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與創業

Summer alley, New Taipei

「小說要怎麼寫?」
「坐下來寫。」—-古龍

Summer alley, New Taipei

創作與創業,或有三事類同:

一.實踐
心中萬千影像,不如手上一筆一紙。
一群人在公司裡討論,分析,規劃專案三年,何如一個人辭職創業。

二.實證
紙上第一筆的位置,便決定這畫結構佈局一大半。
創業時的理想是否可行,放到市場上,就知道方向對不對。

三.實驗
一張畫,就算結構佈局對了,再來每一筆都是測試調整,讓畫隨著當下的處境感受「長」出來,而非列印。

創業初始,很少有一步到位的事,只能確認方向無誤,「trial and error」。

—2012,夏天(辭職創業前夕)

Summer alley, New Taipei

要有理想,要開心。

summer street, taipei

克拉克基本定律(Clarke’s three laws)

定律一:如果一個年高德劭的傑出科學家說,某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幾乎就是正確的;但如果他說,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他很可能是錯誤的;

定律二:要發現某件事情是否可能的界限,唯一的途徑是跨越這個界限,從可能跑到不可能中去;

定律三:在任何一項足夠先進的技術和魔法之間,我們無法作出區分。

——-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爵士(Sir Arthur Charles Clarke)

summer street, taipei

改變現況,創造新局,需要外部的資源,與內在的意志。

要匯聚外部資源,必先提出一個比現有狀熊更美好的願景。
這是理想。

資源不會一步到位,也不會一次就有效。
需要漫長的「Trial and error」,才得以凝結成有用的形式。
這個過程充滿懷疑、失望,與不知如何是好的窘困,所以需要內在的意志支撐。

咬牙死撐,何如樂在其中?

從絕境中生還的人,通常也是在絕境中自得其樂的人。
不能自得其樂,就無法「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兩萬」。

想改變現況,做些新事物的人,要有理想,要開心。

http://ibabel.tw/fair/index/183

summer street, taipei

好學生問對錯,中輟生問幹嘛?

Heavy rain in the afternoon, Yonghe, Taipei

「大家先假設一個可能性:我們都瘋了。
這麼一來很多難解之謎就會迎刃而解。」-馬克吐溫

Heavy rain in the afternoon, Yonghe, Taipei

曾經很幸運的,在大企業,與優秀的人共事,卻常被一個問題問住:
「這是對的事情嗎?」

那些優秀的同事,習慣「正面表列」,只有確認這些事是「對」的,才去做,其他無法辨識的,一律不碰。

我猜想跟他們成長過程有關,因為他們一路過關斬將,都是靠「答對正確答案」,資源與位子由此而來。

但「正面表列」的思維,會讓選項愈來愈少,連結與創新的可能也會變小。

我從來沒問過這樣的問題,作為中輟生的我,只會問:

「這事因何而來?何以致此?所以,我能拿這事幹嘛?還是閃開為妙?」

在社會上討生活一定時日,你會習慣「負面表列」,就是有些事別去碰,其他都可以。

我們既然學不會「正面表列」,就只好試著「Trial and error」,「負面表列」之外的,都是可能與創新。

http://ibabel.tw/fair/index/176

Heavy rain in the afternoon, Yonghe, Taipei

言應證否,行當試誤

late night library.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知識分子這個名詞,是用來描述有個人發現了,世界上存在著比做愛更有趣的事。」

