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全世界都需要你,就是一種重要的技能。

Colonial Japanese Zen Temple, Taipei

「 聽聞事物,是資訊。
辨識事物之間的共性與差異,則可分類為資料。
了解事物的因果關係,影響範圍,能客觀判斷的,是知識。
知道客觀知識,得以主觀評量事物的意義,選擇態度,取得資源,發展技能,則是智慧。」

—–佚名

Colonial Japanese Zen Temple, Taipei

「當我們定義事物(WHAT),列出可選擇的三種態度(SO)後,不能就依我們的直覺好惡選擇嗎?」
「當然可以。事實上,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的選擇,也就是依他們各自的直覺好惡而已。」
「啊這樣有什麼不好?」
「依直覺好惡選擇,所有的碳基生物的本能都做得到。人既然作為碳基生物的終極演化,有思考與想像的能力,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些。」
「怎麼更好?」

「還記得意識→能量→物質這個順序嗎?
選擇態度來自意識,而要讓事物要發生,必然源自於能量的驅動。
能量驅動後,若能有序化,避免熵的失亂;
則不是向上昇華為意識,就是往下結晶為物質。
昇華為意識的,就是形塑事物的技能,也就是我們之前所談的”形而上”,先有形式,才有事物的概念。
結晶為物質的,就是打造事物的資源,也就是我們之前所談的”形而下”,要有材料,才有事物的實體。」

「三種態度都有嗎?」
「不一定,要給予不同態度的能量配置,就需要源自感情的想像(IF),就地取材或是憑空創造。

如果我們選擇挑戰對抗,那就要問,這個構成挑戰的知識,與可以對抗的形式是什麼?
然後問如果我們擁有有足夠的資源或物件,能否去支撐這個挑戰對抗的局勢?

如果我們選擇合作共生,那也要問,人家憑什麼要跟我們合作?我們拿什麼資源跟人家共生?

如果我們選擇逃跑…」

「等一下,如果如果,像你說的遠古先民,也許還可以從非洲一路逃跑到全世界;但現在這個世界,國族邊界都已經固定僵化,怎麼逃?」
「這個問題,在百年前現代化席捲全球時,亞洲的某個小島國就遇過了,而他們提出的對應方案,就是”脫亞入歐”。」
「拜託啦,我知道你說的島國,他們就在亞洲的最東邊,是要怎麼脫怎麼入?」
「以前聊過,我們與世界,建立在三層關係上,還記得嗎?」
「血緣,地緣,與生活方式的價值取捨。」
「對,社會與世界的關係也一樣。還記得怎麼決定輕重嗎?」
「你愈能自主決定的愈重要。那些天生註定,你不能決定的,就要讓它變得不重要。」
「是了。就算血緣與地緣是無法移動的,你也可以自主選擇你認同的價值取捨與心甘情願的生活方式,來切割與逃離。」

「那有什麼技能是三種態度都可以用得上的嗎?」
「讓全世界都需要你,就是一種重要的技能。」
「可是你的敵人也可能擁有另一種全世界都需要他的技能啊?」
「嗯,那就要看資源了。」
「靠,通常敵人的資源不都是比你多上好幾千倍嗎?」
「也是,但有一種終極資源,是零和關係,卻常常不是擁有好幾千倍資源的人所能擁有的。」
「什麼終極資源?」
「時間。
你看那些急切的,號稱要在這個世代就解決什麼問題的,通常就是私心自知,時間不站在自己這邊的人。」

Colonial Japanese Zen Temple, Taipei

有不同的態度,我們才得以選擇

Spring tree with flowers, Taipei

「好日子只會得到壞教訓,
讓我們自以為已經知道一切了。

智慧,就是你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
才能得到的東西。」

——-霍華.馬克斯(橡樹資金創辦人)

Spring tree with flowers, Taipei

「當我們定義事物的意義,建構了”客觀現實的倒金字塔”後,如何重建主觀的認知?」
「人類的意識,有兩種基本驅動力:”追尋意義”,與”轉換意識”,不管我們要或不要,這兩種驅力永遠都存在於我們體內。
我們已使用”追尋意義”來完成”客觀現實的倒金字塔”最後端點,就可以”轉換意識”,來開展往下擴延,開展大於一的”主觀認知的正金字塔”。」
「”轉換意識”如何開展大於一的可能選項?」
「不同的意識,就會帶來不同的態度;有不同的態度,我們才得以選擇。」
「有哪些選項?」

「事物於人,無非利害關係。近利遠害,趨吉避兇,就是”所以(SO?)態度的選項。
當你對事物明確定義後,至少有三種態度可以選擇:

