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與看見

Autumn evening sky, Taipei

「只要我能擁抱世界,那擁抱得笨拙又有什麼關係。」—–卡謬

Autumn evening sky, Taipei

當我們能將流轉的注視停止時,才會看見。

看見我們心在何時?身處何地?
看見我們與所在環境的關係是什麼?從何而來?因何在此?
看見可能。

一個空曠環境,只是生命龐雜而有限的場景之一。
只有我們決定在其中發生什麼事?這個場景,才會變成對我們有意義的「存在(Being)」。

停止搜尋,我們才能瀏覽。
停止注視,我們才能看見。
停止比較,我們才有所選擇。
停止選擇,我們才擁有可能,成為存在的一刻。

http://ibabel.tw/fair/index/398

Autumn evening sky, Taipei

我們為什麼認同?

Colonial Civil Service Dormitory, Tainan

「我愛妳如同虔信者渴慕聖地,
如同旅行者癡迷前程漂泊不定;
如我此一異鄉來者沐恩亞美利加,
如盲者疼惜他對光明往日的回憶。」

—–亞瑟潘.《四個朋友》

Colonial Civil Service Dormitory, Tainan

1980年代,台灣戰後第二代,在繁榮的城市遇見彼此。
本省男孩娶了「外省婆仔」,外省女兒嫁給「土台客」;家族長輩雖不好說什麼,但對於來自異文化的女婿與媳婦,多少忐忑不安。
而今想來,那些真心的,對血緣傳統的「背叛」,卻開啟了這塊土地的更多可能與自由。

我們為什麼認同?
認同血緣,是為家族。認同地緣,是謂國族。
認同你所相信的美好事物,為之取捨,便是文化。

文明的延續,常常是地緣重於血緣,而文化又重於地緣。

簡單的說:你跟誰生活在一起?比你是誰生的重要。
而你願意投注有限生命的那件事,又讓你跟誰生活在一起?變得不重要。

文化是由來自許多不同血緣與地緣的生命,因其自由意志,所形成的共同靈識;來自過往,望向未來。

血緣延續,地緣常在。但在時間千萬年無涯的荒野裡,你所相信的這些美好事物,只會出場一次,再無其他。

http://ibabel.tw/fair/index/392

Colonial Civil Service Dormitory, Tainan

必要條件與充份條件的差別是什麼?

Common values form groups.

「比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

柔順中正,上應九五。自內比外,而得其貞,吉之道也。占者如是,則正而吉矣。

《象》曰: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得正,則不自失矣。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Common values form groups.

「所以,如果要成為國際社會的一份子,就是要形成利益交換關係?」
「利益交換,危難共擔,都是加入國際社會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份條件。」
「必要條件與充份條件的差別是什麼?」
「必要條件是指一定要具備,若不具備這條件,事情就不會發生。」
「是啊,這不就得了?」
「但就算具備了這條件,事情也不一定會發生。」
「靠,這算什麼?」
「就像出國旅行,有預算準備是必要條件,沒有錢,妳哪裡也去不了。」
「那充份條件呢?」
「充份條件是指,當必要條件具備之後,其他尚須到位以促成事情發生的條件。
以出國旅行為例,金錢預算當然一定要有,但妳也得有可以請假出國的時間,有想去某地的欲望,這些就是讓出國這件事得以發生的充份條件。」

「那除了利益交換,危難共擔這個必要條件之外,成為國際社會一份子的充份條件是什麼?」
「共同的價值信念。」
「靠,這不是敵人每天都在嘲笑,說講那些都是假大空的謊言嗎?國際無道義,只存在利害與強權?」
「嗯,如果敵人那麼用力嘲笑否定,那通常就是他們在乎又害怕的事。

如果妳與國際主流社會擁有共同的價值信念,那麼溝通合作時,會比不同價值信念者有更多的信任基礎,這是優勢。
而這種共同價值信念,在妳還沒拿出必要條件之前,不免顯得蒼白無用,也必然經受內部的自我質疑,這是劣勢。
但只要妳撐得過那段期間,挨到了必要條件具足時,這個共同價值信念就會像春天的花蕊般吸引不同的國際友人來訪,這是機會。
同樣的,妳的轉機難免造成妳的敵人認定的危機,會催化他們想要儘快處理妳解決妳的動機,這是威脅。」

「說到底,你所謂的共同價值信念是什麼?」
「政府與公民之間訂有契約,執政的權力來自人民定期的評選與授予。不來自祖靈上帝,更不來自黨國父輩打下來的江山。
國族來自社會共同建構的生活方式與選擇,不來自使用同樣的語言文字,更不來自我的爸媽跟你的爹娘在四百年前曾住在同一個村莊。」

Common values form groups.

我們誠實,不因為人格高尚,而是謊言如此珍貴。

We are honest because lies are so precious.

白瑞德:「如果你搶錢發財,那麼你應該去搶富人和強者的錢。你為什麼要去搶窮人和弱者的錢呢?自古以來,從綠林大盜羅賓漢以來,搶富人強者的錢,都被認為是不違反道德的,甚至,是被讚賞為很道德的。」

郝思嘉:「因為,因為,搶窮人的錢更容易更安全!」

—-《亂世佳人》

We are honest because lies are so precious.

