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懷想著往日美好情境,一邊步履蹣跚的走向黑夜

The dusk of the gods, Vienna

“It’s a terrible thing, I think, in life to wait until you’re ready. I have this feeling now that actually no one is ever ready to do anything. There is almost no such thing as ready. There is only now. And you may as well do it now. Generally speaking, now is as good a time as any.”

—-Hugh Laurie

「我想, 在生命中等待,直到你準備好了, 是一件可怕的事。
我現在就有這種感覺, 實際上沒有人可以準備任何事情. 幾乎沒有準備好的東西. 只有現在。

你現在就可以這樣做, 現在是和任何時候一樣的,美好的時刻。」

—-休·勞瑞(英國演員,作家,藍調樂手)

The dusk of the gods, Vienna

「你說,「現代化」是由近500年前的「啟蒙運動」開始至今,所以我們現在還在「現代化」嗎?」
「不一定,要看個別的地域與社會進程,有些社會已走到「現代化」的末端,進入「全球化」;有些還在「前現代化」,被軍人與神權統治。」
「什麼是「全球化」?」
「「現代化」的終極版本。
系統化持續擴張,逐漸納入不同地域國族,要求各地依成本考量,專精與放棄部份在地產出;
在免關稅的誘因與加關稅的壓力下,強制與其他國家社會交換產出,形成「全球化」分工體系。」
「這是進步嗎?」
「就文明進程來看,是的。但卻是要付出在地文明代價的進步。」

「那我們一定得接受嗎?」
「不一定,但那也是要付出代價,被世界扔在角落,無法跟人家交換資源與能量的代價。」
「那怎麼辦?」
「既加入全球化,又設法保留在地化,談談打打,設法在這個過程中讓在地文明因競爭而強化,準備因應現代化的結束。」
「現代化會結束嗎?」
「沒有什麼時代是永恒的。
基於熱力學第二定律,系統必然排出廢熱,累積失序,進而讓系統的內部成本變高,邊際崩壞;
故在「現代化」完成「全球化」的同時,也一定在某些社會,開始進入「後現代化」。」

「什麼是「後現代化」?」
「我以為的「後現代化(Post-modernization)」,是指啟蒙退化為教條,系統擴張(全球化)過程中出現異化;
階級磨擦加劇,國族衝突升高,世代鴻溝變深,內部成本高於外部成本,系統崩解,成為分散式網絡與碎片化資訊領導的時代。」
「那會怎樣?」
「不確定性與風險增加,富人開始減少創新事物的投資,傾向避險避稅,房地產成為保值標的,土地價格高漲;窮人再也買不起房子,但沒有選擇,只能繼續儲蓄。」
「聽起來很熟悉啊?」
「學習變得更為焦慮,不再是文明長期浸潤出的人文教養,而是強調一週見效式的專項學習。
但也由於資訊通透與市場競爭,技能與產出的成本降低,但成效更好,從「前現代」的「堪用」,到「現代化」的「適用」,終於變成「好用」。」

社會公共裝置是全球網路與城市捷運,不同產業各自形成聚落,個人資料變成重要資產,由國家與特定的公司監控;
由於戰後嬰兒潮開始邁入老年化,養生送死機制的需求大增。」

「可是老人還是掌握著最大的權力吧?」
「嗯,這群在1945年~1964年間出生的老人,由於趕上戰後經濟成長,又因為數量最多,的確是人類有史以來,掌握最多資源與權力的團塊世代。
但也由於他們的成功是建立在過往的經驗上,所以也註定在未來二十年內,會因著不斷的做錯事,說錯話,看錯局勢,而讓權力瓦解。」
「你也是他們中的一員好嗎?不要切割撇清。為什麼你們會不斷的做錯事,說錯話,看錯局勢?」
「還記得我前面說的嗎?
由於熱力學第二定律,系統必然排出廢熱,累積失序,之前成功的法則都會失效,規矩也會被推翻。

當「後現代化」來臨時,如同神話中的「諸神黃昏」,大部份在現代化過程中品嚐過美好果實的老人們,將在沮喪,困惑,失落與惱怒中,一邊懷想著往日美好情境,一邊步履蹣跚的走向黑夜。」

The dusk of the gods, Vienna

天底下沒有不用付出代價的進步

Civilization in flames, Notre Dame de Paris

「我們(現代)社會的特異之處,在碾壓一切的工作效率與日益升級的生活水準—這雙重的基礎上。
利用技術,而非恐怖;去壓制那些意圖脫離的社會力量。」

—-馬庫色.《單向度的人》

Civilization in flames, Notre Dame de Paris


「所以「啟蒙運動」造就了我們現在生活其中的「現代化」?」
「嗯,一開始只是幾位躲在偏遠大學城裡受王權保護的學者,對教廷神權的私語質疑;但流傳擴散了上百年後,最終反而掀起推翻王權的法國大革命,「現代化」這個嬰兒,才哇哇大哭,渾身是血的來到人類世。」
「現代化與之前的時代,差別在哪裡?」