首先是”挑戰與對抗”。
這個事物不利於你,但又佔據了你在乎的資源與利益,你必得挑戰它,對抗它,乃至消滅它;才能開展更多的選擇與更好的可能。」
「要挑戰對抗一個事物,要先作什麼準備嗎?」
「要先將其排出你的系統之外,將其標識為”他者”;也就是,我們跟他們不一樣,不是同一國的。」
「然後呢?」
「將這位他者與其他的他者區隔,讓它站在你的對立面。」
「這種事我們每天在網路上都看得到吧?」
「嗯,但很多人都忘了一件事:當你打算對抗挑戰某個”他者”時,你應該先盤點清查”我對他的欲望是什麼”?」
「為什麼要盤點這一項呢?」
「欲望構成權力,你對”他者”的欲望,就是構成”他者”能宰制你的權力。
這些欲望,哪怕再微小,也會變成對抗挑戰”他者”時的外部弱點與內在阻力,最後導致失敗。」
「那盤點清查出這些欲望之後呢?」
「轉移欲望的需求來源,或更好的,自我解決這些欲望,不假他人。」

「那如果這些欲望真的只能靠對方,我也不是很想對抗挑戰呢?」
「那就可以考慮第二種選項:合作共生。」
「合作共生要考慮什麼?」
「它對我的欲望是什麼?」
「為什麼要考慮這個?」
「明確它對我的欲望是什麼?就可以知道我對它的權力可以掌控到哪裡?
可以設定要讓它有多少成份可以進來我的系統內,或我送出多少資源融入它的生態圈?
最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不再形成對立的”他者”關係,但你還可以設法從內部引導這個共生體朝向你所期望的方向變化。」

「靠,這很難吧?大部份以小事大,自以為可以改變對方的,後來不都是被家暴滅族?」
「嗯,這也是實情。所以,還有第三個選項:逃跑。」
「就是那個很可恥但很有用的選項?」
「逃跑一點都不可恥,人類就是從遠古一路逃跑至今,適應不同環境與挑戰,才變成今日地球上碳基生物的終極演化。」
「那逃跑要考慮什麼?」
「這個你想遠離的事物,害怕什麼?而你,又害怕它什麼?」
「這樣可以幹嘛?」
「再強大的事物,也會有它不可避免的恐懼與威脅,找出這個,就算你目前無法利用,也至少在心理上知道對方並不神聖,不是什麼正在崛起或永存不滅的光榮帝國,這是”去聖”。
直視自己心底對這個事物的恐懼,才能理性處理,知所進退,就算在目前的時空條件下無法立刻逃離,也可以讓自己不致因恐懼而做錯選擇,這是”除魅”。」

「對抗,合作,逃跑;確定態度就可以做了嗎?」
「當然不行。態度是就算自己明白了,還得往下再延伸一層,盤點這三種態度各自的資源與技能,才知道哪一種最有機會做得到。」

盤點現實,重建認知

River City, Taipei

「 一個系統的分化,以及對環境指涉的斷絕,乃是確保界限,使系統得以建立自身複雜性的先決條件。」

—–尼可拉斯.魯曼(1927-1998)

「 從盤點繁雜的現實事物(REALITY),歸納出共同性質的(TRUTH),再找出事物轉折點的(WHY),才能做出定義事物的意義(WHAT)嗎?」
「呃…其實大部份人都不會這麼麻煩,人本來就是追尋意義的生物。為了將擁有的資源能量做最有效的交換使用,人類早在演化過程中,發展出第一時間就給予事物意義的本能。」
「那我們幹嘛要給自己找麻煩?」
「大家都在發落本能,世界就會陷入失序的混亂,直到熵-終歸熱寂。
但如果混亂邊緣,有一兩個人願意思考,這些混亂就會出現某段時間,某種程度的有序化。」

「是喔?那我們應該如何定義事物的意義?」
「首先,劃出邊界。在經過上面三層的客觀分析後,我們應可辨識出,我們所認知的事物:不是什麼!」
「就跟偵探小說捉兇手一樣,先排除不可能犯案的人嗎?」
「嗯,不是這個,不是那個;排除到剩下最後一個,我們就將它作為原型,予以意義。」
「只能一個嗎?」
「只能一個。因為這個意義是承接上面三層客觀分析的歸納,又是要往下演繹三層主觀設想的基礎,所以必須建立一個單一的點。
就像沙漏的中間縫隙一樣,只能讓一顆沙子容身而過,才能儘可能精準的量度時間。」

