,都已不符合現實的收入盈利,故而產生式微的焦慮與恐懼。

3- 「市場需求變化」,即「消費者不買書了」。 變化的原因有(但不限於)兩種可能:

A- 1995網路革命後,網路上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大量的文字圖像,且不停更新積累中,黃金泥沙並混,但也更分眾多元,每個人都可以隨手免費取得他想閱讀的資訊,佔據了每個人生命配額的大部份。 這是結構性的轉折,除非如科幻小說式的全球大斷電,網路停擺,否則這個人類世不會退返到前網路時代。 時間是終極資源,你的關注給了這個,那個就得不到。 2000年之前成功的商業模式,到2010年前只會出現不適應的症狀,到2020年之後就要面臨滅種的現實。

B- 網路上的圖文資訊,雖然金泥並混,但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需要。 相較於傳統製造出版的圖書,價格居高不下,閱讀知識量與感動值卻不一定等值於自己手機上每天閱讀的資訊,購買行為自然減少乃至消失。

 傳統(製造)閱讀產業的上中下游結構,盈利營運全部建立在上遊大量的生產與最終消費者的穩定購買上。 為了維持產業運作,生產單位必得以生產為前提,不停的出版新品,來換取資金;但這也形成諸多在書店平台上躺著的,明碼標價的光鮮亮麗出版品,其價值(知識量與感動值)可能不如消費者今天吃早餐時在手機上讀到的一篇臉書轉貼文章。 這個以量為優先,以生產維繫產業運作的結構,因為已經不合理(現實)了,所以加強了消費者不買書的的合理性。

4-  在2020之後的「網路人類世」,閱讀行為不僅沒有減緩消失,反而訓養出一整個以資訊查找閱讀傳播為生活日常的世代。 只有設法取得三種稀有資源(任一種),才有機會分配這個「網路人類世」的生命配額(終極資源-時間),進而形成可盈利的商業模式。

A- 注意力 當網路上的資訊潮汐起落不定時,注意力就容易疲乏,會相對容易被物理世界所產生的空間與事件吸引。 物理空間與其中發生的事件,所形成的「感受場域」,如同「注意力結界」,將置身其中者與日常網路切割,進而取得解釋權。

B- 信任 當網路充斥著不同立場與企圖的偽假資訊,信任就成為稀有資源。 良好的企業形象(來自於穩定的服務與價值兌現,而非價格),與態度明確,立場一致的個人品牌(不管你站哪一邊,不要讓我覺得你虛偽),都將取得一部份人的信任,形成忠實的顧客群與同溫層。 沒有任何企業或任何人,可以取得所有人的信任。

C- 習慣 當網路上各種企圖轉移你原先接收與消費行為的資訊誘因隨時出現在你手機上時,習慣就變成需要巨量資源與時間養成的珍貴資產。 外來者的價格破壞只是讓消費者舊有習慣忽然斷裂的第一步,如果沒有優異的服務體驗讓消費者驚豔,習慣不會輕易轉移。

5- 即將而來的「閱讀產業」,可能建立在兩大基礎上:

A- 對抗時間

B- 將時間效益極大化

6- 「對抗時間」的基礎上,物質出版將會愈來手工化,精緻化,量少價高;編輯(生產者)與書店店長(銷售者)的角色會變得更重要。 整個產業將依著這個基礎轉型,生產團隊會像更特種部隊(一人多技專精),書店店長會更像地方樁腳(有在地影響力的文化角頭)。 他們將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7- 「將時間效益極大化」,即是數位出版將發落網路閱讀的碎片化,將內容生產、販售、閱讀全部切割打碎,重組為「串流閱讀」。 或訂閱,或零售,或包月;隨時可看,隨手即讀。 他們將佔據閱聽者的習慣。

8- 若上述兩大基礎的推論為真,現在的電子書產業將成為過渡階段。 如同盛極一時的「i pod」,當手機可聯網讀取線上任何一首音樂時,多少GB 容量與可放多少歌曲就變得毫無意義。 至於追求音質者,就會回頭尋找黑膠唱片與好的播放裝置,如同未來的少數閱讀成癮者,會購入裝幀別緻,印刷精美的物質圖書一般。

Bookstore Corner in Twilight, Prague

我是阿爾發,我是奧米茄,我是昔在、今在、永在…

Autumn sky, taipei

「And we indeed, rightly considering objects of sense as mere appearances, confess thereby that they are based upon a thing in itself, though we know not this thing as it is in itself, but only know its appearances, viz., the way in which our senses are affected by this unknown something.