「 我以為的「現代化(Modernization)」,意指啟蒙與系統成形,引爆工業革命之後,國家與技術控制的時代。
確定性增加了,風險概念漸失,相信社會保險;富人開始投資,窮人也願意儲蓄。
相信學習可改變未來。拿破崙就是透過法國聖西爾軍校的教育,改變他殖民地科西嘉島的出身。
大型公共社會裝置開始出現:鐵路與公路取代了舊時的山徑與羅馬大道,工廠取代了小作坊,公學校取代了私塾,警察局取代了衙門,衛生所取代了草藥店。
由於科學精神與技術的改良,技能與產出愈來愈適用,工具標準化了,也更能解決問題。噢,對了,最重要的,不同於前現代化的,是不分貴賤,大家都得守同樣的規矩,這就是法律。」
「啊這樣不是很好嗎?」
「呃…天底下沒有不用付出代價的進步。」
「那我們付出什麼代價來養「現代化」這個進步嬰兒?」

「還記得李維斯陀的中世紀流浪工匠嗎?
前現代的工匠雖然大部份只能應付問題,但也培養訓練出極少數的精緻工藝者。
前現代的工匠是 「因材成器」,先拿到材料,再去創造材料的可能性,因而成就了他一身技藝。
現代化的工廠不需要工匠,只需要操作機器的工人,是「因器成材」,先有預設的器物規範,再去把材料扔進生產線,大量製造,只有技術,沒有技藝,而且這個技術,不能脫離工廠的生產工具,工人失業後就什麼都不是。」

「所以我們付出的代價是個人的價值?」
「嗯,所謂「現代化」,就是個人必須進入系統,成為內部交換的一部份零件,才會有價值意義。
系統零件必須是可替換的,所以系統中的「位置」,比這個人是「誰」重要,也就是螺絲孔比螺絲重要。
因為都是可替換的,所以每個人也自然成為系統的「備用品」。

現代化要求我們兌付的,不止是個人的價值,必要時,還會是人類的所有。
大革命之前的軍隊是聘雇的,古典技藝的軍隊,戰爭是突破的,讓對手失去勝利的希望即可。
大革命之後的軍隊是徵用的,現代系統的軍隊,戰爭是毀滅的,必得讓對手失去生存的可能。
現代化之後的戰爭成為總體戰,既然每個人都是備用品,所以也都是可消耗可犧牲的,整個一代人死於戰火,文明也付諸一炬。」

「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
「啟蒙運動與法國大革命,為了推翻古老歐洲的貴族與宗教統治,釋放了兩頭怪獸:軍國主義與黨國主義。
軍國主義取代了過往的貴族,拿破崙是新生的凱撒;
黨國主義成為新的神權,雅各賓黨專政雖然被推翻了,卻一再復活,直到共產黨列寧被視為復臨的基督。

200多年來,這兩頭怪獸從歐洲發源,結合了各個地方國族的文化基因,不斷出現各類變種,死鬥不休。
一直到21世紀的今天,牠們各自從全球化的流動資本吸取能量,成為「資本軍國主義(軍事工業複合體)」與「資本黨國主義(紅色國家企業),秣馬礪兵,準備下一次決戰,並改變人類的未來。」

Civilization in flames, Notre Dame de Paris

漂泊在前現代化的工匠

Mountain Village, Taiwan

「我書讀得不多,只讀完一本《亞歷山大傳》。
我還記得,他說:「我征服了全世界,卻征服不了自己。」」

——–史蒂夫.麥昆(賽車手,演員)

Mountain Village, Taiwan

「你說:在價值上強調理性思維,手段上偏重科學技術,是由1650年~1830年的「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開始至今。」
「是的。這就是持續將近500年的「現代化」過程。」
「那在這之前呢?那是一個什麼世界?」

「我記得人類學者李維斯陀,曾經這樣描述一個漂泊在中世紀歐洲大陸的工匠:
他揹著沉重的工具架與簡單的行囊,從這個小村慢慢走到下一個小鎮,小心計算著路途與落日的時間,免得在入夜時陷於前不著村,後不巴店的危險處境。
他知道下一個村鎮一定有人需要他的服務,但他不知道會是什麼樣的服務?
所以他總是隨身帶著之前修理後剩餘的木料,那些邊邊角角,形狀怪異的小木塊,總是會在某些時刻派上用場,成為修補塌斷桌腳,或缺裂車輪的填料。