「那要如何處理這個排除一切不是之後的意義?」
「空間的俯看,與時間的回望。」
「 什麼意思?」
「任何意義產生時,一定都來自我們當下的認知。但當下的認知必然受限人身,從人身的角度去定義,就像棋子的視野受限於棋盤一樣,不知道自己該走哪一步?」
「不以人身的角度?難道是要以神的角度嗎?」
「差不多,就算不是神,也是要讓自己試著由棋手的角度,來俯看自己身處的形勢與全局。」
「俯看什麼?」
「此事與自己,與其他相連事物的關係。」

「那回望呢?」
「想像自己多年後即將遠行,在彌留的最後一刻,回望此刻,用這樣的語境試問自己:這事對我的意義是什麼?」
「呃…有點變態吧?」
「嗯,總比我們很多年後再來後悔要好一些。
但意義總是流動的,你現在去試著解釋定義,就是為了哪天時移事往,意義不同時,可以拿此刻的意義作為對照組。」

「這樣做的人多嗎?」
「很少。但每個世代,也都總有一些人試著這樣尋索意義。就像前幾個世代,曾有位詩人寫下:
“試上高峰窺皓月,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
「什麼意思?」
「某個高貴的心靈,忽然驚覺自己身處在一個高貴只能帶來痛苦與不堪的時代。」
「靠,那他把自己拉到那麼高幹嘛?很多人每天在地上跟塵土磨擦不也一樣過日子嗎?」
「他只是無法欺騙自己。但可惜的是,他功課只做了一半,認同了當下的不堪。」
「那要怎樣?」
「給予當下事物意義後,即便客觀現實再怎麼痛苦不堪,我們也可以選擇這個「自願的受苦」為起點,往下重新建立認知。」
「怎麼建立?」
「逆轉剛剛從物質→能量→意識,一層一層盤點出來的現實;再一層一層建立由意識→能量→物質的態度,資源,與方案。」

http://ibabel.tw/fair/index/1064

我們無法確認因果,但我們有機會辨識轉折點。

Tree and light in winter rain, Taipei

「 原因總是獨特的。是結果的一部分,並與結果同時形成;既決定結果,又為結果所解釋(決定)。」

——柏格森

Tree and light in winter rain, Taipei

「因果?就是俗稱的報應嗎?」
「呃…報應一定與因果有關,但因果不等於報應。」
「靠,大家不都說誰他們家後來怎麼了,就是因為因果報應?」
「當我們看到結果,再去追遡原因時,往往是依個人有限的認知與偏好,從千萬種原因中挑選一兩個作為「因為這個,所以才會」的解釋。
而報應,就是大家最喜歡,最有道德教化高度,又最安定人心的一種選項。」
「啊不然是怎樣?」
「原因與結果,在我們身處的這個線型時空,往往是結構性的環環相扣,整體生成。
任何一個結果,都與之前發生的千萬種事物相關,但相關不等於因果,這些事物當下發生時我們無從意識,事後回想時才被賦予意義。
在封閉的環境,如實驗室裡,我們只要重複相同的因素,而得出一樣的結果時,大概就可以確認彼此的因果關係了。
但在開放的環境中,即使最小如交易市場,即使之前累積了所有的數據資料,做出跟之前同樣的行為,也無法得出完全一樣的結果。」
「為什麼?」
「因為有千萬個轉眼即變的念頭,隨時在創造千萬種不同的事物。」
「那依你這麼說,我們根本無法確認因果嘛?」
「我們無法確認因果,但我們有機會辨識轉折點。」

「什麼是轉折點?」
「事物演進過程中,非線型的互動與裂變。」
「說人話好嗎?」
「千萬種事物,初生乍逝,累積的能量,形成時空結構,結構不停的推進演化,就像水流依重力持續流往低處。
但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剎那間違反重力,不是線型,如水流迴旋的漩渦,這個漩渦,有時會成為轉折點。
這個轉折點,是水流最不穩定的狀態,此時稍微加以使力,就有可能改變水流的方向。
在某個轉折點當刻,一個佇立路邊的回頭就可能改變某人的一生;在某個轉折點之後,一個國族傾盡了三代人的努力,也無法改變最終的宿命。」

「那我們如何辨識這個轉折點?」
「觀察事物變化過程中的非線型與不對稱。」
「你夠了喔?什麼是線型非線型?什麼是對稱不對稱?」
「線型通常指時間:昨天這樣,今天這樣,但明天忽然不這樣了?那個不一樣,就是非線型事物的出現。
對稱通常指空間,這邊做一件事,那邊就回一件事,彼此像打網球一樣你來我往;有天球打過去,卻突然回不來了,就是出現不對稱的事。」

「分辨出非線型與不對稱事物之後呢?」
「非線型與不對稱事物,通常來自之前所述的:
認知時空的落差,資訊傳接的誤差,與行為互動的磨擦。
我們不可能全知事物的所有因果,卻可能掌握這三種轉折點,因而得知現實事物的第三層:”Why”-因何致此?