我們誠實,不因為人格高尚,而是謊言如此珍貴。
要好好說一個謊,必須具備三種條件:

一.謊言要有效,說謊者必先積累一定質量的信任資產。
這世上會害死人的謊言,通常來自之前被民眾信任讚頌的好人。

二.謊言總在不經意時被檢證,所以說謊者得時時記得,擁有龐大的資料庫。
但由於它在現實中並未真的發生,所以說謊者又要有自我產生虛構畫面的能力。

三.謊言出口,就需要另一個謊言支撐,所以說謊者要有前後一致的邏輯能力。
而謊言之間,如同磚石互相扺補,每砌上一塊,就失去一個選擇,最後形成一個沒有出路的深黑礦坑。

所以我們只是不得不誠實。
但每一天的誠實,卻為不知何時到來的,宿命般的說謊時刻,提供了讓人無法拒絕的豐美酬謝。

說謊是如此高難的技藝,而世上多的是高估自已能力的人;
所以我們聽到的,多是粗陋的生手習作。

那些偉大的說謊者,不是去革命造反,改變成真;就是去寫小說,用謊言說實話了。

We are honest because lies are so precious.

廉價的信任與懷疑,都來自於不相信自已。

Ce qui compte vraiment,
ce n’est pas ce que les yeux peuvent voir.

「很多時候別人認為我是個騙子,可我一直都很誠實,只是誠實的方式讓別人通常不相信我。」

—理察.費曼

Ce qui compte vraiment,
ce n’est pas ce que les yeux peuvent voir.

有廉價的信任,自然也有廉價的懷疑。
廉價的信任與懷疑,都來自於不相信自已。

廉價的懷疑者,會失去兩件寶貴的事物:

一種,是別人對你的信任。
你老是懷疑別人,別人如何相信你?

一種,是對可信任事物,與對人的敏感度。
不加思索,先疑再說。如同每餐必重麻大辣,日久就嚐不出食材原味的隱約甘甜。

最後,當你無可依信,而必須作出選擇時,就只剩下廉價的信任了。

《小王子》裡,那隻慧黠的狐狸說:「真正重要的東西,不是眼睛可以看得到的。」

她不是懷疑,只是看見。
她也不是信任,只是知道。

Ce qui compte vraiment,
ce n’est pas ce que les yeux peuvent voir.

我們被騙,不來自於笨,而是來自廉價的信任。

We are deceived, not because of stupidity,
but because of cheap trust.

「騙子一旦成功,就不須要再說謊了。
因為被騙的人,會持續那個謊言。」

—–莎士比亞

We are deceived, not because of stupidity,
but because of cheap trust.

我們被騙,不來自於笨,而是來自廉價的信任。

廉價的信任,來自兩個原因:
一種,是我們的慾望。
當我們想要時,就會傾向相信那是真的。

一種,是我們的恐懼。
當我們害怕時,就會想儘快解除憂懼,不管它是不是真的。

只要碰觸到心中的慾望與恐懼時,我們就應小心檢視,警醒,懷疑。
如此,我們那脆弱的信任,才會因著懷疑,而變得稍微強壯且有些價值。

http://ibabel.tw/fair/index/407

We are deceived, not because of stupidity,
but because of cheap trust.

為何要勉強自己加入這些人際網絡?

Summer’s Dying Pond, Taipei

「比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

比之初,貴乎有信,則可以无咎矣。若其充實,則又有他吉也。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Summer’s Dying Pond, Taipei

「要建構自己說得上話的國際關係脈絡,就得主辦一個趴替,善待第一波願意來跟妳親善的朋友。
啊如果之前人緣真的很差,或者全世界被妳那個強大的敵人警告不許跟妳作朋友,不然後果自負,那怎麼辦?」
「我曾經聽過一位風評不佳,多有爭議,但坦承自己就是個登徒子的公眾人物說過:
當你走近一個房間裡,裡面有多位女士,作為一位登徒子,你應該去跟哪位搭訕?年輕的?漂亮的?看來寂寞的?還是珠光寶氣有錢阿姨?」
「所以咧?他的答案是什麼?」
「你應該不要去想你想跟誰搭訕,而是專注觀察,誰對你有興趣?走到那位面前,微笑,說話就行了。如果她對你有興趣,你說什麼話都不重要。」
「靠,這個是先求有再求好的概念嗎?」
「呃…妳要這樣說也行。山不來就我,我自應就山。
但不是隨機亂找或只依自已欲望,而是要觀察外在情勢,找出第一位潛在的,願意跟妳交往的朋友,讓他浮出檯面:

這一局重點在超前佈署,所以妳的行動應儘快試誤,錯了也沒關係,這是妳的優勢。
但因為大家都在觀望,所以妳的行動多所不便,也因為不熟悉,犯錯難免,這是劣勢。
只要妳抱著交往的誠意,而不是太多算計,就算失敗了,也會讓旁邊觀察的人感受到妳的誠意,成為妳意外的下一位朋友,這是機會。
但妳的行動也必然會引起視妳為禁臠者的反撲,加強對妳的封鎖,這是威脅。」

「我還是不懂,開國承家,自立自強不是很好嗎?為何要勉強自己加入這些國際啦,社會啦的人際網絡?」
「因為人類之所以可以在數萬年的演化中爭得現在的主導位置,靠的就是群體的社會性,不是個別的驚才絕艷,橫空出世。
一個人的好,放在社會脈絡裡,就有可能放大數百倍,造福更多人。
同理,一個新興國族,放在國際網絡裡,她能貢獻的價值愈高,國際間對她的欲望愈大,她也就相對愈安全愈自由。」

Summer’s Dying Pond, 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