(事實上,既然我們有理由把感官對象僅僅看做是現象,那麼我們就也由之而承認了作為這些現象的基礎的自在之物,雖然我們不知道自在之物是怎麼一回事而只是知道它的現象,也就是只知道我們的感官被這個不知道的什麼東西感染的方式。)」

——康德.《未來型上學導論》

Autumn sky, taipei


「什麼是形上學?」
「古希臘先哲亞里斯多德,在思索宇宙間始終不變的第一因素時,先確認了由下而上,最基礎的「個體先於群體」這條定義。」
「什麼意思?」
「馬修是個體,台灣人是群體。馬修是台灣人,但台灣人不是馬修,台灣人這個群體是由許多不同的,像馬修的個體組成的;沒有這些小個體,就沒有台灣人這個群體。」

「了解。然後個體要再拆成許多不同的小個體嗎?」
「呃,也不是不行,但那就是拆成原子到夸克了,不是亞里斯多德思考的路徑。」
「那亞里斯多德先生的路徑是什麼?」
「每個個體,都可拆分為「材質」與「形式」。
馬修這具身體,可拆分為脂肪,蛋白質,鈣質鐵質等等不同元素,這些就是組成馬修的物料材質。
但所有人類不也具備同樣的材質嗎?那是什麼構成馬修不同於其他個體的因素?」

「基因嗎?每個人基因都不一樣?」
「基因所攜帶的遺傳密碼,只是構成馬修這個人物質個體的形式之一。包括馬修與生具來的人格特質,馬修成長中所經歷的過程,也都是構成馬修不同於其他個體的形式因素,所以亞里斯多德的結論就是「個體先於群體,形式先於材質」。
明治時期的日本漢學家,將西方哲學名詞轉譯到東方時,採用了易經中所述的「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概念,將這門思索最初與最終存有的哲學,稱為「形而上學」,又稱「形上學」。」

「所以這個又是最初又是最終的形式,到底是什麼東東啦?」
「古老的猶太舊約是這樣說的:「我是阿爾發,我是奧米茄,我是昔在、今在、永在…」
這個形式自初始能量創造物理宇宙以來,就已存有,現在我們稱為「有序」,或稱作「逆熵」,存在於所有生物所構成的時空環境中,扭轉宇宙必然來到的終極宿命:「熵-失序-熱寂」。」

「那材質就不重要了嗎?」
「沒有材質作為形式的受體,形式也無法作用於宇宙。
相反的,還沒被形式有序化的材質,作為「物質」,它呈現為「無色(混沌)」;作為「能量」,衪呈現為「無法(深淵)」,作為「意識」,他呈現為「無我(蒙眛)」;這種材質狀態,東方或者將其稱為「空性」或「常」,看似空無失序,卻能在與形式發生作用後,產出有序的存在。

本體論起自建構物質與能量的宇宙,但人對所見的世界起疑,摧毀一切,尋找無法起疑的原點,探究最初與最終的形上存有。」

這個不變的本質是什麼?

What is the unchanging nature? Taipei

「The most incomprehensible thing about the world is that it is comprehensible.
(宇宙中最不可理解之事,即宇宙是可以理解的)。」

———亞伯特.愛因斯坦

What is the unchanging nature? Taipei

「你說:人類透過各種方法,開始建構他所相信的事物,這就是我們如今稱為文明的世界。那是從哪裡開始?」
「從出錯開始。 」
「為什麼是出錯?@@」
「人類在使用方法,處理問題時,發現永遠無法如同預期的完美,總會出錯,老是意外。
意外帶來驚異,驚異產生困惑,為了解決這個困惑,人必須先找出一個不變的本質,去對應其他會變動的事物,才能比照出意外的原因。
於是一步一步,因為執著這個理論上一定存有的不變本質,人類建構出哲學的第二塊基石:「本體論」。」

「這個不變的本質是什麼?」
「看妳相信什麼?有人認為物質先於意識,客體環境的存在先於主觀意識的經驗,所以物質/物理是本體,這就是唯物論。
有人相信意識先於物質,所謂宇宙若非有人的意識,無從形塑環境,給予意義,所以意識/心理才是本體,這稱為唯心論。」

「那你相信什麼?」
「我相信能量論。能量的存有先於意識,也先於物質。
起初沒有意識的觀照,能量以量子疊加態的混沌形式存有。直到不知為何,極少數能量昇華成為意識,觀照到自身與其他能量,那一剎那量子開始塌縮集中,直到密度飽和過了臨界點,發生了暴漲或爆炸,我們現在寄身其中的物質宇宙就出現了。」

「所以你還是相信意識先於物質嘛?」
「不。我不確定那個引起量子塌縮的初始意識,是否就等同於我們此刻產生於物質肉身上的個體意識?
那個初始意識,就像「絕對零度」一樣,理論上一定存在,要不能量無從塌縮為物質,但我們無法經驗,無從複製。
我們只能從邏輯上推論,不管意識或物質,必然得先有能量,才有宇宙。

在古漢語中,「上下四方謂之宇,古往今來謂之宙」,宇是空間,宙是時間,先有空間,才有時間。
有了三度空間容納物質活動,有了線型時間規範事件因果,才有個人意識的「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我們這個小小意識必然得在物質宇宙中經歷諸般無常,反轉失序,輸出有序,增加可能性,形塑宇宙。
確認了以能量與物質為基礎的宇宙論,我們才能在這個宇宙的維度中,處理那個以意識為最終現象的形上學。」

What is the unchanging nature? 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