如此,我們就完成一個倒金字塔的三列:
由最上層最多繁雜的現實事物”REALITY”,歸納為四種共同型式性質”TRUTH”,再到最後只剩三種轉折點”WHY”。」

「然後呢?」
「然後,我們就要來到倒金字塔的底部:”WHAT”,我們要定義,這件我們想探究追索的事,究竟是什麼?」

Tree and light in winter rain, Taipei

事物的真實面貌

winter, taipei

「形式因、材質因、動力因、和目的因,是事物形成的基本要素。」

—- 亞里士多德 《物理學》

「什麼是你所謂的”TRUTH”:事物的真實面貌?」
「還記得之前提過的「形而上」原理嗎?
世間事物,形式先於材質;先找到他們共同的形式,就可歸為一類。」
「比如說?」
「最簡單的分類,就是確認事物的原始形式,是屬於”物質”,”能量”,還是”意識”這三種領域的哪一種?
如果事物存在須要依存於某個具體可見可觸可聽聞的物件,那我們就可以先把它歸於”物質”。
如果事物是經由某種動力而發生於時空中的事件,那我們就不妨先將它視為”能量”。
如果事物來自某種內在認知,表現於外部訊息,累積為某種資料堆疊,那我們或者就將其視為構成”意識”的一環。」

「那不是很快就分完了?」
「形式先於材質,形式確認了,再來辨識它們是否擁有相同的材質:
同樣是”物質”的,是屬於生物還是非生物?是生物的通常是由碳元素這個材質所組成,如動物與植物;不是生物的,就看是由礦物或其他人工合成材質,但大多是矽元素。

一般稱為「能量」的,如上述也可簡單概分為「物理能」與「生物能」:
「物理能」即眾所周知的熱能,動能,位(勢)能與電磁能等…
「生物能」如溫血動物行動時必然排出的熱量,或植物自帶的電荷等…,有些認為人類的情緒感受也是生物能的一種。

同樣來自”意識”所產出的訊息,如果它的材質依托於視覺的顏料,那這個訊息就會形成岩洞中的塗鴉;
如果必須透過對特定形狀物件的撞擊撥弄,乃至人體聲帶的共鳴,那這個訊息就是迷人的音樂或是巫者的唱頌。
如果是群居團體,在領受共同天候與環境資源挑戰的情況下所建構出來的共同居地,那這個訊息就會內含外顯於一條小小的街道上。

出於形式,寄於材質,”物質”,”能量”,”意識”這三種不同領域所成就的事物,也必得遵守不同的動力守則:
物質依守古典力學,重力形成時空,強核力凝能成物,電弱交互,物成終變。
能量受控於熱力學,等價交換,失序成熵。
意識則在不自覺中為量子力學所影響,波粒雙重疊加,觀時塌陷成真。」

「哇靠,有完沒完?這麼多因素互相扯在一起,既是這個又是那個,誰分得清啊?」
「對,所以我們最後得請出”目的因”來做總結:事物不會憑空發生,當初讓這件事物發生的目的是什麼?」
「這也可以分”物質”,”能量”,”意識”三種嗎?」
「嗯,就以人類創造出改變這個世界的工具為例吧?」
「不就是火嗎?」
「火不是人類創造的,不管人類是否存在,雷電都會劈打在夏秋乾燥的樹幹上,造成山林大火。」

「那你所謂人類創造的,改變世界的三種領域的工具與目的是什麼?」
「當人類想要改變自然,讓自然的物質成為能為我所用的資源,他的第一個工具就是石刀。
當人類手上有了石刀,樹就不是樹,而是可以拿來建構洞穴外的棲身材料。
石刀的目的因就是改變自然,為我所用。

當人類想要將訊息傳遞到遠方,或留傳後世,他就不能只靠一開口即消逝於風中的話語。
文字,目的是記錄訊息,然後成為改變思維的意識工具。

當人類從各自採集演化到專業生產,市場交易,他們就無法只靠以物易物。
你的需求不一定是我的生產,所以必需創造出一種共同的價值憑據,讓彼此耗用時間技能的產出得以流動交易。
貨幣,目的是整合供給需求,之後卻創造文明的能量工具。」

