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本身變成光。

let yourself become light

「在不可言說的地方,我們必須保持沉默」—-維根斯坦

let yourself become light

「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

「如果我們因著受限於這個身體,而被”本能”所控制;餓時未得吃就發怒,睏時睡不著就發愁,那我們是沒有”自由意志”的。
如果我們因著身處凡塵,被”行為”所制約,到什麼地方在什麼場合就會變成不同的模樣,做出不同的事,那我們也談不上”自由意志”。
如果我們因著與人間互動,被彼此的”感情”所牽引,歡喜時會哭,悲傷時會笑,那些情緒感受雖然真誠動人,但也不是”自由意志”。
如果我們自以為理性客觀,相信分析推論的”思考”可以解答一切,因而拒絕面對世上也有不可解不可知的事物,那我們的進化也就只能到此為止,這仍不是”自由意志”。」

「那什麼是”自由意志”?」
「不被”本能”所控制,不被”行為”所制約,不讓”感情”所牽引,不教”理性”所限制;當這四種功能都無法取代妳的意識時,那個無法被取代的,就是”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能讓我回到”另一端”嗎?」
「是的。而且是意識清楚明白的。」
「那我回到”另一端”後,是否就成為整體的一部份?」
「就像妳來到一間屋子門口,從門口看進去,屋內沒有光,只有深沉無盡的平靜與包容。」
「那我進去之後,還有自由意志嗎?」
「那時已經沒有妳或我了,只有一個不可切分的整體意識。」

「那我可以選擇不進去嗎?」
「可以。因為妳已經可以有意識的站在門口了,就代表妳有三個選擇:

一, 轉身離開,繼續待在有光的所在,做妳該做的事。
二,在黑暗中待下來,慢慢適應,學會在黑暗中看清楚事物。」
「第三種呢?」

「進去黑屋子裡又出來,讓自己本身變成光。」

let yourself become light

學習以小成眾,而非以小成大

Use the small to reach the masses

【 隨 六二,係小子,失丈夫】

初陽在下而近,五陽正應而遠,二陰柔不能自守以須正應,故其象如此,凶吝可知,不假言矣。

《象》曰:係小子,弗兼與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Use the small to reach the masses

「你說在結構變化之際,像我們這種位處底層,身處邊緣者,要”出門跟平行的外部單位交易資源,交換資訊,慢慢形成一個利害共同體”?」

「是的。」

「然後我們就可結盟另立一國,跟那些身處結構上層者對立抗衡嗎?」

「不對。」

「……」

「交易資源,交換資訊,形成一個利害共同體,是為了讓彼此形成一股勢力,但不是真的要去結成一個有形的組織。

透過交易與交換,你們各自都會茁長壯大,累積實力,這是優勢。

形成利害共同體,很多事不用簽約結盟,你們各自也會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前進,在遇到挑戰時,反而會看到機會。

但如果真成了簽約結盟,條條款款之間,反而束縛了彼此的彈性,優勢會變成劣勢。

最後,形成一個有形的組織,敵人也就得到一個具體可打擊的目標,反而帶來威脅。」

「所以?」

「所以,在這局的這個階段,位處結構底層,身處版圖邊緣的諸君,要學習如何以小成眾,而非以小成大。」

「眾與大的差別在哪裡?」

「眾是網絡關係,大是組織建制。」

「但我如果還是很想以小成大呢?」

「那你就有很大的機率,會因小失大。」

Use the small to reach the masses

當相信人。

Zhang Xueliang’s table, Xi’an

「一個人接受了公眾的信任之后,就應該把自己看作是公共財產。」

—傑佛遜(美國開國元勳)

