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周易》
「當我們學會為難自己,又懂得做事找制約點,那還會做錯事嗎?」
「當然會。
人存活在空間裡,就會犯瞎子摸象,以偏概全的錯。
人生老於時間中,就會犯刻舟求劍,拿昨天當明天的錯。
我們在這個時空中,只要做事,就註定隨時隨地都會做錯。」
「那不做事不就得了?」
「不做事,更錯。」
「錯就是錯,哪來的更錯?」
「做錯事的錯,讓妳有學習與改變的可能;
不做事的錯,讓妳一輩子陷在一種無從改變成長的停滯狀態。」
「那做錯事後怎麼改變那個錯?」
「不是改變那個錯,而是承認,接受那個錯。
錯誤發生了,就是個歷史事實,無從改變。
但妳願意認錯,才能改變錯過之後的自己,才能將錯就錯,將錯誤造成的既成改變當作制約點,尋找原先沒想到的其他可能。」
「所以做錯事最壞的就是死不認錯嗎?」
「不是。死不認錯還有一點扳回的機會,因為時間與空間一直不停的流轉,當初錯的事,有天時空環境全變了,說不定就變成對的;但前提是妳得設法活到那個時空改變的時候,所以當先知的必要條件是活很久,活不久的,就會變成先烈。」
「那做錯事最壞的是什麼?」
「還是認錯,快速又廉價的認錯。
當妳只是為了逃過責難而認錯,而非為了探究另一種可能而認錯時,妳會平白浪費青春與錯誤成本,卻只學會了狡猾與虛無。
這種認錯,不會讓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