「所以,你就用這四種要素來歸納事物的共同屬性?」
「嗯,就像一個漏斗的第二層,第二列「TRUTH」必然要比第一列「REALITY」事物來得少,而列距更短。
如此,我們才可以繼續盤點現實,來到漏斗的第三層:
「WHY?」-因果與轉折點。」

winter, taipei

http://ibabel.tw/fair/index/1062

面對認知,盤點現實

Cotswolds in Autumn, UK

「任何年紀的人都需要幻覺。
如此人類才不會太快放棄求生,因而導致滅亡。」

─Joseph Conrad,英國小說家,37歲之前為水手,《黑暗之心》作者

「當我們透過思考,面對永遠無法透徹的現實,得以盤點我們必然會發生謬誤的認知後,就可以心如止水,隨便這個世界怎樣都算了是嗎?」
「呃…不是沒有人這麼想過。事實上,每一代不管透過邏輯或經驗冥想後,就像電影中選擇紅色藥丸,得知這個冷酷現實的人,總有人選擇放棄。」
「放棄什麼?自己還是這個世界?」
「放棄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
「這樣不好嗎?至少他不會以為自己可以控制這個世界,也不會因此傷害別人。」
「不是不好,只是可惜了。」
「可惜什麼?」
「可惜了這個經歷各種可能,並因此讓自己昇級進化的過程。」
「啊我們都面對現實,也盤點認知了,是還要怎樣昇級進化?」
「我們可以試著翻轉一下,面對認知,盤點現實。」

「現實如何盤點?」
「找一張白紙,在最上方第一列寫下「REALITY」,提醒自己,這一列只能寫具體發生過的事物,不寫感覺或者期望。」
「具體事物千百種,到底要寫什麼?」
「當然是那些妳現在最關切,卻又不知如何是好的事。」
「那還是很多啊?」
「具體事物千百種,但嚴格來說,重要的只有三種:
1- 曾經存在,但妳再盤點時已消失的舊事物。
2- 過去不曾出現,卻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新事物。
3- 一直存在,但卻已變多變少,甚至變得不一樣的事物。

這三種事物,才是揭露現實變化的足跡,從這些足跡中,我們可以判讀變化的趨勢與流向。」

「為什麼要從現實發生過的事物開始?不能是感覺或期望?」
「還記得之前說過的:物質,能量,意識三個重疊的世界嗎?
具體事物來自物質所構成的這個時空,是能量固化沉澱後的結果,它不像能量始終在流動,也不會如意識般變幻無常,所以從具體事物開始,比較容易建構出這個思考架構。」

「那為什麼要只能寫在第一列,很多唉?多寫幾列不行嗎?」
「只能寫一列,一來是為了限制意識聯想的無限延伸,這樣就只能寫下真正重要的。
二來是為了準備後續的歸納,當妳寫完第一列的「REALITY」,我們就可以準備歸納出第二列。」
「第二列叫什麼?」
「「TRUTH」,現實事物的真實面貌。」

http://ibabel.tw/fair/index/1061

每個人一生中都可以選擇一個迷信。

quantum entanglement

「當幾個粒子在彼此交互作用後,由於各個粒子所擁有的特性已綜合成為整體性質,無法單獨描述各個粒子的性質,只能描述整體系統的性質,則稱這現象為量子纏結或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維基百科

quantum entanglement

每個人一生中都可以(也只能)選擇一個迷信。
以下是我在頭腦清醒下的唯一選擇:

「當紙本書買到用一生的時間也看不完,當書架堆疊書冊且彼此互為指涉關聯時…

量變將引起質變,那些印在紙面上的字跡,會從靜止的物質昇華為流動的能量,再透過量子糾纏原理,與擁有者的意識產生共時性。

於是,不須再透過翻閱,只要你眼角餘光輕盈掃過書背,看過標題,乃至在書架旁的長椅小憩時;那些知識與感動,就會如泉水般湍湍流入你深淵般的潛意識,安靜等候,直到某個你須要衪的時機,顯化為思維或言語篇章。」

Q:「迷信為什麼只能選一個?多選幾個不行嗎?」
A:「只選一個才能從迷信昇華為神話,超過一個就會墮落成笑話。」

Q:「照你這樣說,那書店老闆與圖書館館員最應該發生這種神秘的意識共享了?」
A:「因著對特定一本書動念好奇,並付出代價擁有的閱讀者才會發生這種現象。
如果只是管理資料庫或是進貨販售者,不容易觸發這種共時性。」

Q:「我也買了很多書,為什麼沒有你說的神秘效應?」
A:「要買到絕望、死心、卻還不可控制的買下去,才能達到某種豁然開朗的境界。請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