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來自失落

Only losers can change

“You are capable of more than you know. Choose a goal that seems right for you and strive to be the best, however hard the path. Aim high. Behave honorably. Prepare to be alone at times, and to endure failure. Persist! ”

– Edward Osborne Wilson, Biologist

「你的能力超出你的認知,選擇一個看似對的目標並努力成為最好的,不管那條路有多困難。

把目標設高一點,有尊嚴的行事,準備好有時候要一個人,並忍受失敗。」

– 愛德華·奧斯本·威爾森 (社會生物學家)

Only losers can change

進化者必先與舊有系統脫落

→失去位置→失去資源→失去關係→打回原形

進化者必先失落

而非連結既有系統、繼承位階與資源

成功不提供證否,只有失敗,才提供證否的確認與自身極限的體認

進化者必先失敗,繼而倖存,因而改變,終而進化

Only losers can change

生命的美妙,在「坦然犯錯」

Life starts with making mistakes

「從指實掌虛,掌豎腕平,執筆做起,每日取一刀尺八紙,用大羊毫蘸著淡墨,臨寫漢碑,一紙一字,等它乾透,再和墨使稍濃,一張寫四字。再等干后,翻轉來隨便不拘大小,寫滿為止。」

—–沈尹默

Life starts with making mistakes

生命不是肉體,也不是靈魂。
生命是我們由生到死的這一段,必然消逝的流光浮影。

生命沒有任務。不是用來消前世虛妄的罪,也毋須拿來修來生渺茫的福。
但生命是塊材料,做得文章,畫得美景,寫得好字。

生命的美妙,在「坦然犯錯」。
坦然者,抬頭面對,不再矯言自欺,問心而已。犯錯者,心無跌宕,行懼出格,怎知世間的邊際何在?自身的手眼高低?

至死不敢錯,只是可惜了這塊材料。

傳世三大名帖:「蘭亭」、「祭姪」、「寒食」,都不為傳世而寫。
舒暢從容,悲傖困窘,字有塗抹錯置,墨常橫豎圈改,卻在千年的時光消磨中,淬現了自由與美好的人格。

http://ibabel.tw/fair/index/361

Life starts with making mistakes

言應證否,行當試誤

late night library.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知識分子這個名詞,是用來描述有個人發現了,世界上存在著比做愛更有趣的事。」

—-赫胥黎,《美麗新世界》作者。

late night library.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你說:『形塑人格特質就能改變命運』。那你如何形塑自已的人格特質?」
「老實說,當我意識到這件事時,已經年過半百了。命運不命運,多少已被前半生的言行業力,糾纏決定了大半。
但我五十歲之後,慢慢發現自己似乎有意無意,在遵循某些自我要求。
不管是否能完全做到,這些自我要求,必然也正在形塑我後半生的人格特質。」
「哪些自我要求?」
「目前意識到的,有四條。
第一條就是之前說過的:『言應證否,行當試誤』。」
「這個要求能帶給你什麼?」
「知識。
一般我們統稱的知識,可概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概念性的,透過邏輯推論,來理解這個世界的運作原理。因為抽象,所以不會被眼前的具體事物所騙。
這種知識,就是所謂的『學養』。
透過『言應證否』,說出去的每句話都被要求是可被證明為不實時,我們就不得不自我約束,不會說些放在正反論述,代換不同主詞時都說得通的廉價論述。

第二種,是操作性的,透過面對實做,而碰觸到這個世界的運作機制。因為具象,得以一點一滴的,實際改變這個世界的面貌。
這種知識,我們稱之為『技藝』。
透過『行當試誤』,在進行每個行為動作時,都要設想預期的結果,進而得到與真實結果的誤差,再去追究誤差原因,改變操作方式,週而復始,不斷改進,我們就能累積出純熟的技藝。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能看到的,大多是上述兩種知識的持有與操作者。」

「那第三種呢?我們就看不到嗎?」
「第三種,世上實有,但也真的不容易看得到。這種知識,我們可稱為『體悟』。
『體悟』,意味著可以直接碰觸到這個世界運作時的後台機制,也就是我們稱之為『造化』的,那個既形而上又形而下的原理。

這種知識的出現,又有兩種可能:
其一,累積了多年的『學養』與『技藝』之後,言行都已內化為一種直覺狀態,不必刻意覺察思索,就可直證本來。
其二,因緣際會,橫空出世,在極少數人身上突然就出現了。這世上發生過一些類似案例,傳統上我們稱為「宿慧頓悟」。

「宿慧頓悟」不因求而得,不因迷而失;作為凡人,我們只能老實要求自己:『言應證否,行當試誤』,以此積累出一些知識。」

「要求這麼多,那說到底,我們為何要追求知識?」
「為了好奇,有趣,與自由。」

late night library.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