這就是「前現代化(Pre-modernization)」時期常見的場景。
當時世界尚未納入系統化,更別說像工業化後才有的統一規格螺絲接合;會遇到的問題不確定性高,技能與產出只能是堪用,能應付問題就好。」

「那當時的國家政府在幹嘛?」
「當時並沒有我們現在認知的國家或政府,統治者是統治世俗的王權朝廷,與代表上主的神權教廷;
也沒有現代擁有各種權力的公民或國民,而是被統治的百姓與待牧領的信眾。」
「如果我們生在當時,可以幹嘛?」
「要看妳生在誰家,這是命,生來就註定了,翻身的機會不高。但妳如果離開原生居地,會遇上的風險卻很高,這是運。
命和運,確定與不確定的高度背離,產出了屬於那個時代的社會性格與公共裝置:

教育不普遍,也不相信學習可以改變命運,因為門第與機運更重要。
門第是指妳生來就是誰?機運通常是說妳居然可以遇到誰?

有風險觀念,但無可奈何,只能求諸上主,並用道德報應合理化。
既然命運已定,富人就會尋求炫富性的支出;窮人也只能花光今天手上的銅板,不要去為明天煩憂。

公共裝置是大道與山路,小舖與作坊,廟埕(教堂,祠堂),衙門(駐軍),宅第(仕紳府,莊園)。

國王貴族與教士僧侶們各有一套完整的統治法令與道德規範,通曉百姓信眾遵守,但他們可以例外。」

「等一下,為什麼他們可以例外?」
「這就是前現代的人格特質,呼籲大家都要守規矩,但我家可以不用,以彰顯種姓高貴與謀取最大利差。
這種現在看來流氓但當時卻是貴族特權的前現代人格,即便是500年後,也還是會出現在個人,階級,乃至國家身上。」

Mountain Village, Taiwan

將個人與世界納入「系統化」

Autumn glimmer, Taipei

「從前人人問我,你的革命與現代化思想從何而來?
我今直答之:革命與現代化思想正從香港而來,從香港此一殖民地而來。

(「Where and how did I get my revolutionary and modern ideas?
I got my ideas in this very place; in the Colony of Hong Kong.」)」

—–孫文(在香港大學的演說, 1923年)
——————————————————
「說了那麼多自我啦,覺察啦,balabala的內在意識,你都不關心外在世界的喔?」
「關心啊,自我與世界,是一條河的兩岸,互為因果。拆分為二,是倒果為因。」
「那你關心外在世界的什麼?地球暖化?還是地緣衝突?」
「現代化。」
「什麼是現代化?」
「去查google吧,能用網路查到的資訊就不用去問人。」
「可是google只有片段資訊,沒有完整看法。」
「我的看法不一定是對的,卻一定來自我的偏見解讀與侷限無知,跟很多人不一樣。」
「啊誰不是這樣?多聽不同的看法,比對相同的部份,比較衝突的邏輯,我自然會產生我的看法。」

「所謂「現代化-Modernization」,是以人類內在本具的「理性思維」,與外在探索出的「科學知識」為價值前提,
將個人與世界逐步納入「系統化」的過程。」
「理性與科學我大概懂,但什麼是「系統化」?」
「內部交換的成本效益比高於外部交易的成本效益比。」
「說人話好嗎?」
「這世上所有由個體所組成的群體組織,從人體到公司企業,社會國家,都可稱為系統。
系統之所以形成,除了個體之間的互饋交換外,還要有阻絕外部的「邊界」。在人體就是皮膚,在國家就是國境,在社會就是不同文化價值下,所區隔出的「他者」。
系統要能運作,在系統內的個體要能分工,各斯其職,交換資源與能量,且交換成本要能低於跟外部交易的成本,但效益卻要等同或高於外部交易。」

「所以先是某些個體發現他們彼此交換的成本效益比,可以高於跟其他個體交易?」
「是的。這就有條件逐漸形成系統。」
「什麼條件?」
「足以溫飽的環境土壤,共同的利益價值,外來的威脅恐懼,都有助於催生獨立的系統。」

「那如果某個系統內部交換的成本效益比低於跟外部的交易呢?」
「那系統就會從這裡開始崩潰。
就像身體內有個部份拒絕跟其他器官交換資源,就會逐步形成病症;或帝國內有個邊區發現跟鄰國來往,比被中央統治來得有利,終會走向獨立。」

「這種事以前發生過嗎?」
「這種事自有生物群體以來,每天都在發生。就像系統化與技術進步,都曾出現在人類文明史上的每個階段。
但在價值上強調理性思維,手段上偏重科學技術,卻是由1650年~1830年的「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開始至今。

此後,以「現代化」為座標,對應出「前(pre)現代化」、「後(post)現代化」與「超越(overcome」)現代化」三種不同的狀態與階段。
每個社會,都可能同時存在這四種狀態,與這四種狀態下形塑培養出的社會特質,以及彼此產生的衝突與合作。」

http://ibabel.tw/fair/index/1035

邊緣如何成為主流?

