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流逝之間

1980年代初,作為建築師、編輯、社會運動者與城市行人徒步區先驅的George Nelson,慨嘆西方文明自1455年古騰堡出版革命後,完成了數百年的文字讀寫練習,卻對眼前景物意象視而不見,遂編寫了他的經典讀本《How To See》。
也就是他慨嘆的當時,Apple2已出現在青少年教育市場,1984年,Mac橫空出世,一柄重鎚扔向藍色螢幕,宣告圖像閱讀時代來臨。

1995年,意識到圖像時代來臨的英國DK出版社,以「所讀即所見」編輯概念,出版了《Eyewitness Travel Guides》,滿足了「現場理解」需求,淘汰了之前厚重套書的「書齋旅行」。
但也就是同一年,「Windows95」讓每台電腦連上網路,然後是手機讓街頭的電話亭消失,然後是人手一台的「iphone」與隨時搜尋的「Google」…

我們命定身處流逝之間,不僅是未來不可見,連當下也是霧中航行。

《如何看》(尚林/1984版)
《紐約》(遠流/199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