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阿爾發,我是奧米茄,我是昔在、今在、永在…

Autumn sky, taipei

「And we indeed, rightly considering objects of sense as mere appearances, confess thereby that they are based upon a thing in itself, though we know not this thing as it is in itself, but only know its appearances, viz., the way in which our senses are affected by this unknown something.

(事實上,既然我們有理由把感官對象僅僅看做是現象,那麼我們就也由之而承認了作為這些現象的基礎的自在之物,雖然我們不知道自在之物是怎麼一回事而只是知道它的現象,也就是只知道我們的感官被這個不知道的什麼東西感染的方式。)」

——康德.《未來型上學導論》

Autumn sky, taipei


「什麼是形上學?」
「古希臘先哲亞里斯多德,在思索宇宙間始終不變的第一因素時,先確認了由下而上,最基礎的「個體先於群體」這條定義。」
「什麼意思?」
「馬修是個體,台灣人是群體。馬修是台灣人,但台灣人不是馬修,台灣人這個群體是由許多不同的,像馬修的個體組成的;沒有這些小個體,就沒有台灣人這個群體。」

「了解。然後個體要再拆成許多不同的小個體嗎?」
「呃,也不是不行,但那就是拆成原子到夸克了,不是亞里斯多德思考的路徑。」
「那亞里斯多德先生的路徑是什麼?」
「每個個體,都可拆分為「材質」與「形式」。
馬修這具身體,可拆分為脂肪,蛋白質,鈣質鐵質等等不同元素,這些就是組成馬修的物料材質。
但所有人類不也具備同樣的材質嗎?那是什麼構成馬修不同於其他個體的因素?」

「基因嗎?每個人基因都不一樣?」
「基因所攜帶的遺傳密碼,只是構成馬修這個人物質個體的形式之一。包括馬修與生具來的人格特質,馬修成長中所經歷的過程,也都是構成馬修不同於其他個體的形式因素,所以亞里斯多德的結論就是「個體先於群體,形式先於材質」。
明治時期的日本漢學家,將西方哲學名詞轉譯到東方時,採用了易經中所述的「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概念,將這門思索最初與最終存有的哲學,稱為「形而上學」,又稱「形上學」。」

「所以這個又是最初又是最終的形式,到底是什麼東東啦?」
「古老的猶太舊約是這樣說的:「我是阿爾發,我是奧米茄,我是昔在、今在、永在…」
這個形式自初始能量創造物理宇宙以來,就已存有,現在我們稱為「有序」,或稱作「逆熵」,存在於所有生物所構成的時空環境中,扭轉宇宙必然來到的終極宿命:「熵-失序-熱寂」。」

「那材質就不重要了嗎?」
「沒有材質作為形式的受體,形式也無法作用於宇宙。
相反的,還沒被形式有序化的材質,作為「物質」,它呈現為「無色(混沌)」;作為「能量」,衪呈現為「無法(深淵)」,作為「意識」,他呈現為「無我(蒙眛)」;這種材質狀態,東方或者將其稱為「空性」或「常」,看似空無失序,卻能在與形式發生作用後,產出有序的存在。

本體論起自建構物質與能量的宇宙,但人對所見的世界起疑,摧毀一切,尋找無法起疑的原點,探究最初與最終的形上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