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正在欣賞的人,是誰?

Old Town, Prague

「”一致”( consistency),牽涉的範圍極廣,意指真正的自然法則。

以繪畫技巧方面而言,”一致”指處理光影效果丶比例丶透視,使繪製出的對象獨具特色,與眾不同;
外觀上各部份的表現方法與視覺效果・都要互相協調統一・最後能表現出繪製對象的獨特整體感,作品風格也會把畫家本人特性展露無遺。

什麽是一致?可以想成是把一切元素匯集起來・並彙聚成完整的整體成果。」

—安德魯.路米斯.《素描的原點》

Old Town, Prague

「你之前曾說:「客觀觀察,應從”比例(Proportion)”,”透視(Perspective)”,”建構(Construction)”,”輪廓(Contour)”與”塊面(Planes)”開始。

又說:主觀審美,可從”概念(Conception)”,”布局(Placement)”,”樣式(Pattern)”,”特色(Character)”與”一致性(Consistency)”著手。」
「是的。」
「眼前的事物各式各樣,你又既是觀察,還要審美的,最後怎麼讓衪們一致呢?」
「有一種態度,既是觀察,又是審美的,我們或可稱為欣賞。」
「欣賞怎麼讓這一切變得一致?」

「就以和我們相隨至死的陰影來說好了,要欣賞陰影,就包括五個項目,十六種因素:

一.光源。
要照見事物,讓雙眼得見,必然要有光。
光源要考量:1- 發光體為何?日光?還是燈光?或是不知從何而來的返光或泛光?
2- 光的方向?從何而來?經過哪裡?消逝於何方?
3- 明度?亮到讓人無法直視?還是幽微如深夜水塘的瀲灩?
4- 色溫?暖如冬夜火燼?或是寒如春朝曙前?

二.被照事物
5- 狀態?是移動如風?還是穩如泰山?
6- 形狀?是方塊是圓球?是三角或圓錐?
7- 意涵?是一望即知其意義或功用的事物嗎?還是不知其然?

三.承受光與影的平面
8- 形態?是黃昏時腳下的碎石路面?還是正午烈日下,異國小店的粉白壁面?
9- 塊面?是平整的?或是破碎的?
10- 材質?是吸光的柏油石礫?還是反光的滑亮金箔?

四.陰影
11- 形體?攤開成平面?或扭曲出立體的構形?
12- 邊緣?銳利可見?還是模糊不清?
13- 層次?闇如深淵?或如古井,向下逐次,灰階漸暗?

五.觀看者的視點
14- 透視?妳站在哪裡看?站得多高看?
15- 景深?妳看到的,是天地遼闊的遠景?還是細緻深刻的特寫?
16- 結構?妳怎麼處理事物間的輪廓?與空間留餘之間的關係?

上述這十六種因素,妳若是試著讓彼此形成呼應與關係,視覺上的一致性就會慢慢浮現。」

「但是到最後”觀看者的視點”時,就已經從客觀的觀察到主觀的審美了嗎?」
「是的。嗯,其實還有第十七個因素,可以讓我們超脫出客觀與主觀的對立。」

「什麼是第十七個因素?」
「意識到有人正在用十三種因素觀察,三種因素審美;覺知當下,觀照自身;
當妳的靈視跳出身外回頭一望時,輕輕問一下,那個正在欣賞的人,是誰?

這回頭一望,超越了所有的主觀客觀,讓我們得以將一切的元素匯集,而瞥見一致的整體。」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離群值

Outliers

「 以前我以為有一種鳥,一開始飛就會飛到死亡的那一天才落地。
其實它什麼地方也沒去過,那鳥一開始就已經死了。

我曾經說過不到最後一刻我也不會知道最喜歡的女人是誰,不知道她現在在幹什麼呢?
天開始亮了,今天的天氣看上去不錯,不知道今天的日落會是怎麼樣的呢?」

——張國榮.《阿飛正傳》

Outliers

「為什麼整體需要那麼在乎個體?如果就是那一兩個討厭鬼,直接跳過忽視不就好了?」
「愈是討厭鬼,他所經歷的與所創造出來的,對整體就愈珍貴。」
「@@“,怎麼說?」
「妳聽過『偏差值』嗎?」
「你是說日劇中常聽到的,日本高中生考大學的量測單位嗎?」
「呃,那個算是一種,但我說的,是指統計學上,計算一組數據分佈離散程度的落差:
大部份人身處在這個社會裡,就像群落在中心區塊的數據,雖然每個人各有不同,但都是距離平均值不遠,標準差小的個體;
每天早上傍晚,妳都可在路上看到這一大團人,面目模糊,分不清誰是誰,但卻是構成這個社會,推動這個世界繼續前進的主力。
但有些人,或是極善極惡,或是極自戀極無謂,但卻面目清楚;他們都是偏差值極大,落在分佈座標極遠的邊角,這在統計上,被稱為『極差』,又稱為『離群值』。」

「為什麼他們所經歷與創造的,會對整體是珍貴的?」
「這些離群的,註定經歷大部份個體無從經歷的境遇,帶來更為深沉複雜的體悟,從而優化神聖資料庫的品質。
他們會創造大部份個體無法創造的可能性,帶來更為多樣的未來路徑,從而擴大神聖資料庫的邊界。」

Outliers

國家的目的

Royal Exchange.Manchester

「國家的目的是自由。

het doel van de staat is de vrijheid。」

—斯賓諾莎(Spinoza.1632-1677)

Royal Exchange.Manchester

「你說:『只有在自由意志的選擇下,才能維持多樣與有序,處在進化的狀態中。』?」
「是的。任何一個想讓自身持續進化的整體,都必得同時維持多樣與有序這兩個狀態,就像一個看似吵雜混亂,但隨時成交數千筆交易的市場。」
「為什麼多樣與有序可以造成進化?」
「多樣,才能混血產生新物種,也避免了萬一變異大難,單一物種全體被消滅的風險;有序,才能讓多樣物種,彼此交換資源與能量,建構穩定的發展基礎。
但要注意的是,必須是多樣在先,然後有序才能出現;如果一開始就要求有序,通常多樣就無法出現了。」

「你的意思是說,可以先亂,但不能先管?」
「是的。有序是手段,多樣才是目的。人類從建立起第一個文明開始,就像走鋼索一樣,一直在這兩者之間維持平衡。

我所尊敬的斯賓諾莎先生曾言:『國家的目的是自由』。
整體只是我們維繫,創造多樣化的有序手段,而非目的;任何一個開口要求你崇拜敬愛,為之奉獻犧牲的整體,都是拿錯劇本的錯亂角色。」

「那怎樣才是拿對劇本的角色?」
「理解每個人的特殊性是整體寶貴的資產,認知每個人有不同的意見才能讓整體有所選擇,不會碎碎念每個人都要愛她,不會要求每個人為了自己不同於整體的認同,而必須悔改道歉。」

http://ibabel.tw/fair/index/1017

Royal Exchange.Manche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