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好的?什麼是美的?什麼是讓我想成為的?

Thinking of Van Gogh

「開始畫之前・先閉上眼晴,試著用心把繪製對象透視清楚,想一想繪製過程的每個步驟階段,思考這次繪畫的基本構想與目的。

這些凖備事項,稱為”概念”( conception),即對繪製對象確立概念,使其具體成形。」

—安德魯.路米斯.《素描的原點》

Thinking of Van Gogh

「客觀觀察要從比例開始,那主觀的審美呢?」
「從概念開始。」
「什麼是概念?」
「我的志願。」
「小學的作文題目?」
「對。讓一個尚未碰觸到真實世界的小學生,將自身未來的欲望投射到對世界的想像,這就是概念。」

「這跟審美有什麼關係?」
「因為是想像與主觀的,所以妳志願成為什麼角色,必然跟妳的價值有關:什麼是好的?什麼是美的?什麼是讓我想成為的?而決定這種想像的,常常是來自某個畫面,某種影像所引起的欲望。」
「但每個人小時的志願都不一樣啊?」
「每個人的志願,除了投射出妳的欲望外,也呈現妳對美感的取捨:有些人想成為軍人,因為雄壯與陽剛吸引了他;有些人想當空姐,因為不管如何煩瑣操勞,總是看來優雅從容。

志願與概念一樣,都得包含兩個因素:我與這個世界。然後才會發生這樣的念想:
我是誰?這世界現在是什麼樣子?我想讓這世界變成什麼樣子?我想讓自己在這世界裡成為誰?」

「這跟繪畫又有什麼關係?」
「每個繪者,在他立足於他要描繪的場景之前,也都得經歷類似的過程:
我眼前的世界是什麼樣子?我想讓衪成為什麼樣子?我如何表現我心中看到的樣子?」

「如果主觀的概念太強大了,是否就會改變客觀的世界?」
「不一定。有人在世時就名利雙收,也改變了這個世界對美感的標準;有人終其一生,窮困潦倒,死後卻感動了無數人。」
「為什麼?」
「來自主觀的概念愈強大,與客觀的世界必然愈不相容,落差愈大,摩擦也愈強烈。
有人生逢其時,這世界正等著被改變;有人生不逢時,這世界只能讓他在角落裡自生自滅。」

「哪那位概念強大,又與世界不容,卻又生不逢時的人,不是很倒楣嗎?」
「還記得我以前跟妳說過的?人終歸一死,我們能擁有的,只是經歷。
那人雖然經歷了困頓無助,悲涼自棄;但生命中任何一點小小的溫度,就能讓他感受暖意;
而他那與當世不容的概念,必然伴隨著他的經歷,讓他的生命得以豐厚深沉,不枉人身。」

Thinking of Van Go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