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只能認錯,但無法後悔。

Karma Alley, Taipei

「下圍棋就是兩個人接連地犯錯誤,犯得大的、犯得晚的輸棋。」

——- 吳清源

Karma Alley, Taipei

我們只能認錯,但無法後悔。

認錯,是承認此刻的痛苦,來自彼時一念之間,不應說的話,不該做的事。
後悔,卻是以為:
「當時我如果那樣,而不是這樣,那現在就會不一樣了。」

你如何知道,當時真要那樣做,結果會比現在更好?

小信的人啊,老實告訴你們:
我們在世間的一言一行,如同磚瓦般實存,且隨著時間,積累建構出一條通往未來的窄巷。
窄巷不會因著你多聰明多有錢或做了多少好事就消失,否則就沒有人需要為他的言行負責了。

窄巷走得愈長,必然限制我們的自由,但不能限制我們的心境。
心境,讓我們不被情境所騙。

後悔會讓你認同情境,徘徊巷中。
認錯,卻讓你看清所在,進而找到下一個出口。

後悔是對時間的不情願,期望事情可以重來一次,以為重來一次我們就可以改變一切。
認錯只是不抱期待,付出代價,於是當下贖買了解脫,事情不再重來。

Karma Alley, Taipei

認錯,後悔

Admit mistakes and regret

【豫  六三,盱豫悔,遲有悔】

 盱,況于反。盱,上視也。陰不中正而近於四,四為卦主,故六三上視於四,而下溺於豫,宜有悔者也。

故其象如此,而其占為事當速悔。若悔之遲,則必有悔也。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當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Admit mistakes and regret

「在前面那個狀態裡,你說她”蓄勢不發,發則有應”。所以她的敵人也會不斷的讓她的團隊陷於溺樂自滿?」

「是的。」

「為何敵人不從外部威脅,而要從內部顛覆?」

「外部威脅往往會讓內部凝聚危機感,從而形成共同體,這是所有敵人都不願意見到的;

而內部除了讓他們分崩離析,內閧不斷;也要讓他們溺樂自滿,疏於準備,這兩者齊下,就指日可取了。」

「分崩離析,內閧不斷,可以靠著危機感整合,這點你前面提過了;那溺樂自滿,疏於準備呢?怎麼防治?」

「無法防治。妳說了一百遍”謙卑,謙卑,再謙卑“, 那些剛品嚐到勝利果實的同伴,也會聽成“千杯,千杯,再千杯”。」

「那應該如何是好?」

「認錯,後悔。

此刻妳之前的蓄勢仍在,並未完全因溺樂自滿而崩毀,這是優勢。

錯誤造成了,感性上面對苦果,概括承受;理性上分析原因,記取教訓,還有翻盤的機會。

如果認錯認的是別人的錯,都是別人要負責;那就是把改變形勢的權柄交到別人手上,不會改變自己的劣勢。

同理,改變形勢的權柄交到別人手上,就是讓自己陷於不可預料的風險與難以承受的威脅之中。」

Admit mistakes and regr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