—-赫胥黎,《美麗新世界》作者。

late night library.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你說:『形塑人格特質就能改變命運』。那你如何形塑自已的人格特質?」
「老實說,當我意識到這件事時,已經年過半百了。命運不命運,多少已被前半生的言行業力,糾纏決定了大半。
但我五十歲之後,慢慢發現自己似乎有意無意,在遵循某些自我要求。
不管是否能完全做到,這些自我要求,必然也正在形塑我後半生的人格特質。」
「哪些自我要求?」
「目前意識到的,有四條。
第一條就是之前說過的:『言應證否,行當試誤』。」
「這個要求能帶給你什麼?」
「知識。
一般我們統稱的知識,可概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概念性的,透過邏輯推論,來理解這個世界的運作原理。因為抽象,所以不會被眼前的具體事物所騙。
這種知識,就是所謂的『學養』。
透過『言應證否』,說出去的每句話都被要求是可被證明為不實時,我們就不得不自我約束,不會說些放在正反論述,代換不同主詞時都說得通的廉價論述。

第二種,是操作性的,透過面對實做,而碰觸到這個世界的運作機制。因為具象,得以一點一滴的,實際改變這個世界的面貌。
這種知識,我們稱之為『技藝』。
透過『行當試誤』,在進行每個行為動作時,都要設想預期的結果,進而得到與真實結果的誤差,再去追究誤差原因,改變操作方式,週而復始,不斷改進,我們就能累積出純熟的技藝。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能看到的,大多是上述兩種知識的持有與操作者。」

「那第三種呢?我們就看不到嗎?」
「第三種,世上實有,但也真的不容易看得到。這種知識,我們可稱為『體悟』。
『體悟』,意味著可以直接碰觸到這個世界運作時的後台機制,也就是我們稱之為『造化』的,那個既形而上又形而下的原理。

這種知識的出現,又有兩種可能:
其一,累積了多年的『學養』與『技藝』之後,言行都已內化為一種直覺狀態,不必刻意覺察思索,就可直證本來。
其二,因緣際會,橫空出世,在極少數人身上突然就出現了。這世上發生過一些類似案例,傳統上我們稱為「宿慧頓悟」。

「宿慧頓悟」不因求而得,不因迷而失;作為凡人,我們只能老實要求自己:『言應證否,行當試誤』,以此積累出一些知識。」

「要求這麼多,那說到底,我們為何要追求知識?」
「為了好奇,有趣,與自由。」

late night library.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面對認知,盤點現實

Cotswolds in Autumn, UK

「任何年紀的人都需要幻覺。
如此人類才不會太快放棄求生,因而導致滅亡。」

─Joseph Conrad,英國小說家,37歲之前為水手,《黑暗之心》作者

「當我們透過思考,面對永遠無法透徹的現實,得以盤點我們必然會發生謬誤的認知後,就可以心如止水,隨便這個世界怎樣都算了是嗎?」
「呃…不是沒有人這麼想過。事實上,每一代不管透過邏輯或經驗冥想後,就像電影中選擇紅色藥丸,得知這個冷酷現實的人,總有人選擇放棄。」
「放棄什麼?自己還是這個世界?」
「放棄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
「這樣不好嗎?至少他不會以為自己可以控制這個世界,也不會因此傷害別人。」
「不是不好,只是可惜了。」
「可惜什麼?」
「可惜了這個經歷各種可能,並因此讓自己昇級進化的過程。」
「啊我們都面對現實,也盤點認知了,是還要怎樣昇級進化?」
「我們可以試著翻轉一下,面對認知,盤點現實。」

「現實如何盤點?」
「找一張白紙,在最上方第一列寫下「REALITY」,提醒自己,這一列只能寫具體發生過的事物,不寫感覺或者期望。」
「具體事物千百種,到底要寫什麼?」
「當然是那些妳現在最關切,卻又不知如何是好的事。」
「那還是很多啊?」
「具體事物千百種,但嚴格來說,重要的只有三種:
1- 曾經存在,但妳再盤點時已消失的舊事物。
2- 過去不曾出現,卻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新事物。
3- 一直存在,但卻已變多變少,甚至變得不一樣的事物。

