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人應當干涉政治,直到政治停止干涉詩。」
——詩人布洛斯基(J. Brodsky, 1940–1996)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知識份子總是追求意義,追求可以對當下的社會表達態度,傳遞價值,卻不一定有影響力的事。
那些在歷史上留下腳印的,常常是追求掌聲,煽動情緒,因而產出影響力的人,他們通常不太在乎意義。
或者他們私心知道,意義是後設的,是不歸他們能掌握的(既然放棄意義了,那麼將影響拿來對價變現,不也就很合理嗎?)……
只要你真正做出一些改變什麼的事,總是會被後人賦與意義;若你什麼都無法改變,也不會有人在乎你所信仰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