The evolving tree, Taipei

「邊緣…?那可是支撐筆記本頁面的東西。」

—–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
—————————————–
「新物種一出生,就會有新環境讓牠生存嗎?」
「不會。環境時刻在產生變化,但新物種出現時,通常還是舊環境。
所以新物種活在舊環境,必然格格不入,必然沒有資源,必然邊緣。」

「那新物種如何成為主流,活到新環境來臨?」
「造化喜新。
新生變異者註定生來邊緣,不要去想成為主流。
反而要警愓,如果不小心成為主流,就表示牠將成為下一波被滅絕的物種。

天道酬易。
邊緣者要能有主流所無,但又讓其有需求的產出,與主流群體交易資源,才能生存繁衍。
但必須保持邊緣,才能遠離主流的內部腐敗,與外部變化來臨時,無法適應的風險。」

「所以,如果我現在身處邊緣,就表示我是新物種,可以在新環境生存繁衍?」
「有機會,但不一定。邊緣者不是只有妳,造化滅絕舊物種是漸進的,但摧毀新物種卻是迅急無情的。
只有經歷造化暴怒後還能生存的邊緣者,才會是新環境的入選者。」

http://ibabel.tw/fair/index/1034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Flowing woods, Flanders Plain

「在地球過去5個階段的大規模滅絕中,每一次大規模滅絕我們都損失了75%的物種。」

—-羅勃特.華森(Robert Watson) . 聯合國政府間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科學政策平台(IPBES)主席
——————————————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先有蛋。」
「哈,那是哪隻雞生下那第一顆蛋?」
「沒有雞生下那顆蛋。」
「哪那顆蛋從何而來?外星飛碟嗎?」
「某隻基因已達變異臨界值的恐龍,生下後來被稱為鳥類的第一顆蛋。」
「你在說什麼?@@”」
「嗯,這是從目前已出土的證據中,所得出的最合理的推論。」

「哪那些恐龍呢?」
「牠們的生命型態是舊世界生物鍊裡的頂端,所以當舊世界覆滅時,牠們也必得隨之滅絕。」
「不能進化嗎?」
「不能。滅絕是演化的關鍵,與變異同樣重要。
不要期待舊物種自己進化,舊物種只會努力設法維持舊環境不變,來保護自己。
但這一切都是徒勞,只是時間長短,過程殘酷或稍微仁慈一些而已的差別。

舊物種能做的,只能是設法產出變異的新物種,愈多元愈奇怪愈好,才能跟樂透簽注一樣,在未來不確定的環境中,增加些存活的機率。
而舊物種註定要等牠們都死光了,才能讓出資源與生態位給新物種。」

http://ibabel.tw/fair/index/1033

成為一個好人

Grocery store on Sunday morning, Paris, Malta

「答應我,成為一個好人。」

——《搶救雷恩大兵》

Grocery store on Sunday morning, Paris, Malta

「出門旅行,經歷人世,就能改變什麼嗎?」
「妳唯一能改變的,只有妳自己。

還記得電影《搶救雷恩大兵》最後一幕嗎?一群人付出了生命,只為了讓一個不認識的年輕人回家。
那群人一直自問:靠,憑什麼那個傢伙的命就比我值錢?憑什麼他可以回家我就還得待在這個人間煉獄?
最後帶隊的班長拼死完成任務,臨死前,只對那個幸運的傢伙說:「答應我,成為一個好人。」
他不能要求他成為總統,富翁,藝術家,他只能期望他成為一個,讓他們死的值得的人。

人能承諾的約束,必需是他能力所及的。
所有外在的事物,改變什麼?得到什麼?皆非我們能承諾的。
人能承諾的,只能是自己就能完成的,比如投身什麼,因而成為什麼。
不管他日後是否成為好人,這群為了別人而付出生命的人,已經用生命與世界交換,完成自我的救贖,也放下了那顆不安的心。」

「那你所謂的好人,是指什麼樣的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有所欲,返求諸己。」

Grocery store on Sunday morning, Paris, Malta