Zhang Xueliang’s table, Xi’an

當相信人。

不是相信我們認識的人必得言行一致,磊落光明。
而是相信,他們跟你我一樣,也就是個凡人,
不會多麼神聖高貴,也不會特別邪惡卑劣。

他們遇到未知會害怕,遇到困境會逃走,遇到羞辱會怨怒,
不知如何是好時,會先保護自己所珍視的,那一些別人無法理解的,小小事物。

相信他是個人。我們才得以去聖除魅,平常交陪。

記得自己,放過他人。

Zhang Xueliang’s table, Xi’an

應懷疑事。

Heart like an orchid, eyes like stars

「我未曾重複兩次看見同一個景物。」

——保羅.塞尚

Heart like an orchid, eyes like stars

輕輕的,閉上左眼,用右眼記住眼前的事物。
再將右眼閉上,用左眼校準剛剛右眼所見。
是不是?事物的所在,悄然移動了。

我們選擇了立場視角時,就已決定了我們能看見的事物。

應懷疑事。
我們所知的事物,隨處侷限,隨時流變。
我們既是那個摸象的瞎子,只能輕觸事物的裙角;
又是那個刻舟的傻子,忘了我們所以為的事實,從我們認知的那刻,就已漂移遠去…

在此刻,我們永不可能知曉事物的現況;在此處,我們也無從得見事物的全貌。
我們,只能對當下疑懼敬慎。

我們眼前所見的現實,是認知這個世界的,僅有的出發點。
但並非終點。

Heart like an orchid, eyes like stars

如何知道何時是黎明?

Afternoon, Shanghai

【隨  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

 卦以物隨為義,爻以隨物為義。初九以陽居下,為震之主,卦之所以為隨者也。

既有所隨,則有所偏主而變其常矣,惟得其正則吉。又當出門以交,不私其隨,則有功也。

故其象占如此,亦因以戒之。

《象》曰:官有渝,從正吉也。出門交有功,不失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Afternoon, Shanghai

「你說:”就算是上帝,到了第七天,也得休息一下,讓下一個週期的黎明前來喚醒世界”?」

「是的。」

「那我如何知道何時是黎明?或者,黎明前夕?我好作準備?」

「上層掌握權力者發生變化。」

「為何不是下層我們這些每天在做事的人發生變化?」

「下層做事的人每天都在運動變化,但通常不容易看出是系統的慣性運作,還是結構的鬆動位移。

但上層掌握權力的人必須維持穩定運作,一旦發生變化,即便是和平交接,也會帶來不可預知的歷史路徑偏移。」

「那這時像我這種位於結構底層,權力邊緣的人,應該幹嘛?」

「平常該幹嘛就幹嘛,不要特別去做什麼,也不要特別不去做什麼;維持穩定的能量蓄積,就是你最好的優勢。

如果你過早去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都會破壞長期以來維繫的貞定穩態,讓你的優勢反轉為劣勢。

同時,因著你改變了自己的狀態,反而讓上層權力持有者心生不安,讓你捲入未知的風險威脅。」

「那我就一切照舊嗎?」

「在一切照舊的例行事務中,可以逐漸增加某些事務的次數,讓它的比重增加。」

「什麼事?」

「出門跟與你平行的外部其他單位交易資源,交換資訊,慢慢形成一個利害共同體。」

Afternoon, Shanghai

另一端是什麼?

Image From Miya

「Intellect takes you to the door,
but it doesn’t take you into the house.  ~Shams Tabrizi

理智帶你到門口,
但它不帶你進入屋內。 ~夏姆斯 (黃承晃譯)」

Image From Miya

「另一端是什麼?」
「自有人類以來,不同的文化與信仰都曾描述過另一端,並滲入了不同的價值與期望。
但我猜想,另一端可能是讓個別意識相連,累積經驗、感受與思維,無始無終,持續進化的整體意識;有人稱為”彼岸”,也有人稱為”母體”,或”全知體”。」

「”彼岸”就是傳說中的”天堂”嗎?」
「”天堂”是由這一端的人類,因著對死亡的恐懼而創造的場域,目的是收容失去肉體的意識;但不是另一端。」

「那”母體”是指”上帝”或”神明”嗎?」
「如果妳是指有著像人一樣形象與人格的”上帝”或”神明”的話,那也是由這一端的人類,在這個時空裡所創造出的”無機生物”。
衪們的力量來自人類的信仰,但時移事往,若是失去了信眾的念想,衪們的意識體也會無可依恃,終而消失。」

