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隨 六三,係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
丈夫,謂九四。小子,亦謂初也。三近係四而失於初,其象與六二正相反。
四陽當任而己隨之,有求必得,然非正應,故有不正而為邪媚之嫌。故其占如此,而又戒以居貞也。
《象》曰:係丈夫,志捨下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如果我從結構底層要往上爬昇時,很容易會因小失大,那我如何改變這個陷阱?」
「捨小取大。」
「靠,這不是廢話嗎?」
「話是這麼說,但還是有人捨不了小,也取不了大。」
「為什麼?」
「小與大是相對的,相對於不同的時空處境,也不同於相對的個人心境:
今天的大,可能就是明天的小;明天的大,往往在今天小到沒有人在乎。
如果前方有你尚未取得的,更有能量的資源,你只要主動跨過去就能爭取,那自然就是你的機會;
而你只要願意付出代價就能取得,那這個之前累積出的代價就是你的優勢。
但這個代價因為是你長期積累出來的,要拿出去換,勢必有不小的成本支出,這會形成你的劣勢;
拿代價出去換,也有一定的風險,不一定能換到更好的未來,反而可能帶來更多的,不可測的威脅。
所以捨小取大每個人都懂也都會說,但真要讓他捨時,正常人都會說:呃,再看看吧?」
「觀望一下不對嗎?」
「觀望沒有錯,但若一直觀望而無法作出取捨,就會永遠待在河的這一頭,成為被人捨小取大的那個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