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北街】
日治大橋町,源於大正年間,日本內地對台灣殖民地稻米的大量需求,而形成的碾米廠街市。
有別於南街(日治永樂町)以南北雜貨與綾羅綢緞為主的老街區。
【慈聖宮】
「國之大事,惟祀與戎」—左傳
一個共同體的形成,在於共同的信仰與共同的敵人。
對渡海來台的先民而言,信仰與武力,都在一個宮廟內完成。
而宮廟之外,就是吃吃喝喝,過日子的場所了。
【大稻埕】
1853年,在近百年漳泉械鬥時,試圖保持中立的泉州同安人,在漳州人敗退後,被同為泉州的三邑人秋後算帳,一舉趕出繁華艋舺,愴惶抱著他們的城堭爺來到淡水河中游的大稻埕渡口。
敗逃者重建香火,浚清渡口,在新居地安身立命。數十年後,艋舺碼頭淤積,貿易轉向,興盛了敗逃者新建的大稻埕碼頭街市。
這故事告訴我們:
一.雙方衝突時,沒有實力,就不要想作和平理性非暴力中立者,任何一方勝利後,你都會被視為背骨威脅而清算處理。
二.歷史不一定是勝利者所寫,相反的,失敗者更常寫出新歷史:只要他願意落地生根,而非落葉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