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熱愛人生。

Forest path, Cotswolds.England

「只有一種英雄主義者,就是看清人生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人生。」

—–羅曼羅蘭

Forest path, Cotswolds.England

「你說:個體的欲望,與對群體的願景,都能讓我們將生命的能量有序化。可不可以說得再簡單明白一點?
「嗯,簡單的說,有欲望,我們才活得下去;有願景,我們才活得有意義。」
「然後我們的人生就算成功了?」
「呃…還記得之前談的”平行宇宙”嗎?妳在這個小房間成功了,在另一個房間可能就失敗;成功或失敗只是我們去經歷與做為後的結算籌碼而已,跟玩”大富翁”一樣,大家算有幾棟房子有多少現金算得很開心,然後遊戲就結束了。」

「人生沒有成功失敗,那多無趣?」
「不是沒有成功失敗,而是成功失敗是被人定義的,可以隨著任何原因改變修正。」
「如果成功失敗都不可靠,那人生有什麼可靠的?」
「嗯,妳可以考慮一下,信仰,或者理想?」

「什麼是信仰?」
「相信一種已知的價值,用來比對世間事物,以作取捨。」
「它的好處是什麼?」
「因為相信自己是站在正義的那方,相信自己就算死了也有個去處,所以讓人很快的心安理得,現世安穩。」
「那它的壞處是什麼?」
「因為心安理得了,就不免理直氣壯,有時氣壯山河了,就容不下其他信仰,其他可能。
地球百萬年的演化歷程告訴我們,環境若只剩下單一物種,通常就是崩壞的前兆。
若想整體的生態圈得以繁榮進化,必得來自不同的物種,不同的生存方式,交互支持,多元共生。」

「那理想又是什麼?」
「尋找一種未知的理型,探索世間事物的共同與趨異;以設想該理型的可能。」
「它的好處是什麼?」
「因為還不確定是什麼?所以對世間事物都會先予包容與理解,過程中也比較有趣動人。」
「那壞處呢?」
「常常會被現實打擊否定,必須自我調適得很好,但也因此不時懷疑人生。」
「信仰好?還是理想好?」

「不一定,看人的選擇,與選擇之後發生的事。
信仰宣稱帶來神掌權與賜福的國度,卻常只帶來人的偏執與專制;理想希望創造新的世界,卻往往以革命之名,破壞了曾經的美好事物。」

「那你呢?你選擇什麼?」
「黃葉林中有兩條路,我通常不由自己的,會往人煙稀少的那條路走。」

Forest path, Cotswolds.England

我們為什麼要追求理想?

golden palace, prague

「所有理想主義的美好,都會讓你的真實生活窘迫不安。
去美化它,就會去除一般生活的複雜性,最後,它會毀掉你的生活。」

——-Joseph Conrad(英國小說家)

golden palace, prague

「什麼是理想?」
「一,到目前為止尚未出現過,或已經消失,不存在於此刻的事物。
二,這個事物,要比現在的事物美好。
三,這個美好,不能只對妳或與妳有關係的人好,那是欲望;這個美好,得要對與其有關的大多數人好,才能稱為理想。」

「什麼樣的理想,才能稱為對大多數人好?」
「每個時代,每個社會都會因著個別的歷史因素而出現不同的理想;我們或許可以從性質上與行為反應去推論。」
「什麼樣的性質?」
「從更物質,更形而下的需求,推向更精神,更形而上的意願。就像三代富裕的世族,最後會出現學者或藝術家,懂得價值與審美;而非第一代草創者,只關心發大財,聽到民主或自由,就問這個能當飯吃嗎?」
「那會出現什麼樣的行為反應?」
「願意放棄現有的資源,去換取尚未出現的可能,就像情願挨餓,也要讓孩子上學唸書;而非放棄未來的可能,而急著讓孩子去掙錢變現。

理想是進化,取得更多的自由與可能,而非退化成基本生存條件。」

「所以理想是美好的?」
「是。理想是美好的,因此殘忍無情。
她的任務,就是讓妳現在的生活看來像一團糾結的大便,沒有價值與意義;妳才會放棄現有的生活,去追逐那個人家看來覺得妳是瘋子的理想。」

「追求理想的風險是理想不一定會實現嗎?」
「不是。追求理想是妳心甘情願,實不實現,風險自負。
追求理想的風險是:當妳發現理想不會實現,或實現了妳卻一無所獲,理想主義者很容易就會墮落成虛無主義者。」
「什麼是虛無主義者?」
「什麼都是假的,理想都是騙人的,自己顧好自己最實在,既然我曾經為理想付出這麼多,那我現在拿回這一些也是應該的。」

「那說到底,我們為什麼要追求理想?」
「為了我們自己。

理想不一定會實現,實現了妳也不一定會有實質的好處。
但如果妳曾經認真去追求過理想,因著妳付出的代價與經歷,如果妳夠堅強,沒有墮落成虛無主義者;就有機會成為一個,比妳之前更真實的人。」

golden palace, pra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