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是配給制,配合黑市的大發展,然後配給越來越少,最後管制機器整個瓦解,社會落入還保存着戰鬥力的流氓團體或者盜匪團體手中,只有他們能用搶劫的方式囤積到物資。
跟他們沒有關係的人或者坐着等待配給的人開始逃難,逃難的人大部分都沒辦法到達目的地,或者是根本沒有合適的目的地可以到達,他們想要去的地方跟他們想要離開的地方其實一樣糟,甚至更糟。絕大多數人背井離鄉以後就永遠在歷史上消失了,無法懸測到他們到底是怎樣死去的,有較大的可能性就是,他們在死之前經歷了自相殘殺,像孔融曾經見到過的漢朝末年那種情況。」
—-劉仲敬.《論中國即將到來的大洪水》

動亂來時,個人應設法加入在地組織,從在地貢獻能量,換取資源。
動亂如雪崩,沒有置身事外,沒有任何一片無辜的雪花。
邊緣孤僻是一種福份,一種當世界和平,社會多元時才能給予個人的福份。
大洪水時代,沒有孤僻者的容身之處;身處邊緣,反而易招攻擊。
從組織取得角色,進而變成在地的一份子,才能立足土地,寄身大樹,共禦風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