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恐懼,不是懦弱。

Church under fire, England

「我是個無神論者,就這樣。
我認為人類應該善待彼此、盡可能互相照應。
除此之外,我們一無所知。」

─凱薩琳.赫本

Church under fire, England

「接受恐懼,不就是懦弱嗎?」
「不是。
懦弱是妳可能會失敗,所以妳拒絕去做,這樣就永遠不會有人知道妳究竟做得到做不到。
接受恐懼則是,妳明知道妳可能會失敗,但妳還是願意去嚐試,去經歷這個試煉。」
「然後就會成功?」
「嗯,真的不一定。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失敗的機率其實滿高的。」
「那我幹嘛啊?」

「妳會得到經歷 。不去試,妳永遠不知道自己的限制在哪裡,不知道以前的成功,到底真的是妳有能力,或只是運氣好?」
「那失敗了怎麼辦?」
「設法逃生,保存日後的可能。」
「等一下,這不是懦弱的行為嗎?」

「不是。連失敗的機會都不給自己的人,才是懦弱;願意接受恐懼,又能從失敗中脫身的人,才有機會打掉重練,從新來過。
如果我們都會恐懼,就表示”恐懼”這個基因是有用的,那些不會恐懼的先民,早就在數十萬年的演化過程中,被風險無常淘汰了。
恐懼會讓我們專注,反思,注意環境的變化與我們自身的關係,並且想像萬一如果結果不如我們預期時,妳應該怎麼辦?」

「那萬一如果結果不如我們預期,我又不知道該怎麼辦時…嗯,怎麼辦?」
「親愛的,那就是妳的勇氣浮出水面的時候了。
妳要學會恐懼,但不要恐慌。
恐懼會讓妳關注外在的世界,恐慌則會讓妳只在乎自己。
恐懼會讓妳做好準備,恐慌會讓妳求神拜佛,把自己該負的責任交給無機生物。
恐懼會讓妳學會深思,即便淪落到社會底層,也可以優雅而有意志;恐慌只能讓妳進退失措,即便有權有勢,也會吃相難看,為了保護自己的那一點利益,而驚惶失措,終日不安。

恐懼會讓妳產生同理心,與群體保持溫度,共生共存;恐慌則會讓妳看待別人時,只剩下”對我有沒有用”這個判準。

當我們學會接受恐懼,我們才有一點小小的勇氣,可以經受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無常。」

Church under fire, England

義無反顧,再拼一次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復  上六,迷復,凶,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以陰柔居復終,終迷不復之象,凶之道也。故其占如此。以,猶及也。

 《象》曰:迷復之凶,反君道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我如果不依你的建議,也不想退回初始地,就想在此刻這個有史以來最好的機遇點,義無反顧,再拼一次呢?」

「很好,每一個人一生中都應該測試一下自己的極限。」

「靠,是怎樣?為自己拼一次有什麼不對嗎?」

「沒什麼不對,撞到鐵板時,每一個人也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為什麼再拼一次就會撞到鐵板?」

「因為天底下沒有永遠的好運,前面幾手好牌會讓你誤以為自己天賦英明,而不知收斂,一路硬闖,直到將自己的好運與能量全部消耗殆盡。

此刻你的優勢本應是保有餘裕,以退為進;但你沒有,優勢就會變成劣勢。

此處你的機會本應是可以跟外部交易,擴大基礎;但你只想佔人便宜,交易告吹,機會自然轉為威脅。」

「為什麼我會變成這樣?」

「走到頂了,怕下台後一無所有,貪婪與恐慌迷惑了自己的初心,一步錯,步步錯,十年功業,彷如一夢。」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接受恐懼,經受無常。

Accept the fear and face the cave.

「我們大部份的生活是透過本能來進行的。
或許,能思考的心智所代表的,僅只是事後的回想——在行為之後所產生的念頭,給了我們有能力,能控制行為的幻覺。」———-尼采

Accept the fear and face the cave.

「向這個世界表明意願,為此付出代價之後,我們與之前的那個自己,會有什麼不同?」
「在這個過程中,也許,只是也許…我們有機會成為一個真實清明的人。」
「怎麼開始?」
「從接受開始。」
「接受什麼?」
「接受我們作為人的基礎,只是如動物本能般的存活,又如機器般,受外界變化的操弄控制。」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本來就是這樣。我們這具身軀,經過數十萬年的演化,先是一頭帶著基因資訊的生物,然後才是其他。」
「人不是萬物之靈嗎?」
「人只是有機會成為萬物之靈,那是未完成式,不是已完成式。」

「那人的生物本能是什麼?」
「跟所有的生物本能一樣,生存:保護自己,延續後代。
為了保護自己,我們發展出暴力以掠奪資源;為了延續後代,我們發展出性感以吸引異性。」
「為什麼生物的本能就是暴力與性?」
「因為恐懼。」

「恐懼什麼?」
「恐懼自我的消失,不復存在。」
「為什麼自我會消失?」
「因為無常。我們身處的時空環境隨時在流逝變化,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

所以,我們的生物本能,會讓我們如機器一般,配合著外界的無常變化,而作出一舉一動:
當妳覺得危險不安時,妳會攻擊對方,以保護自身;當妳看到合適的對象時,妳會吸引對方,以延續基因;這些反應,都是求生。
因為專注求生,所以無法在當下意識到自己;只能在事後回想時,合理化自己的本能,以為這些是自己能控制的。

若想成為一個真實清明的人,我們就必得老實面對這個現實,才能踏出第一步。」

「第一步是什麼?」
「接受恐懼,經受無常。」

Sandiaol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