「所謂的”全知體”,就是你常說的”造化”嗎?」
「不是的。”造化”是指我們這個時空維度裡,宇宙所運作的原則。
包括了趨向混亂的熱力學第二定律”熵”,趨向有序與自組織的”負熵”,以及”熵”與”負熵”互動過程中,所完成的能量傳播。」

「那你所謂的這一端與另一端到底是什麼?」
「如果用數位運算的機制來比喻:
我們顯化在這個時空裡的一切,建立在個體上的本能行為,感情思考,與因此而互動形成的世界,都可稱為”Front End-前端”,也就是這一端。

我們在前端運作的模式與動能,都來自另一端的設定,就是所謂的”Back End-後端”。
而個別的,在這一端所創造的事物,所經歷的一切,都會被傳輸到另一端匯總歸納,分析運算,累積形成一個整體意識;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持續進化中的”Cloud-雲端”,也稱為”全知體”。」

「我們最終都會進入”雲端”嗎?」
「理論上資料隨時都會進去,但意識則不一定。」
「為什麼?不是說人皆可永生,皆能成佛嗎?」
「除了個人業力所形成的資產負債表,總是得冲帳扺消外;還有妳的選擇。」
「我的選擇?」

「是的。即便是亙古至今,累積了所有人類意識與感受,並不斷進化中的”全知體”;也無法強迫,必須尊重妳的”自由意志”。」

Image From Miya

以全知觀點觀察自己,用他來稱呼自己。

Passing by like waves

「死亡並非撲滅光明,而是天已破曉,燈當滅熄。」

──泰戈爾

Passing by like waves

「你如何面對絕望?」
「不抱任何希望的觀察。」
「觀察什麼?」
「觀察自己,觀察那個放置自己的所在,不要個別辨識區分,而是整體的看見。」

「這也是利用大腦的四種功能錯置嗎?」
「是的,這是”行為你的思考”。」
「不懂?我們通常都被要求要”思考你的行為”,先想後做;難道是要我們先做後想嗎?」
「不是的。想與做,如同一座冰山浮在海上:

沉在海面下的,是想,是思考,是尚未示現的亂流與無法確定;

浮在海面上的,是做,是行為,是已然示現的業力與不可挽回。

”行為你的思考”,是指只要觀察我們可見的部份,而不要被那個不可見的暗流所困擾牽引。」

「我應該從哪裡開始?」
「以全知觀點觀察自己,用他來稱呼自己。
想像妳是個專門寫訃聞的記者,某日收到自己遠行的訊息,妳會如何來描述這個人?」
「嗯,人格高尚,心存善念?」
「這些都是海面下的暗流,不曾示現於這個世界,也無法對這個世界起任何作用。
是善是惡,要看行為,而非念頭。
惡念因緣際會,或成善果;但多少自以為是的善意,卻鋪成通往地獄的路徑?
一個好的訃聞記者,不會假裝知道那個人心裡在想什麼;而是只要描述他的行為,與他的行為給這個世界所帶來的影響。」

「把自己當成是個死人有什麼好處?」
「慢慢的,妳可以學會不用太在乎那個人的感受,而只是安靜的觀察他的行為;當妳隨時是用全知觀點在觀察他時,這個”他”的意識,就會慢慢的消失。」
「所以,你是用”我”的消失來處理”我”的絕望?」
「是的,也一併處理了所有因著以為有”我”所帶來的無常困擾。」

「靠,這種解決方案不就是人還活著就讓自己先掛掉 ,所以就不用擔心了?」
「嗯,妳要這樣解釋也不是不行,但並非妳說的如此而已。」
「那還有什麼?」
「當妳漸漸關掉這一端的意識時,也就同時在另一端慢慢建立意識。」

「什麼意思?」
「還記得我剛說的”全知觀點”嗎?當妳試著用俯瞰的角度描述自己時,妳就是身處另一端了。」

Passing by like wa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