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凡是科幻小說,不管內容多老套、多怪異,或者寫得多爛,都有明顯的療癒效果。
因為所有的科幻小說都有一個前提──
這個世界是會改變的。」
—Robert A. Heinlein,科幻小說家
「你覺得我們活在這個世界的目的是什麼?」
「每個人決定自己生命的意義,妳自己決定。但不要忘了,雖時可修改。」
「如果我們的存在,是真有一位造物主把我們放在這個世界上,那你覺得衪的目的是什麼?」
「改變。」
「可是世界本來就會改變不是嗎?我只要躺著等別人改變世界不就得了?」
「改變不是手段,而是目的。參予改變過程的人,本身也會隨之改變,這是沒有參予改變的人,所無法理解與感受的。」
「可是世界那麼大,我那麼小,我怎麼可能改變世界?」
「世界那麼大,因為是由我們每一個人所組成的。
最快最有效改變世界的路徑,就是妳自己。
如果妳聽過一隻蝴蝶的撲翼可以引起遠方的風暴,那妳想改變地球,就不妨從自己能控制的生活環境作起;
如果妳知道這世上每個人連結6次,都會跟任何人有關;那妳想改變人類,就應該從面對每天相處的人,每天相遇的人的態度作起。」
「可是光我一個人改變有用嗎?別人不也會抵消我的改變?」
「每個人的所行,所言,所見所聞,每天都在形成一個小世界。大部份的人不會意識到,也無法持續,所以他們的小世界如同泡影,朝生暮滅,無法改變自己,更談不上改變別人。
有意識且能持續的人,就得以觀察到因著他持續的行為,而帶來的微妙改變。」
「可是這樣不就是吹一個更大更強壯的泡泡而已?這樣的改變有何意義?」
「進化。當泡影破滅時,就會出現一個全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