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是內化的行為模式,高德性是需要高成本的,但德性不同於簡單的教育,需要個人和微環境的長期薰陶。
孤立的人只有才能,沒有德性。
歧視鏈是德性的成本差別,反映了個人所在微環境的文明水準。
信任和勇武構成一切政治德性的最初來源,在宗教和習俗的保護下積累文明的燃料。
物滿則溢,文明是德性積累越過閾值的產物。
德性產生秩序生產力,秩序輸出產生政治共同體。
人類將複雜共同體生產、積累、汲取和燃燒德性的運作機制稱為文明,將秩序的輸出、輸入、交融和衝突稱為歷史。」
——劉仲敬
西方文明或可追溯三個源頭,並與哲學三大論派呼應。
從希臘民主到羅馬共和,推翻部落寡頭而選擇眾議共識的社會制度,這是民主的方法論。
從猶太一神到羅馬基督,摒除呼風喚雨的諸神而獨奉救贖靈魂的人子,這是人性的價值論。
希臘民主與猶太人子相會於羅馬,成就了第一個統治西方的帝國。
帝國崩解後,知識與信仰散落各地,懷胎千年,乃有啟蒙。
啟蒙來自日爾曼理性主義與盎格魯經驗主義,起於對未知宇宙的探索與對現實世界的確認,這是千年黑暗後重建的科學本體論。
三者合一,最終融匯為如今我們熟悉的:「民主.科學,尊重個體而寬容多元」的,普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