這三種事物,才是揭露現實變化的足跡,從這些足跡中,我們可以判讀變化的趨勢與流向。」

「為什麼要從現實發生過的事物開始?不能是感覺或期望?」
「還記得之前說過的:物質,能量,意識三個重疊的世界嗎?
具體事物來自物質所構成的這個時空,是能量固化沉澱後的結果,它不像能量始終在流動,也不會如意識般變幻無常,所以從具體事物開始,比較容易建構出這個思考架構。」

「那為什麼要只能寫在第一列,很多唉?多寫幾列不行嗎?」
「只能寫一列,一來是為了限制意識聯想的無限延伸,這樣就只能寫下真正重要的。
二來是為了準備後續的歸納,當妳寫完第一列的「REALITY」,我們就可以準備歸納出第二列。」
「第二列叫什麼?」
「「TRUTH」,現實事物的真實面貌。」

http://ibabel.tw/fair/index/1061

面對現實,盤點認知

Winter rain gleam, Taipei

「同時存在三個世界:
世界一:由物理客體和事件組成的世界,包括生物的存在。
世界二:由心靈主體和其感知事件組成的世界。
世界三:由客觀知識,如數學、邏輯所組成的世界。」

———卡爾.波普

Winter rain gleam, Taipei

「你說:”在能量已塌陷固化的物質界,我們得隨時提醒自己:現象歸現象,認知歸認知。”
是說我們常常會把現實與認知搞混嗎?」
「不是常常搞混,而是對人類而言,我們不可能碰觸現實,只能「認知」現實;在認知的碰觸、解讀與存檔「客觀現實」的過程中,必然會創造新的「主觀現實」。」
「那我們又如何提醒自己呢?」
「不妨從一個簡單的問句開始:
“妳以為的未來,是否符合妳現在的預期?”」

「要很悲觀的人才不是吧?大部份人誰不是認為未來會符合期待?」
「不。悲觀的預期也是一種期待:期待宿命的降臨。」
「靠,那誰不是啊?」
「對,所以若「是」,則「否」。」
「什麼意思?」
「若是符合妳主觀預期時,就一定不是客觀的現實。」

「這會不會太絕對了?我們不是偶爾也會有心想事成的時候嗎?」
「會。但心想事成通常是造化事物偶然到位,我們的認知再給予意義的結果,並非真的心想事成。
通常嚐過一次「心想事成」的人,想再複製一次成功經驗時,都會得到現實的教訓。
曾經有一位叫卡爾.波普的聰明人提出這樣的描述:

事物發生之前,都會有預期;事物發生之後,必然有結果。
預期+結果,就會產生我們自以為的通則。
預期+通則,產生了打算如何處理未來的「計畫」。
結果+通則,產生了印證加強通則的「解釋」。」
「那如果預期與結果不符呢?」
「那我們就會修改通則,讓它可以符合解釋。
人類終其一生,都在尋找通則,消去例外。
但真實的世界,卻永遠都在創造意外,破壞通則。」

「什麼是真實的世界?」
「當你以為世界是這樣子時,衪就一定不可能只是你以為的樣子。
而這個包含了你以為的,但其實無從認知無法描述的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

如同那部古老經典中有名的三段論所言:
“人言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若我們能體悟到此,或者就能面對現實,盤點認知,一瞥那個真實的世界。」

放棄認知,盤點現實

City in the afternoon, Taipei

「當你發現出發時對方向的認知,與現實環境有落差時,請先放棄認知,逐一盤點現實,從頭建構你此時的所在與可能的方向。」

—–《漂流》
———————
2013年六月初,當我發現創業時的想法與現實有很大落差時,我試著在筆記本裡記下十九個關鍵字,每一個字,都問了七個問題:

「true?」有哪些現實?
「what?」這些現實意味著什麼意思?
「why?」因何致此?
「so?」所以,你的態度是?
「if?」如果…會怎樣?
「how?」怎麼做到?
「how much?」要付出什麼代價?

不急,不趕進度,一個字,一個字問。
問的過程中,新的轉向與可能性,也就慢慢浮出來了…

http://ibabel.tw/fair/index/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