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想要比別人更幸福一些。

We always want to be happier than others.

「如果只是想要幸福,這一點也不難。
難的是,我們總是想要比別人更幸福一些。」

———-孟德斯鳩

We always want to be happier than others.

「當我們接受恐懼而經歷這個世界的無常後,會發生什麼事?」
「當妳可以讓自己降到最低的生存維度而自得,通常再來的變動,都會比妳現存的維度更高些,更好些。」
「這就是自得其樂嗎?」
「嗯,也可以說是,小小的,可確定的幸福。」

「小確幸不是常常被人詬病,被人瞧不起嗎?」
「為什麼小確幸會被人瞧不起?」
「嗯,因為這種小小的幸福,會讓人耽溺現狀,不求上進,消磨志氣,浪費生命?」
「所以,不安現狀,努力上進,志氣遠大,生命就會滿足充實嗎?」
「不是嗎?」

「不一定。曾經有一位冰雪聰明,名叫漢娜.鄂蘭的女子,她將人類活在這個社會時,必須與社會交換產出的行為,概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我們熟悉的”勞動(labor)”。
每天為了生活所需而勞動,在沒有累積資產剩餘的狀態下,只要想掙一口飯,就得勞動;勞動換來消費,消費支撐下一次的勞動。

第二種,來自古典希臘的傳統,謂之”工作(work)”。
意指透過個人的技藝,創造可以對抗時間,形塑當代文明的產物,如文學、繪畫、音樂、建築等…。

第三種,她稱為”行動(action)”。
如果一個人,願意向公眾展現她的想法、經歷,讓社會有更多的資訊可參酌,乃至提升為共有的知識或群體的感動,那麼她除了成就了個人的自由外,也因著讓公眾有更多選項,而擴大了整體社會的自由邊境。

如果妳的行為模式是”勞動(labor)“,因為報酬就是消費,而消費又是可見的事物,所以難免比較;即便是所得已經遠遠溢出需求,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拿溢出的部份去消費,然後以下次可以消費更大更貴的事物為生命目的,且相信自己是努力上進,志氣遠大的。

每一次消費,都會帶來一種短暫的滿足與目標達成感,就好像打電動破關一樣,直到打倒最後的終極BOSS之前,妳永遠在勞動與消費之間,循環擺蕩。

親愛的,如果有人以”勞動楷模”而獲得別人終生難以企及的消費權力,那是他應得的,我們可以為他高興;

但若是他以此為全世界的價值座標,告訴我們說:「民主又不能當飯吃」時,妳可以笑笑,心中知道,我們有別的,不同於他們的,所謂幸福的選項。」

Back Alley, Taipei

如果你想要的只是幸福,那妳應該早早找到信仰…

Faith from afar, Malta

「有信仰的人通常比較喜歡自己是正確的,而非慈悲的。
他們也常難以捨棄自我中心,需要宗教來背書自己的自尊自大以及個人認同。」

─Karen Armstrong,曾為修女,後成為比較宗教學者。

Faith from afar, Malta

「所以,有理想的人,就是有信仰的人嗎?」
「我想不是的。理想與信仰,其實是兩回事:

信仰是指相信一種已知的價值。
有信仰的人,會用這種價值,來比對世間事物,作為他們對待這些事物的態度與取捨。
在這個比對與取捨的過程中,他們也同時把個人與這種價值合而為一,取得讓自己可以安適與居高臨下的好位子。

他們容易把世界視為一種黑白分明的靜態系統,躺在他們面前無法動彈,等著他們透過一種簡單的認知與行動,改變一切,讓世界更美好。」

「簡單不好嗎?」
「自己活得簡單而不假外求很好。但無視於世界是一個複雜多元的動態體系,強行以神意或善意為名侵入,卻常常帶來讓別人哭笑不得的災難。」

「那理想主義者呢?」
「理想主義者,永遠在已知的事物中,尋找一種他們猜想有,但不確定那是什麼的,未知的『理型』。

他們時刻戒慎恐懼,知道自己尋找的,不一定是別人想要的。
他們在世間諸般事物裡,向上求索共同的本質,向下辨識不同的差異,經歷無常,身不由己;時而高峰獨攬,時而低微窘困,感受一次又一次的豐美與荒蕪,至死前一刻,都還在尋思疑惑,跌撞不得的旅途上。」

「聽起來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而那些尋找理想的人是自找苦吃?」
「是的。如果你想要的只是幸福,那妳應該早早找到信仰,讓自己融入那個平安喜樂的大家庭中。」

「那你呢?幸福不好嗎?」
「幸福很好。我只是無法相信,交出相信就能得到的幸福;也不認為,生命是為了追求幸福而來。」

「那理想主義者尋找的,究竟是什麼東東啊?」
「理想主義者,終其一生,只為尋一個不受惑的人。」

Faith from afar, Malta

人生是用來快樂幸福的嗎?

The Lost Colony Hotel, Taipei

「昔時,所羅門王令其臣訪求天下,尋一「令樂者愁容,使泣者為笑」之物;半年頃,臣子呈一指環,上鎸希伯萊文為:「גם זה יעבור」,王見之色變,揮手令去。其文謂:「This too shall pass」,「一切終逝」意爾。——《猶太民族故事集》

「揭締、揭締,波羅揭締…(經受經歷,因經歷而超越…)」—- 《般若般羅密多心經》

The Lost Colony Hotel, Taipei

「 我們可以改變事物對我們的意義,讓他變得沒那麼重要;也可以在心識中逃離身處的場所,讓此刻的衝撞困頓無法影響我;甚至可以在當下就跳開自我的侷限,用天使的視野來包容一切;但說到底,我們為何會痛苦心碎?」
「妳經歷過快樂幸福嗎?」
「在某些片刻,某些場所,某些人身邊,是的,我經歷過快樂幸福。」

「然後呢?」
「然後我當然希望這種幸福感永遠持續啊!」
「妳覺得可能嗎?」
「我知道不太可能,但這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嗎?」
「人生是用來快樂幸福的嗎?」
「難道不是嗎?」
「當然不是。」

「那些承諾我們可以離苦得樂,卸下重擔的先知聖者,難道是騙人的?」
「他們沒有騙人,是我們濫用幸福快樂了。
就像甜味讓人愉悅,但妳若在所有的飲食中都加了糖,有一天,就算妳不飲不食,嘴裡舌尖,泛出的總會是苦味。
妳一心惦記著曾有的幸福快樂,那此刻經受的,只要與記憶裡的幸福不像不合不對不是,都會變成痛苦心碎。」

「所以我只要不快樂,就可以不心碎了嗎?」
「這是一種方法,是讓自己退化成無知無覺單細胞生物的好方法。」
「啊不然是要怎樣?」
「感受快樂,也經受心碎。」
「這不是廢話嗎?繞了一大圈,這跟我現在有什麼不同?」

「This too shall pass,當妳記得自己,意識到這一切都會過去時,妳就會變得跟現在不一樣。」

The Lost Colony Hotel, 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