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移事往,沒有不變的立場。

Back Alley, Taipei

「說穿了,天分就是某種知識的能力,以及對那種知識有幫助的事實充滿強烈的興趣。

值得注意的是,通常能把知識做最好應用的人,是那些辛苦取得知識的人,而不是那些輕易取得知識的人。 」

—–安德魯.路米斯 《畫家之眼》(陳琇玲譯)

Back Alley, Taipei

現實世界裡,是沒有「線條」的。

「線條」,來自物體遮蔽掩映,再由光所兌現出來的「侷限」。

我們站在哪裡,看向何處,決定了這些「侷限」,也形成了眼前景色。

我們所認知的這個世界,我們所堅信不疑的事物,無非也是由身處現在,這裡;所形成的「立場」視角所構成。
時移事往,沒有不變的立場。

繪者,以其肉身住世,必得佔據時空一角,方可觀察描摹。
繪者體悟認知的侷限性,才可能透過這些「侷限」的微影縫隙;得以一瞥其中,隱約流動的空寂光陰。

Back Alley, Taipei

當世界讓我們看見時

Lines are an illusion

「人在觀看眼前場景時,會有先看到什麼,再看到什麼,又看到什麼了的問題。
但對照片而言,所有事物一下子全都看到了,是鏡頭從一個視點”咔嚓”一下拍到的東西。

人看事物不是這樣的。
觀看需要時間,正是這個事實創造了空間。」

——大衛.霍克尼-《觀看的歷史》

Lines are an illusion

觀看。
先於認知,先於語言,先於解釋。

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決定於我們觀看的立場與取捨。
你選擇站哪邊?決定了你看見什麼?
而非你看見什麼,再來選邊。

為了明確辨認事物,我們必得要看見輪廓,看見線。(我們是如此害怕曖昧與不確定啊…)

但,現實是沒有線的,線只是事物重疊遮蔽的結果。
當我們看見線,就一定有些什麼在線的後面沒被看見。

線來自於面,面來自於體塊,體塊來自世間流轉的,一點一點凡塵積累。
當世界讓我們看見時,我們何妨低聲自問:

「沒看見的,是什麼?」

http://ibabel.tw/fair/index/380

Lines are an illu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